分享

信息类文本“情境+问题”主观题:生活情境型对点专练(一)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3-15 发布于山东
题目会给出一个生活情境,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回答这类题目我们要要这样的三种思维:
一是文本的“文”思维。材料肯定会围绕某一个主观点展开论述,比如,主观点为A,分观点有a.b.c.d等。至于这a.b.c.d的内容,可以是原因、本质、特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二是题目的“题”思维。题目中给出的现象,肯定有理论层面的解读,也就是这一现象虽然是生活化的情境,但是就其本质可以进行理论概括,概括的方向就是题目设计的角度,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
三是题文合二为一的“过渡”思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由题到文,将题目中的情境回归到文中,找到文中分观点有a.b.c.d等,与之对应,做解读。换一句种思维,题目中的生活情境,可以是文中材料观点的论据一般的存在。
能力考查点: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题目目录

对点专练

01【惠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排斥诉讼,即费孝通先生说的“无讼”。但这里的“无讼”并不是完全排斥诉讼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乡土社会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大概率是先辈们已经遇到过并且解决过的,因此只需沿用“传统”即可,不需要诉诸法律。同时,“差序格局”中的人际关系像是无数“水波纹”交织在一起,十分庞杂,因此要想通过法律来明确权利与义务就变得困难。这种模式下,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就要依靠行为者“克己复礼”以及长辈的教化去解决现实中的纠纷。但这种“无讼”的环境,也不是在营造虚假的和谐,而是需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并非所有争端都要走司法途径才能得以解决,一些并不复杂的矛盾纠纷不需要动用国家司法资源,若是能在乡土社会中自行解决,当事人在事后仍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往来,何乐而不为呢?这种观念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枫桥经验”不谋而合。这样的矛盾化解模式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既考虑到社会原本的状态,又结合时代的发展,在真切解决纠纷的基础上节约司法资源,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摘编自蔡欣雨《在乡土社会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材料三:

故事前提:李寡妇将自家的地同时卖给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为争夺这块地大打出手。

冷先生把白嘉轩和鹿子霖一起邀约到中医堂,摆下一桌酒席,俩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然后举酒连饮三杯,重归于好而且好过以往。俩人谁也不好意思再要李家寡妇那六分地了,而且都慨然提出地归原主,白家和鹿家各自周济给李家寡妇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冷先生当即指派药房伙计叫来李家寡妇,当面毁了契约。李家寡妇扑通跪到地上,给白嘉轩鹿子霖磕头,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流眼泪。

(陈忠实《白鹿原》节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和法律并无区别,二者都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规定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的。

B.人们能够主动服礼,是因为人的本能与良知让人们产生个人的敬畏感,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C.乡土社会不是“无法无天”“无需规律”的,它有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为而治”的社会。

D.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和人来执行,可见法治也有人的因素,“法治”和“人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治是按照历史积累形成的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

B.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一种行为规范,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之前不存在法律。

C.“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模式,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解决了民间纠纷。

D.社会积累的经验因为有效才值得保守,当维持礼的经验不能有效应对生活问题时,礼治就难以为继。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乡土社会礼治范畴的一项是(3分)

A.窥宫者膑,拾遗者刖。

B.《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C.《弟子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D.未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4.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纠正)”。这一思想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材料一加以分析。(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材料三中体现的乡土特色。(4分)


对点专练

02【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剧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术虚构的产物从媒介形态来划分历史剧可以用话剧或影视剧的形式呈现从风格类型来划分历史剧又有“正说与“戏说”的区别。但究其共性它们都是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的。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剧以“历史”为修饰就杜绝了完全虚构的可能。如果一个故事毫无疑问是虚构的那么观众不会向创作人责问其是否真实。如《步步惊心》《宫》这类穿越剧被限定在“奇幻”一隅这是因为剧中的穿越情节消解了历史框架解构了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意义期待。

那么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呢向是戏剧评论家们争论的课题。诸多论者都论及这个“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厘清“度”的形式边界。比如有的论者认为这个“度”体现了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一旦失去这个“度”就有可能改变“正说”的本质而完全走向“戏说”有的论者认为历史剧虽然应该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只是要注意把握住“度”即莱辛所说的“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能发生的事”。前者以“度”来划分正说与戏说后者以“度”来评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二者都强调了“度”在历史剧创作中的关键性但都没有说清楚可供判别的标准。所以类似于“适度的戏说、隐射、反讽、戏仿有助于让历史人物脱掉过于僵化刻板的面具”这种说法往往又会遭遇“过度戏说以致消解历史”的批评。由此来看文本类型与观众阐释之间始终存在着形式边界与解释策略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着力探讨历史剧在建构真实上的叙述策略即“度的形式特征。

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毕竟任何文本都会被些人视作“事实”而被另些人视作“虚构”。再者意义判定的标准也在流变虚构的边界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着的。例如远古神话被先民视为历史真实如今却被判定为艺术虚构。因此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只能交由整个阐释社群。但是阐释社群提供的意义标准也不是成不变的因为阐释社群会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迁成员范围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的真实与虚构时要有种动态的视域。

历史真实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片段的、存有矛盾与秘密的这些空白可以经由剧的内容来串联丰富与自洽。历史剧有意创造了个自洽的可能世界并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景观。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与细节为历史剧的虚构提供了底本在此基础上的推演、改造填充既保证了情节要素的正确又差异化地再现了某种可能真实。

最终的结果是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限度即通过系列叙述策略去建构彼此之间的形式区隔既不能消解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期待更不能陷入消解历史的虚无。历史剧中的虚构也只是有限度地去改编历史真实历史真实也需要为其中的虚构部分提供必要的理据支撑而在真实与虚构博弈过程中生成的形式特征恰恰是需要通过学理辨析才可以廓清的。

摘编自陈文斌《真实与虚构历史剧中的符号区隔及其文化效应》

材料二

“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插上了浪漫主义的翅膀。郭沫若说“剧作家的任务是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在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中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然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他有意削弱屈原忧郁彷徨的一面而突出其刚毅坚定的一面削弱屈原忠君的一面强调其反抗的一面并且将屈原放在抗秦反媚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郭沫若根据个别史料进行想象把宋玉写成一个小人。张仪的形象也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既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又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

《屈原》的演出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剧中的屈原与现实生活中坚持抗日、进步的爱国者和民族志士面临的矛盾和遭遇有神似之处。因此屈原所受的冤屈、陷害以及他的愤怒、他的抗议便极能叩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战斗性和时代性。

摘编自宁爽《浅析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剧可以按照媒介形态或风格类型进行划分但这都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兼具真实与虚构这两个特征。

B.莱辛等人认为历史剧的创作要体现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要遵循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叙述可能发生的事。

C.当代艺术研究者未必认同远古先民眼中的历史真实因为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是动态的,可能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

D.“失事求似”的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摆脱历史事实的束缚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也有助于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与材料二都谈到历史剧中真实和虚构的关系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这导致个体不能判断历史剧情节的真伪。

C.历史剧《屈原》根据个别史料进行虚构创作充分体现郭沫若所要表现的历史精神。

D.历史剧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便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战斗性和时代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黑格尔把历史剧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文本类型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历史剧创作的重要原则。

B.《红楼梦》采用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特征。

C.俄罗斯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一书中说“戏剧的本质就是大家在一起,创造性地把虚构变为真实。”

D.历史剧《胆剑篇》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历史记载但是作者曹禺在原有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虚构与加工。

4.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5.复兴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在即,同学们准备依据教材中《屈原列传》《离骚》等作品,创作历史课本剧《屈原新传》参加汇演。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同学们创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分)


03【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强基联盟2月统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多年以前,张艺谋拍了电影《英雄》,开启了中式商业大片时代,改变了国产主流电影的审美习惯。影片在题材与语言运用、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立意上与观众共生,包含互动观念和复数形式,展现出“意识影片”多样化的创作局面、特点和面貌。

“意识影片”指涉影片创作的一种有意识的预先结构,并因应各种元素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体现为一种广义的共生、互动和融合,既有商业片的类型特征和叙事功能,又呈现出明显的实验性探索,敢于突破传统模式,且在其间把握的尺度中寻得某种平衡,使影片自成一格。

有别于通常意义的商业电影,《满江红》呈现出鲜明的实验性探索,类型的杂糅、多次反转的叙事处理、舞台化的表现方式、种种元素的混装等,都是实验性尝试的表征。

影片《满江红》的故事完整清晰,故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里展开,节奏张弛有度,光怪陆离,连续反转与错落的院落、交织的长巷、灰墙青瓦、中国窗棂、天井高墙以及豫剧一起,将悬念和节奏推向高潮。此片呈现的叙事意识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导演在创作上的潜力,某种意义上,张大的计划是角色行为相互对照辩证法作用的结果,而非张大设计的结果,情节叙事包含的每一次反转都力求自然且出乎意料,这使影片质量有了保证。《满江红》的摄影视角、画面构图以及镜头剪辑,在光和影的结合上力求精美,不同凡俗。而此片银灰且趋近铁黑色的基调,视觉鲜明的美术颇为讲究,极富表现力。寻求与内容相应的形式、叙事,沿着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互动的观念走,在一意创新和小心翼翼之间推来推去,是打造一个共生的形式,是一种最具启发性的意识,是“意识影片”的第一个层次,这也形成了电影和观众的深切互动。

《满江红》在艺术表现以及节奏上含有明快之调。每一步剧情推进、每一个人设为什么给人很饱满的感觉?是与选角与一众实力派演员演技的突破自我有关,本质上则是作为第二自我的角色人物交流与联系的形式以及公共领域中理想的写照。将第二自我与第一自我结合,构成浑然一体的复数形式,才给人惊喜满满的感觉。

《满江红》的选角很大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而这恰恰成就了“意识影片”的第二个层次。从剧本到演员再回到剧本,电影基于每个演员的气质对故事人物进行调整。于是,影片的表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调性。反派人物秦桧、何立,老谋深算、奸邪多疑。张译、雷佳音等性格明星,表演稳定。武义淳一味斗心眼,由岳云鹏饰演,多了意外和喜感。而北宋对金的背景让时空突转,虽然是略写,却让一众义士的精神面貌渐显。影片中张大等小人物,由沈腾等喜剧演员饰演,观众看到这些喜剧表演风格鲜明的演员便会发笑。剧情的发展、多样可能性、跌宕起伏、变化多端与耐人寻味,是他们饰演的角色和反派人物相互交织交锋与对照的必然结果。两组人物都涉及在历史时刻做抉择。后者是一些不屈身从贼的无名小人物,却可以归为民族英雄,作为大英雄,影片张扬突显了他们抒情的一面。与道始终,正大明白,在相互对照辩证中,寻求出真理来。

(选自丁亚平《<满江红>,一部意识影片的辩证法》)

材料二:

电影《满江红》在叙事和视听上最为明显的两个外在标识,一是悬念,一是喜剧。

悬念的设置与解开,是以逻辑的推演和求真的理性快感为前提和目的的:凶手是谁?动机为何?真相是什么?悬念的展开经不经得起推敲,又能否具有创意而不机械,产生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三一律”的时空关系(去秋凌渡之前的一个时辰/乔家大院)与叙事线索,让“沉浸式大型实景剧本杀”的消费性与趣味感凸显出来,古装与新潮之间多了一个很当下的联通渠道。

抽丝剥茧和多次反转的结构是故事层层推进的重要载体,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是关键。小人物能下一盘大棋吗,这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明面上的反转又会隐藏着怎样更深层的秘密呢?这些所谓的烧脑感是理性的,电影要好看,首先这些推进和反转要有说服力,还要在此基础上触动情感。小人物豁出时间和性命,去完成一件艰难但值得的事情,何以支撑?是“义”和信念,所谓舍身取义。张大一干人等以下九流贩夫走卒面目为伪装,以心中执念和背上刺字为真性情,步步为营前仆后继;孙均以职业军人的身份,完成从所谓走狗鹰犬向侠义刺客的转变,舍身忘死激情投入。底层的卑微,执念的悲壮,表里的反差特别能唤起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共鸣,还不仅仅是个体、偶然的,它还是有着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东西。

岳飞《满江红》的流传,显然也不仅仅是其文学和文本价值,而是有着时间密码的“集体无意识”。当然,迷雾谜题的演进和反转,还会产生荒诞感,这是一种对于理性的质疑,比如电影中瑶琴和“密信”的段落逻辑瑕疵明显,复杂的说明反而会让观众产生不信任感有几次的突转也显得有些生硬与偶然,但瑕不掩瑜,整体来说,从悬念解开的求真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和情绪消费,《满江红》给观众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小人物的反差境遇和剧情的反转演进,都能为喜剧风格提供支撑,信息不对称的“井蛙”情景和各怀鬼胎的“错位”情境都是天然的喜剧元素,加之演员的选择和表演风格,《满江红》不仅让人发笑,还能“破圈”地联通一些诸如“我没有背景,我的一切都来自努力”或者“免死金牌”的梗,使其喜剧性凸显无疑。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喜剧感在闹剧的表面风格下产生了一种“黑色性”。更进一步说,这种喜剧的黑色性背后还具有着不易觉察的崇高感。《满江红》的核心创意和主题是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创新感的——“超越一人一时一地生死的千古流传”,岳飞“满江红”这首绝笔词在叙事上的托底,以及视听上“全军复诵”的高潮段落,融合了新历史主义的元素但又没有背离传统历史观,使得电影由喜剧之“表”经由荒诞感黑色性入悲剧之“里”,这是在“假翻案,真虚构”中产生的摄人心魄的带着痛感的崇高感。

“满江红”词是文化积淀的表征,电影如此这般的视听呈现,其意义在于很好地展现出这样的主题:英雄和正义不会真的死亡,其生命会借由“满江红”词甚或《满江红》电影这样的“文化纪念碑”延续下去,英雄虽死却因忠义永生,奸佞苟活但却背负千古骂名。

(选自程波<满江红>:悬念的情动与喜剧的崇高》

1.下列对材料中“意识影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意识影片”指影片以一种有意识的预先结构为前提产生的一种广义的共生、互动和融合,它敢于突破传统商业片的模式,使影片自成一格。

B.《满江红》的摄影视角、画面构图以及镜头剪辑、光和影的结合、银灰且趋近铁黑色的基调,这些形式与电影内容共生,体现了“意识影片”的特点。

C.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是其“意识影片”的开端,而《满江红》则是其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在一意创新和小心翼翼间共生,完美呈现,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D.电影《满江红》在选角上大胆,将第二自我的角色人物与演员的气质结合,并进行作品的调整,构成浑然一体的复数形式,这也是它作为“意识影片”的一种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间保持一致性。电影《满江红》选择了去秋凌渡前的一个时辰在乔家大院发生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三一律”的运用。

B.随着情节不断发展,故事层层推进,形成了多次反转的故事结构,在观众不断推敲中,电影达到了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产生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C.影片《满江红》中,处于底层的张大一干人、职业军人孙均等都有一种底层的卑微,执念的悲壮,这种表里的反差唤起的情感共鸣,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东西。

D.影片《满江红》融合了新历史主义元素但又没有背离传统历史观,借助喜剧性,呈现一种摄人心魄的带着痛感的崇高感,做到了表里结合,核心创意与主题都有创新。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义”的一项是(3分)

A.《赵氏孤儿》中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被冤死的赵盾之孙赵武救出,藏匿15年之久,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

B.鲁迅《故事新编·铸剑》里的“黑衣人”,替为楚王铸剑却被楚王无端杀害的铸剑师干将复仇,为了给干将的儿子“眉间尺”报仇,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C.《战国策》中的聂政答应严仲子刺杀作恶多端的韩傀,考虑到人多会有差错,于是一人前往,不想连累他人。

D.尤三姐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人物,容貌风流标致,性格刚烈自持,因为不满宁国府的黑暗龌龊,于是拔刀自刎。

4.腾讯娱乐讯:“2023年春节档,张艺谋的古装悬疑片成了大赢家。上映16天,票房总计突破40亿。”上述两则材料都探讨了《满江红》迅速走红的原因,它们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5.电影《满江红》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诗词《满江红》进行了演绎和推广,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影片化的成功案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可以从中借鉴哪些经验?(4分)

  1. (3分)D.【A.应理解材料一原文“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的言外之意。B.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C.“乡土社会”错,张冠李戴。材料一第一段是 “'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 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为而治’的社会”。这里说的应该是“无政府”,而 选项说的是“乡土社会”。故选D】

2.(3分)B【“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之前不存在法律”说法错误,材料 一原文“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 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3.(3分)A.【A项“窥宫者膑,拾遗者刖”属于法治。】

4.(4分)【①这句话的大意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 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 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体现了儒家 的法治、德治、礼治方面的大智慧。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依 法治国,但礼的作用也不可忽视。③我们可从传统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吸 取经验和智慧,辩证地看待礼治和法治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现代和谐 社会的构建。(第①点2分,第②③点答对一点得2分,能围绕“礼治”和 “法治”的关系来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4分)【①乡土社会具有乡土性。乡村人离不开土地,以农为生的 人是黏在土地上的。无论是白嘉轩还是鹿子霖,费尽心思追求的是土地,体 现出乡村人对土地的依赖。②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俗社会)。白嘉轩和 鹿子霖按照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地归原主,遵循了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传统。③乡土社会是无讼无法的。白嘉轩和 鹿子霖为争夺土地大打出手,最终却通过冷先生的调解重归于好,还共同帮 助李家寡妇渡过难关。】

(评分标准:每一点2分,答对2点得4分。其他答案如“乡土社会是 人治社会”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02【参考答案】

1.(3分)B 2.(3分)A 3.(3分)D

4.(4分)①材料一围绕历史剧真实与虚构的理论问题,从历史真实及其 “度”的争议、判定,到历史真实与虚构各自意义限度的确立,纵向展开,以 例证、引证等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围绕历史剧《屈原》的实际创作,首 先引用郭沫若的论述阐释“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接着以屈原等人的形象塑 造为例介绍其艺术处理方法,最后以演出效果与其观点形成呼应。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4分)①确立历史真实与虚构各自的意义限度,实现情节要素正确与 差异化再现某种可能真实之间的统一;②发掘历史精神,呼应时代需要,在 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下观照当下,实现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分别从“历史真 实”“艺术虚构”“历史精神”“时代精神”等角度作答,各给1分。如有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03【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原文中有"当然,迷雾谜题的演进和反转,还会产生荒诞感,这 是一种对于理性的质疑,比如电影中瑶琴和“密信”的段落逻辑瑕疵明显, 复杂的说明反而会让观众产生不信任感。有几次的突转也显得有些生硬与偶 然,但瑕不掩瑜”,可见电影依然有瑕疵,不能够说"完美呈现”。

2.B【解析】本题考查综合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

原文材料二中有"抽丝剥茧和多次反转的结构是故事层层推进的重要载 体,戏剧性与逻辑性的平衡是关键”,可见,反转的结构是故事推进的载体, 而不是故事推进形成了反转的结构。

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以及对整本书阅读《红楼 梦》人物的鉴赏的能力。需要运用文本中提供的观点,理解在文学阅读和鉴 赏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尤三姐的拔刀自刎属于“情”。

4.①导演精心选角,一众实力派演员追求表演的精益求精,进行灵魂的 表演,吸引了观众;②影片创作艺术化,类型的杂糅、多次反转的叙事处理 等种种元素的成功混装,悬念的设置与戏剧效果的强化,增强了影片的可看

性:③影片敢于突破传统,同时又借鉴中西方艺术理论,将创新和传统有效 融合;④影片以"义”“英雄"为关键元素,主题宏大,能唤起观众情感的共鸣, 触动观众的情感。(每点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两则材料的内容,筛选信息并按照特定情境 整合提炼信息的能力。这四个点从电影本身的"道"与"术”、电影的导演和演 员及观众等四个维度进行了设置。需要对比两则材料的内容,筛选后再进行 整合才能答出。

5.①挖掘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资源,进行精心创作。②寻找与传统文化内 容相应的现代形式、叙事和表现载体,打造一个共生的形式。③利用诸如喜 剧元素的加入,增加悬念等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发受众体验兴趣。④使读者对推广的传统文化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唤起读者心中的民族心理 文化积淀。(每点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探究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借 鉴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