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少阴肾经——幽门穴: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治疗少腹胀满,肠胃疾患!

 空谷幽兰80 2023-03-15 发布于广东

来源:网络

编辑:玄冬

图片

定位

幽门穴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穴位释义

幽门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幽门穴归属足少阴肾经。

幽门穴:“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胃之下口称为幽门。

本穴所在位置的深部临近幽门故称幽门穴。

取穴方法

采取仰卧的姿势,幽门穴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

主治

幽门穴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主治:消化不良、少腹胀满、腹胀腹泻、呕吐、肠胃炎症、痢疾、腰背酸痛、胸痛、肝炎、肋间神经痛、妊娠呕吐、乳汁不通、乳痈、乳腺炎等。

搭配穴位

配天枢穴治疗腹胀、肠鸣、泄泻等;

配阳陵泉穴、支沟穴治疗肋间神经痛;

配建里穴、中脘穴治胃痛、噎嗝、呕吐;

梁丘穴、内关穴治疗胃痛、腹痛、呃逆。

保健养生

幽门穴对于胃下垂,有着不错的疗效。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时胃的最下方不应超过脐下两横指,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这称为胃下垂。

一般轻度的胃下垂患者没有什么典型的症状,而胃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腹部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食欲不振,上腹部持续性隐痛等一系列表现。

保健方法:                                    

1、点按法:采用仰卧位,拇指指腹按在幽门穴上,此时一般会有明显的酸胀感,逐渐用力深按,保持5-6秒然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点按5-10分钟;

2、按揉法:拇指点按在幽门穴的位置,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

3、艾灸法: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0-15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