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爷爷

 唐白甫grpj8q5p 2023-03-15 发布于新疆

我的爷爷

文/尧淑国

相传明朝时期,咱庄槐树漫山遍野,“槐花庄”因此得名。
我的爷爷班名叫“历栋”,学名叫“槐清”。爷爷虽已作古,没告诉我他名字的来意,但我想,依我曾祖母的才学,给其大儿子取名肯定是颇为讲究的,“历栋”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才;“槐清”希望孩子为人厚道朴实,像槐花一样馨香。
说起我的曾祖父辈,在咱庄也算得上煊赫家族。曾祖父的弟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是十里八乡的大学问家,村里村外常有人请他主持公道,出行常乘坐大轿子。曾祖父的妹妹嫁给了当时的乡长。
我的曾祖父是个呆头呆脑的大傻子,但娶了个精明能干的大美女,曾祖父共生养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老大便是我的爷爷,老二是我的姑奶奶。姑奶奶近嫁隔壁村,可惜英年早逝,她唯一的儿子后来当上了解放军的团长,在平定西藏叛乱的时候牺牲了。
我的二爷爷和三爷爷都长得牛高马大,常年在外做生意,却都不到四十岁溘然长逝。二爷爷据说是出了车祸。三爷爷至今杳无音讯,具体人怎么没了也无从知道。
爷爷在三兄弟中排行老大,是当地有名的漆匠雕匠,国民党统治时期当过甲长,凭着一手好手艺,攒了一些钱,买了15亩地,在当时也算殷实人家。
我爷爷是个信佛的人,心地很善良,有时候看到庄里来了乞讨的穷人,他会主动施舍给他们。
爷爷共养育了六个男孩、一个女儿。三爷爷多年杳无音讯后,三奶奶带着小儿子改嫁了,她不到八岁的大儿子便交给了我的爷爷抚养,
当时我的爷爷是怎样一种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
“金乡长,银保长,挨打挨骂死甲长。”国民党时期,没有谁愿意当这个甲长的,我的二爷爷不知道什么原因当上了这个甲长。他人长得牛高马大,常年在外做生意,这个甲长职务就顺势挪移给了我爷爷。据说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谁愿意当兵,谁家有个甲长或以上的官职是可以给家庭免一个兵役任务的。
我的爷爷个不高,先后娶了两个老婆,两个老婆个个高大俊秀。第一个老婆是曾祖母给介绍的。我的曾祖母贤良淑德,在当地威望挺高。
我爷爷五短身材,其貌不扬,这个大美女能嫁给我爷爷应该算是我表爷爷的功劳。可惜好景不长,我的这个前奶奶也没有给我爷爷留下一儿半女便匆匆“走”了,后来我爷爷娶了一个身怀六甲的美艳少妇,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我的孙姓大伯父。
爷爷头脑精明,特别雕刻堪称一绝,据说国民党统治时期,寺庙生意好得很,因此雕菩萨也就成了抢手活。我的爷爷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没日没夜地劳作,好几次晕倒在工地。据说附近有个叫高山贯的大寺庙,里面的菩萨都是我爷爷亲手雕刻出来的。
爷爷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他目光长远得很,他的几个孩子,要么教学手艺,要么送上学堂。
当时我庄能进学堂读书的少之又少,一是他们舍不得花钱送孩子上学,二是他们觉得读书没有干活挣钱重要。我的爷爷却执意让孩子都学点文化。我的三伯父和大叔都能到宝庆府继续学习深造,这可是我爷爷了不起的贡献。
我的三伯父和大叔也没有辜负我爷爷的栽培,三伯父成了市里的土改干部,大叔后来从军成了一名解放军的军官。
我唯一的姑姑,爷爷视若掌上明珠,从不让她干活,只让她学习刺绣技术。聪明貌美、心灵手巧的姑姑后来嫁给了当地一位在县教育局工作的官员,但一场急病夺去了我年轻姑姑的生命,我的奶奶从此整天以泪洗面,抑郁成疾,于一九五八年撒手人寰。
解放后,共产党是不信菩萨的,爷爷的手艺也就无用武之地,家庭人口多,家庭境况是一日不如一日,更糟糕的是爷爷被庄里的一些好事者定性为“恶霸”。“恶霸”就要公审,爷爷被村里的好事者押解到乡政府,乡政府官员了解到我爷爷的事迹后,命令他们立即给我爷爷松绑,还我爷爷清白。
我爷爷一生勤勉踏实,乐善好施,哪受得住这股窝囊气,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煮好了全家的口粮,便把一个石头绑在自己的身上,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池塘里,永远闭上了他那双清澈的眼睛。
我可怜的爷爷啊!

尧淑国,男,中学高级教师,邵阳市骨干教师,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写作,已有10多万字诗词、新闻、散文等文章发表于各类刊物。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罗东成  刘慧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刘长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