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小枫报考哈军工受阻,张爱萍质问:你们连彭雪枫的儿子也不信任

 Zsy20151225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彭雪枫是出了名的怪脾气,跟他搭班子太难

1935年5月底,红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后,红三军团军团部下达了一条命令,让红11团政治部主任王平(开国上将)到红13团给彭雪枫当政委。

王平将军一听是给彭雪枫当政委,便委婉推辞说:“我的能力不行,还是张爱萍行,让张爱萍去吧。”(张爱萍当时是红11团政委)

军团部随即改变命令,让张爱萍去红13团给彭雪枫当政委。

张爱萍收到命令后也不乐意,他说:“彭雪枫这个家伙,英雄主义得厉害,我不去!”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最后发了脾气,张爱萍无奈,只能走马上任。

文章图片2

青年张爱萍

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一些将军由于性格特殊,是很难给他们搭班子选政委的,比如彭老总和林彪,而彭雪枫也是其中的一个。

据张震将军回忆录记载,1941年8月,邓子恢被任命为新四军第四师政委,开始他听说上级要他到四师工作,他心里有些“害怕”,因为听过雪枫同志爱发火,脾气怪。当然,“在一起工作后,彼此间都很尊重,配合得很默契,相处很好。”

能让邓子恢这样的老资历同志都感到“害怕”,可见彭雪枫将军的脾气有多出名。

文章图片3

邓子恢

和邓子恢一样,一开始并不乐意和彭雪枫合作的张爱萍在到红13团工作后,和彭雪枫建立了深刻的友谊,两人同生共死,一起走完了长征。

张爱萍晚年时依旧记得,当时部队过雪山,自己的骡子在过泡桐岗的时候摔死了,走着走着他感觉头晕目眩,喘不过气,彭雪枫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坚持把自己的骡子让给张爱萍骑,两人你推我让,最后让一个伤员骑了骡子。

长征过后,红军来到了陕北,张爱萍和彭雪枫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学着学着彭雪枫就不见踪影了,后来才知道,他奉中央派遣,秘密去了山西,和阎锡山联络,担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而张爱萍不久后也被任命为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奔赴抗日前线了。

彭雪枫和张爱萍再起争执,张爱萍决心“分道扬镳”

1938年2月,彭雪枫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进入确山一带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张爱萍则在河南信阳一带拉民团,也是搞得风生水起。

这时候彭雪枫感觉自己领导力量薄弱,便向长江局发电,要求把张爱萍调到自己这里,协助自己工作。

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占据的地盘,去给别人帮场子,张爱萍实在是不情愿,但命令都已经下来了,他还能说什么?更何况这个人是和自己同生共死过的彭雪枫。

“还能怎么办呢?帮他把事情做好吧!”张爱萍说。

文章图片4

彭雪枫此时家底很厚,已经有5000人马,三个团了。而他的麾下,还有吴芝圃、肖望东、张震、滕海清、谭友林这几员大将,这些人中,吴芝圃在建国后出任河南省长、省委书记,肖望东、张震、滕海清为开国中将,谭友林是开国少将。随着张爱萍的加入,彭雪枫的班子更厉害了。

就在部队迅猛发展的时候,这支新四军游击支队却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部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东还是西

彭雪枫主张向西发展,直插河南腹地,在中原地区埋下一颗钉子。

张爱萍主张向东发展,越过津浦路,进入皖东北的敌占区,并以此为跳板,向苏北地区发展,最后配合兄弟部队夺取华中。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张爱萍下了决心分道扬镳。

文章图片5

向西是中央最初的部署,当时日军已经夺取了武汉,下一步就是打通平汉线,一路向华南推进,将蒋介石压制在大西南地区,进而控制大半个中国。

中央给彭雪枫的命令是,让他率部队紧跟在日军背后活动,一步步渗透,等日军南进后,彭雪枫再从豫东向西出击,一举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原敌后游击区。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个构想是宏伟的,足以令任何一位将军心潮澎湃。

但张爱萍为什么主张向东呢?他认为,向西的前景固然很诱人,但这一招我方并不具备主动权,如果日军无意打通平汉线,和蒋介石在中原地区对峙起来,我们就没有机会,相反还会把自己放到日军和国民党双重夹击的危险地带。与其这样,不如向东另图发展。

后来的事实验证了张爱萍的观点: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人并未屈服,而日军的兵力并不足以让他们毫无顾忌地深入中国腹地。所以,日军很快就调整了战略,他们放慢了南进的脚步,并且回头在已经被他们占领的华中和华北地区大肆清剿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待国民党军队意志瓦解,或者内部出现矛盾,不攻自破。

文章图片6

在当时,张爱萍的观点是少数,但他认定的事情是不容动摇的。主意一定,他便向彭雪枫提出,自己想先去津浦路东,为大部队侦查一下情况。彭雪枫无奈同意了。

临行前,彭雪枫看了看张爱萍说:“你的鞋子怎么破成这样了,我叫供给处赶紧给你做双新的吧。”

现在是战争年代,两位老战友没有依依惜别,就这样简单地告别了。

张爱萍单枪匹马到皖东北后,发展得非常顺利,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拉起了一支队伍,并迅速建立了一个占据5县16区的皖东北根据地。

这一年张爱萍29岁,彭雪枫31岁。

后来,张震将军撰文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

“那时,由于我们对皖东北的情况不了解,以及对开展这一地区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派部队随爱萍去,失去了一段有利时机……”

邱会作回忆中的历史细节:毛主席出面调解张彭之争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1年1月底,在津浦路西发展的彭雪枫正在准备迎战汤恩伯的围剿大军,这时候,日军发起了豫南战役。他们出动了五个师团,10万人的兵力,希望一口将汤恩伯、李品仙的15万人吃掉。

汤恩伯也来不及对付彭雪枫了,一路望风而逃,河南的大片土地被拱手让给了日军。

文章图片7

汤恩伯

这是彭雪枫等待了很久的一个机会,中央也随即下令,要求他们力争河南,不惜全力以赴。彭雪枫一声令下,大军随即出动,4师(此时彭雪枫的部队番号是新四军第四师)一下子就追出了上百公里,根据地一下子扩大了一倍多。

然而,两天之后,日军突然停止了对国民党军的追赶,并且迅速放弃了刚刚占领的地盘,撤出了战区。这次声势浩大的豫南战役就这样突然间结束了。

日军刚一撤退,溃败中的汤恩伯立即回头反击,以9个师、14万人的兵力杀了彭雪枫一个回马枪,4师还来不及收拢部队,就陷入到了重围之中。

华中局紧急指示彭雪枫,率部向张爱萍的皖东北根据地撤离;又指示张爱萍率领两个旅,接应掩护彭雪枫撤入皖东北。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彭雪枫将军率领部队进行了一次被军史称为“彭雪枫三个月反顽斗争”的战役,4师打得非常顽强,一路左冲右突,最终从虎口里逃了出来。

文章图片8

影视剧中的彭雪枫形象

4师死里逃生,确实令人庆幸。但汤恩伯和日军为何能“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却让人不解。

在邱会作的回忆中,有一段篇幅是涉及这段历史的。

在“三月反顽斗争”一年前,邱会作奉中央命令到山东一带筹集经费,临行前,毛主席额外交待邱会作:

“你替我转告彭雪枫同志两个问题。一是,他不愿深入津浦路以东去,是不能求得发展的,只能成为日本人和蒋介石的'哨兵’,面向西是为日本人放哨,面向东是为蒋介石放哨。这样是不能建设巩固根据地的。二是,要多团结多联合人,排斥张爱萍是不对的。我的话你要原本带给彭雪枫,希望他在实际斗争中改正自己的错误。第一个问题,他自己不改正,敌人会强迫他改的,终究是要到(津浦)路东去的。”

毛主席:“小小八里庄,竟折我一员大将!”

“三月反顽斗争”后,4师来到了路东,毛主席的预言成真了。

不久后,4师召开干部大会,总结反思路西反顽失利的经验和教训,会议传达了中央和华中局的精神,要将彭雪枫调离4师,由3师副师长张爱萍(师长为黄克诚大将)来接替他的职务。

邓子恢向张爱萍传达这一任命后,张爱萍坚决不肯同意,他说:“现在,雪枫同志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让我去顶他,不仗义嘛!我干不了这事。这个部队(4师)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还是要依靠他重振旗鼓,谁也代替不了他,尤其是这个时候。”

张爱萍的这番话说服了邓子恢,也说服了华中局和中央。

文章图片9

不久之后,两人饭后一起散步,彭雪枫当面向张爱萍说:“我过去对你有误解,对中央的话没有重视。你在路西反顽后没有看我的笑话,你是个正直的人。”

张爱萍则回答:“我们红军时期就在一起了,互相之间还不了解吗?”

两位老战友就这样消除了彼此间的一切疑窦。

张爱萍晚年回忆,自己最后一次见彭雪枫是在1944年的夏天,当时他起了风疹在医院休养,彭雪枫开完会专门去看他。

告别的时候,彭雪枫握着他的手说:“这次分别,不止何时才能见面。”

张爱萍回答:“各自为党珍重吧!”

当时彭雪枫将军奉中央命令,打算打回路西,彭雪枫告诉张爱萍:“路西根据地,失之我手,还要复之我手。”3年以来,彭雪枫一直秣马厉兵,励精图治,多次在大会上发誓:“路西根据地是我丢的,我一定要收复它!”

文章图片10

张爱萍晚年说:“彭雪枫是条汉子,他会失败,但他决不回避失败,决不回避责任。他真厉害!”

这年8月,彭雪枫终于要出发了,他率部越过津浦路,初战小朱庄,大捷;9月,他再战八里庄,又是大捷。

然而在战斗进入尾声的时候,他得知敌人正在准备突围逃跑,便提枪亲自去了前线,他站在南门的围墙上观察战局,此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心脏。

彭雪枫没有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永远地倒下了。这位传奇名将这一年才37岁。

彭雪枫牺牲的消息传回后,张爱萍潸然泪下,此后半生,他都时常谈起自己这位亲密的老战友。

彭雪枫将军在当地的影响力太大了,消息传回华中局后,华中局为了不影响民心士气,决定暂时秘不发丧。他的旅长滕海清派人到一户大地主家,买了副上好的棺材,将彭雪枫入殓,悄悄地用船送回路东,安放在成子湖边,然后运回四师师部驻地,暂时放在一只停泊在濉河上的大木船里,日夜派人看护。

而此时彭雪枫的妻子林颖已是身怀六甲,为了让她顺利生下彭雪枫唯一的儿子,张爱萍则以彭雪枫的名义给她多次发电报报平安。直到彭雪枫牺牲半年后,他们的孩子出生,她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的消息。

1945年1月24日,《解放日报》将彭雪枫将军牺牲的消息公布于世:“九月间,敌伪大举扫荡萧县地区,雪枫同志奋勇杀敌,身先士卒,不幸即在此反扫荡战役中殉国……”

2月7日,毛主席为彭雪枫写下了他一生所撰对联中最长的一幅: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小小八里庄,竟折我一员大将!”毛主席对彭雪枫的牺牲是何等心痛?

张爱萍将军罕见地为彭小枫破了例

彭雪枫牺牲后,他的老战友们一直力所能及地照顾着他的遗孀和孩子。

60年代,彭雪枫的儿子彭小枫报考哈军工,他在其它成绩都合格的情况下,却因为政审问题被被拒,万般无奈下,彭小枫找到了张爱萍,张爱萍立刻就联系了哈军工,他严厉地问道:“你们在搞什么?难道彭雪枫的儿子也不能信任吗?”

有了张爱萍的话,彭小枫的政审问题就被解决了,他顺利地进入了哈军工。

后来有一天,张爱萍到哈军工检查工作,顺道把自己的儿子张翔和彭小枫叫到自己那里吃饭。席间,张翔和彭小枫都表示,他们想调到当时最时髦的导弹专业学习,张爱萍听后摇了摇头,对儿子张翔说:“小枫我可以给说句话,但你不行。”

为人说情这种做法,在张爱萍将军的一生中罕见的,也不符合他一贯倡导的工作原则,但张爱萍这次破例了,因为那是他牺牲的战友彭雪枫的遗孤。

文章图片11

2003年7月,张爱萍将军病逝于北京。一年后的9月就是彭雪枫将军殉国60周年的纪念日,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特地给两个在外地出差的儿子打电话,叮嘱他们不论如何一定要回来。

李又兰告诉儿子:“你们一定要赶回来,你爸爸生前,在众多的高级干部中,唯独和彭雪枫的关系不一般。”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张爱萍将军和彭雪枫将军之间的感情之深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