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心——《釜山行》

 小丸子ariel 2023-03-15 发布于江西


最近被一部韩国电影刷爆了朋友圈,虽然是一部以丧尸(僵尸)题材的灾难恐怖片,但是故事无论从剧情,到演员演技,音效都是一个特别好的电影。

听过有人评论一部好电影的标准,那就是你能够在看电影的时候,电影能够把你带入其中,你仿佛就是其中电影其中的一员,你不仅仅是一个观众,它会让你有所思考,有所感触。

我觉得《釜山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带给我的除了人类面对灾难的恐惧之外,更多的是思考人性的善与恶。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感染病毒的女乘客上了一辆从首尔开往釜山的列车,然后病毒在她身上扩散,她从假死的状态变成了丧尸,病毒也从她的身上逐步扩散,凡是被她咬伤的人都会感染上病毒,变成丧尸。于是在一辆列车上,在一个封闭的车厢里,上演了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逃亡与抗战。


影片中的几大重要角色有,一个从事金融行业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的父亲和女儿,一对靓丽帅气的棒球小子和他的女友,一个憨厚身材健硕的拳击手和他怀孕的妻子,一个位高权重自私自利的常务,一个衣衫褴褛跛脚的乞丐和一对姐妹花。

我总觉得人在安全的没有危险的环境下,我们并不会也不需要表露自己最真实的性格和内在,而在任何困难甚至灾难面前,人性才是赤裸裸的暴露在空气里的。所谓善,所谓恶,所谓冷漠或者温暖才是最真实的。

有些人看了釜山行之后,就把这种灾难放在了现实生活中。问自己如果在这种境遇下,自己会是里面的哪种角色呢?

我最欣赏和佩服的是影片中的棒球小子,身材健硕的拳击手。因为在电影里有一幕,拳击手的妻子,基金经理的孩子和其他一些人被困于厕所,而四周都是肆虐的丧尸的时候,他们会有那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在手上绑上胶带,或是拿上棒球棍或是赤手空拳穿越几个车厢去救下他们。

而与他们自我牺牲完全相反的一类人,是最后留在安全车厢里,以自私自利的常务为代表的那群人。因为他们害怕与丧尸战斗过后存活下来的人会被感染病毒,他们选择不让他们进入安全车厢而被丧尸活活感染丧命。

在那一幕的时候,应该是整个影片的高潮部分,一面是蜂拥而至置人于死地的丧尸,一面是比丧尸更恐怖的人心,他们把同类挡于求生的门外,以别人的死亡来换取自我的所谓“安全”。亚洲的丧尸片比欧美的丧尸片少了很多关于缘由的铺垫,增加了很多直面人性黑暗与温情的部分。

而整部电影在最后导演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希望,并没有像之前的《首尔站》那样,是那种对社会和人性的绝对黑暗面的表现,而无任何希望可言。在这个电影里,导演还是以一种我们常讲的轮回报应的说法,让那些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的反派人物都得到了最惨烈的结局,而正派人物牺牲的时候,也是以光环式的方式告别。

最后逃生下来的,通往隧道的是孩子和孕妇。当驻扎在釜山的军队不明他们是正常人,还是以被感染的丧尸的,接到上级任务准备扣响扳机的时候,小女孩的歌声突然回荡在隧道里,而正是由于这首歌曲,救了她们的命。


如果把我置身于电影里的情节,问我自己会是影片里的哪类人。我想我是不可能会是里面所有正派人物里的一人,当看到最后的那些为了自保而舍弃同伴的那些人物的时候,我想我自己在那种情境下很可能会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我虽然不会愤然驱逐那些正派人物,但是我只会选择当一个小人物而自保。

如果伟大一点的话,我会认为自己是那个跛脚的乞丐。在自己落难的时候如果被帮助到,那么也会竭尽所能的给予别人帮助,仅此而已。

我们在荧幕外,我们似乎很难公正客观的评判一个人的本能和本性,我们只会以道德的最高标准对里面人物的善恶指指点点,我们似乎黑白分明,公正不阿。艺术总是高于生活的,电影里好人总是完美无缺不是英雄就是救世主,而坏人就是无恶不作没有一丝善心。

其实现实才不是这个样子,如果让你进入这个电影,让你扪心自问一番自己会是哪类人,你也许会明白你之前的评判。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非黑即白,更多的存在一种灰色地带,我们人的良知,道德天性也是这样的。

记得刘墉书里写过一句类似的话,别把人想得那么坏,也别把人想得那么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