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汗 头汗 脑后汗 局汗 腋汗 阴汗诊疗

 空谷幽兰80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手足汗

一、临床治疗手足汗要点提示

手足汗,属胃热。《望诊遵经》诊汗望法提纲曰:“手足汗出者,病在于胃。”就是说,手足

汗的病位在脾胃,多因阳明热盛,或寒聚胃脘所致。寒聚胃脘日久,寒湿内盛,即发肤外,

则手汗如淋。汗出冰冷。郁久化热。舌中苔黄。治以温化寒湿,泻下清热。

二、经方治疗思路选择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浮小麦,治疗手足心明显出汗者。盗汗特别多者,顽固者,坚持服用1个月而愈。

● 手汗多,手抖,口渴,心慌,用白虎汤小柴胡汤治疗。

● 手足汗,阳明病,为胃腑热蒸,当下,大柴胡汤治疗。《类证治裁》。

三、时方治疗思路选择

● “治疗自汗盗汗手汗时,凡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反而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治之。”王清任血府逐瘀汤之说拓宽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法。

病例:男,30岁,企业讲师。手汗中西医治疗多次无效。他上司介绍来门诊,观面色口唇暗黑,舌质有瘀象,又诉说乏力。用血府逐瘀汤加仙灵脾30克,7剂。病愈。后来他带同事来门诊看病,说,“我找了几个名医,都没好,你药太神了。”

我解释:是王清任治疗思路。他又问,王清任是那个大医院教授?我回答说,王清任是清代名医。

● 脾胃湿蒸,旁达四肢,则手足多汗,热者,二陈汤加黄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弱者,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五味子。《张氏医通》。

●《活人书》曰:苍术白虎汤白虎汤加苍术)。治疗湿温多汗足冷证。

手汗高效方:黄芪、葛根各30克,荆芥、防风、明矾各10克。熏洗手,治手汗病。

          头汗 脑后汗 局汗 腋汗 阴汗

一、经方治疗思路选择

● 头汗多,其余身体无汗,说明“瘀热在里,或邪在半表半里,或寒湿相搏”的表现。使汗不能横向体表透出。头汗的特点:出汗时好像蒸笼冒汽,热气飘热不断。当然,杂病中也有头汗证出现,病理不同,治法亦异。但总的治则是消除津液运行的障碍,只要津液能下行外出,头汗退止。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之。

    吃饭时头面汗更明显:《内经》言:胃中悍气循咽而上冲,头中外行诸窍,可知头汗出者,湿热随胃中悍气上蒸故也。又人逢饮食,辄头汗出甚者,头上热气蒸腾如烟雾,俗谓之蒸笼头,此殆饮食入胃,饮气,食气,辄随胃中悍气上冲,是天禀然也。

温病出汗,只前额出汗及面出汗,是火热上蒸之象,应用疏卫开郁之法。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脑后风府穴处大量出汗者,服药两周可愈。多因阳虚漏汗房事

过度受了寒气,或洗凉水澡汗出浴水则伤肾。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收涩止汗治疗。

中风偏瘫病人,出现一侧无汗,一侧汗很湿,根据这种机理应去温阳,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附子,就能达到温阳益气的效果,逐渐解决问题。或在半身汗治疗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一味祛风通络的地龙,也可治之。临床验证,出汗的一侧易发生偏瘫。

二、经方时方治疗思路选择

● 腋汗色黄染衣,为湿热交著,缠绵难医。用小柴胡汤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苡米仁、竹叶、厚朴、通草、滑石、半夏)加茵陈、煅龙骨、煅牡蛎、石菖蒲、佩兰。有虚热者,加丹皮、地骨皮治之。

● 《医级》曰:腋汗者,阴有火而内生燃是也。”用知柏地黄汤,加车前子治疗。

● 《医林绳墨》曰:“腋下遇动则汗,为肝虚乘热也,宜以补肝养血,六味地黄丸治之。

● 阴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故也。若酒色过度者,用六味地黄丸治之。《张氏医通》。

以上摘录《一病多方》第7章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图片

关于百草逢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