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更需要的成长力,Get一下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你好,我是徐娥。

都说人到中年以后,成长力很容易停滞。大家都知道的职业倦怠、中年危机等词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

但停滞,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能为力。无论什么年龄,成长这件事都不容忽略。

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人到中年,成长力最容易停滞

成年人到一定阶段,尤其是中年后,个人成长就容易停滞。普遍意义上,由于种种条件的变化,人到中年以后,实现持续个人成长十分不易。

一旦成长停滞,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巨大的挑战:

1.身心的成熟度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比如理性程度较低,容易情绪化。

2.学习意愿及能力下降。

3.技能方面尤其是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和领导力应对实际工作明显有困难。

4.管理方面。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缺少某些经验的积累,致使解决管理难题时看不到关键点,也提不出有价值的疑问。

未来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会让不愿意成长的人,成为“无能、无用、无助、无望”的“四无人群”。

他们无法与时俱进地快速迭代未来需要的能力;无法找到在社会中的位置并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在社会巨变过程中,因为无法适应未来世界,产生强烈的无助感,而对未来产生无望甚至绝望。

如何适应未来,如何构建成长力,将成为每个人面临的最大挑战。

成长力觉醒

认识自己是成长力觉醒的第一步。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内心深处。它决定了我们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一系列思维和行为的模式。

1.探索认识自己内在稳定的个性特质

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个性上的优势和短板,才能避免因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而导致的风险或冲突。

短期内,认知自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识别个人身上的致命短板,找到个人成长的重点,提升事业或职业成功的概率。

长远来看,人的一生如果只关注外在,而忽略内在,仅是在生命本能的促使下度过,完全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虽然快意恩仇,但难免会丧失真正的幸福。

就是你本来天赋异禀,是一块美玉,却被你自己暴殄天物,活成了一块泥巴。

2.专业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可以帮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思维和视角局限,俗称惯性和偏见。你眼中的自己和他人,都有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符。

借助专业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更简便、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相信人的才能是可以拓展的,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

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或资质、兴趣或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和成长。

人们常常认为“天赋”就是能力本身,然而浇灌这些天赋的,是不断的、无休止的好奇心,以及对挑战的探寻。文艺一点的说法,就是永远像个孩子一样,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至少要经历五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我们需要接受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

第二步:观察。自我觉察激发你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场景是什么?

第三步:命名。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起个名字,提醒自己注意到这部分人格,以及这不是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第四步:教育。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方法去教育它,慢慢地影响它,带它一起踏上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第五步:设立成长型目标,学习成长。

当你相信自己的基本特质可以发展,面临失败虽然还是会痛苦,但不会再给自己下定义。如果能力可以拓展,如果改变和成长还有很多可能性,那么通往成功的道路依然很多。

职场排斥的并不是中年,而是到了中年就停止学习和成长的人。如果你能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那中年危机对你来说,就没有那么可怕。

总结一句话:你需要自知、自洽、自律,如此,才能于风雨人生中,活出勇敢和坚定,活出真实和无畏。

祝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