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才、举人、进士与“高考状元”

 文化龙乡 2023-03-16 发布于河南

唐末进士王定保著有《唐摭言》十五卷,记载了大量唐代文人墨客的遗闻轶事,对于唐代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的记载尤其详细,其中一则提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彀(读“gòu”)指箭之射程,比喻牢笼、圈套、陷阱,有怀柔、笼络、羁縻之意,“入吾彀中”后来成为一个成语,也就是中了我的圈套。

天下英雄中了李世民的什么圈套?答案就是——科举考试。

所谓科举制,就是分科目而举士人。唐代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明经、进士二科在唐代科举吸引了最多的考生。

关于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不过,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这是毫无疑问的。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621辛巳年)发布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制度上确定了“每年十月”为全国大考的时间,而且必须先通过州、县地方预试,“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考试。

武德五年(622壬午年),李渊再发诏书,明确士人可以“投牒自应”,下层寒士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读书人不必像隋代那样必须先得到高官的举荐,全凭自愿报名参加考试,从此正式确定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诞生。

秀才,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为选拔社会人才而颁布的《武帝求茂才异等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秀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东汉人避光武帝讳,改“秀材”为“茂才”,“材”通“才”。禾类植物抽穗开花=秀,《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引申指事物的精华或者人物之杰出者。按“秀才”之本意,乃“才之秀者”,所以用秀才比喻最优秀的人才。唐朝对秀才的要求特别高,士人很少应试秀才,秀才科不久就废了,从此“秀才”成为对莘莘学子的通称。

明清科举制度,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两个阶段的考试。通过县试、府试者,就是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相当于如今的高中毕业生。县试由知县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

院试由各省学政(俗称“学台”,相当于省教厅厅长)主持,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院试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逢辰、戌、丑、未年举行“岁试”,寅、申、巳、亥年举行“科试”。童生参加“岁试”,录取后即为“生员”,俗称“秀才”。按文化水平,秀才相当于如今的大学生秀才的第一名称为“案首”,相当于如今的地级市“高考状元”

旧时常称穷书生为“穷酸秀才”,其实混一个秀才也很不容易,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仍是一介童生。

道光七年(1827丁亥),14岁的洪秀全第一次到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同年,他到广州参加府试,落第。村中父老都看好洪秀全,认为他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洪秀全四次参加府试,均名落孙山。洪秀全深受打击,生了一场持续40多天的大病,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醒来之后,洪秀全整个人都变了,从此走上了反抗清廷的不归路。

袁世凯也不善于写八股文。他曾应过两次童子试,都没有考中。盛怒之下,袁世凯把过去所做的诗文完全烧毁。在给家人的信函中,袁世凯说,“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

只要考上了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从此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秀才有免除差徭(古代老百姓有义务给朝廷免费干活,比如修长城)、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对学校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各衙门官员以礼相待’……生员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报学政,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若词讼小事,发学责惩,不得视同齐民一体扑责。”

值得指出的是,从元朝开始,屈辱的跪拜礼在天朝推行开来,君臣关系沦为主奴关系。朱元璋虽然推翻了蒙元,却继承了元朝的跪奏制度。据《大明会典》,“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朱元璋甚至规定下级向上司禀事也要下跪:“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满清入关之后,跪拜礼更加流行,不但大臣向皇帝奏事得下跪,皇帝降旨训话,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所以清宫戏中动不动就“跪”倒了一片人。官大一级压死人,下官遇到上级要跪,平民不管遇到什么官儿都要跪,但秀才见县官不必下跪,拱手即可。也就是说,即使是不入流的秀才,在县城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体面人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又称廪(读“lǐn”)膳生,由官府按月发粮食或者发银子。其次是“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没有生活补助。第三等是“附学生员”,简称“附生”,也没有津贴。生员随后入读府、县学宫,称“入学”,也叫“入泮”(古代学宫前有个半月形水池,名泮(pàn)水,因此学校称“泮宫”,泮池上的石桥称为泮桥,学生过桥去拜孔子就称为“入泮”)。

学宫又是个什么地方呢?学宫即孔庙、文庙所在地,别称“学堂”,专为祭祀孔夫子而设立。太学、国子监是国立最高学府,县级政府设立的教育机构称为“县学”,州府级官办教育机构称“府学”,都设有学宫和孔庙;至于书院,一般是私人兴办的教育场所。

秀才参加“科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试,亦即“乡试”(考中就是“举人”)。乡试开始,才能称为科举考试。因为“科”=科目,“举”=荐举,中举才能当官,而秀才是不能被保荐为官的。宋朝王安石变法之后,科举只设进士一科。元、明朝的科举也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举行过两次博学鸿词科考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还举行过一次经济特科考试。

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乡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岁试、科试、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乡试一般在秋季八月进行,又称秋闱”( 科举时代称考场为“闱”)。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考试分三场,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皆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如果考上举人,立刻获得了进入官场的通行证。可以这样讲,古代的举人相当于如今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的博士生。解元类似于如今的高考各省第一名(省高考状元),不过,举人的含金量比省状元高太多了,举人的起点也比新入官场的公务员高太多了。举人一般出任县丞(相当于副县级干部,但品级较低)或者主薄、教谕等知县之“佐贰官”;或者经高官举荐直接出任知县(正处级)。

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当然,举人的起点比进士低。进士通常会被授予县令以上官职,而举人如果想当官的话,要在吏部(相当于中组部兼人事部)挂号,等待职位出缺(肯定不会是优差美缺),这种选拔称为大挑”,海瑞就是这样当上了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正科级,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

海瑞的八字有几个版本,白洋认为《海瑞年谱》记载的生日可信:明武宗正德八年癸酉十二月二十七日,海瑞出生于广东琼州府琼山县(今海南省海口市)。据此排出海瑞八字的前三柱如下:

 举人即使不当官,也会获得种种特权,比如说免税、免徭役,甚至免除挂靠在其名下田亩的赋税,从此跃升为特权阶层、统治阶级。就算举人老爷躺平在家什么也不干,只要把免税、免徭役的名额租出去,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润。很多落魄秀才去当塾师,而举人是不屑去当孩子王的。

只有“穷秀才”,绝无“穷举人”。关键在于,秀才中举之后,就可以与县令乃至知府平起平坐,称兄道弟,获得一张最铁的关系网、一把最硬的保护伞。进士往往要外出做官,而举人一般呆在老家,举人的关系网盘根错节,知县(可能是进士,也可能是举人,但通常是外地人,因为官员有回避制度)一般不敢得罪土生土长的举人。有的县几十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举人比漂泊异乡的进士更方便插手地方事务,很容易成为地方一霸。

肯定有人会反驳,海瑞不是很穷么?必须承认海瑞是个清官,但他先后娶了3房小妾也是事实,总之他绝不可能是《大明王朝1566》那副穷酸模样。

在《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中:“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范进为何疯了?天降幸运,幸福来得太突然,乐疯了。

“京报连登黄甲”云云,纯属恭维语。举人参加会试,考中后再经过殿试,录取就是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是用黄纸书写。进士是“甲榜”,举人是“乙榜”,合称'两榜',都是所谓正途出身。故称进士榜为“黄甲”。进士榜多由皇帝用朱笔点定,俗称“皇榜”、“金榜”,因此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听说范进中了举人,“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主动上门拜见。“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还说什么“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再赠白银五十两,送三进三开间空房子一座。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多年情谊的世交,就如同至亲骨肉一样;如果要这样,就是见外了。“真是世态炎凉,今非昔比了,正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张乡绅之所以如此肉麻,拼命套近乎,无非是因为范进已取得了做官当老爷的资格,前途未可限量,趁范进现在清贫,第一个跳出来赠银送房,收买人心,俗语有云“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张乡绅没有看走眼,“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张乡绅这笔投资的回报率实在太高了。

读者或许以为,举人一步登天,只是小说家吴敬梓的艺术创作,其实官场比小说更现实,更精彩。

比如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正一品)、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的左宗棠,也是举人出身。

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左宗棠参加在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取得举人功名。但此后6年,左宗棠3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归乡途中,于南京拜见两江总督陶澍陶澍主动提出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陶澍是嘉庆七年进士,道光十年(1830庚寅)加太子少保衔,任两江总督,乃道光朝重臣。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正二品,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如此位高权重之人,居然主动和“待业”举人、“倒插门”女婿左宗棠攀亲,固然因为陶澍慧眼识英雄,但也说明左宗棠已经被湖南官场视为后起之秀、明日之星

 咸丰九年(1859己未),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当幕僚,总兵樊燮来访。左宗棠自认为是骆秉章的代言人,要樊燮叩拜行礼。樊拒绝,声称“没有二品总兵向举人师爷请安的例规”。左宗棠向来自负,被戳到了痛处,大怒,举脚便踢,大骂“王八蛋,滚出去!”樊燮气极,向咸丰帝弹劾左宗棠,却因胡林翼郭嵩焘潘祖荫等人支持左宗棠樊燮反而被朝廷罢黜。

幕僚相当于私人秘书,不入国家编制,没有品秩和俸禄。樊燮拒绝行礼,合情合理。咸丰皇帝批示:“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左宗棠危在旦夕,即将有杀身之祸。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赶紧上了一道奏疏,其中有一句话:“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这简直是以湘军势力要挟咸丰帝。咸丰皇帝十分诧异:一个年近半百的落魄举人,居然有那么多高官出面求情?在肃顺的帮助下,左宗棠非但没有受处分,咸丰皇帝下诏,“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从此交上了好运。

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曾国藩疏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太平军攻克杭州后,左宗棠实授浙江巡抚(相当于浙江省委书记)。同治二年(1863癸亥),左宗棠升闽浙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福建、浙江军民政务,从一品)。三年之前的左宗棠还是一个临时工!这蹿升速度可谓惊人。

如果秀才一直考不上举人怎么办?别慌,朝廷自有安排。秀才参加乡试,虽然没有中举,但成绩尚可,可以取入副榜,送往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副榜贡生”,简称“副贡”。将人才贡献给皇帝,所以称为“贡生”。清代还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监生出身,区别是,贡生是正途所出,比较有面子。好比在同一所大学读本科的两个人,一个是高考考进去的,一个是自考生。

贡生与贡士一字之差,但地位差远了。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当了贡生,理论上也可以当官了。但一般轮不到贡生,因为岗位有限,僧多粥少。什么叫副榜”?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再选若干人,就是副榜,类似于特招。副榜不能与举人同赴会试,仍可应下届乡试。

历史上著名的贡生,比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多次应乡试皆不中,直到清康熙五十年,“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

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四月十六日夜戌刻生于济南府淄川(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命盘如下:

蒲松龄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中秀才,时年19岁。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蒲松龄才当上贡生,已经是72岁是老人家了。

贡生也分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的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蒲松龄后来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并无实权,相当一个中学的高级教师,也算是评上了高级职称。问题是,蒲松龄这个儒学训导的头衔前面还加了两个字——“候补”。

为何蒲松龄的官运那么差?因为他的八字是“正官格”,八字病在身太旺,财官太轻,贵气不足。大运再走木、火,劫夺财星,熬干壬水,官运太差了。《金玉赋》:“财官格局俱损,不贫寒而功名蹭蹬之夫”。

乡试中式的举人(以往各届会试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于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会试。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因考试在春天于京师举行,又称为“春试”或“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考中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的录取名额不定,明代每科约300人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清代无定额,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

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举行。殿试的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诞生的状元和如今的高考状元不能混为一谈。因为进士最差也会被授予知县(正处级),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知县虽然只是正七品,却有实职实权,集一县之民政、行政、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至于如今的高考,首先,现在的高考试卷并不是“全国一张卷”,既然不是全国统一命题,也就不存在全国第一名;再说,高考状元只是风光一时,毕业之后搞不好成为待业青年,总之,两个“状元”完全没有可比性

特别的是,殿试并不实行淘汰制,只排名次。原因在于,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张元的贡士,屡次参加殿试都以落第告终,一怒之下叛宋投夏,并受到西夏皇帝李元昊的重用。张元以灭宋为志,力劝李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成为北宋的心腹大患。宋仁宗因此改革考试制度,只要考生参加殿试,就可以获得进士身份,只根据考试成绩给考生排名位。

明清之后,根据殿试成绩,考生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亦即殿试第四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据《唐摭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中,盛于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永徽(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白衫=白衣,借喻无功名之人,唐时官人不穿白衣。初入仕途,则脱白着青,因唐朝的八、九品官穿着青衣。所谓“一品白衫”,指应进士科者今日犹着白衫,他日或许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当然,“一品白衫”云云,只是一个盼头而已。科举考试为读书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至于以后能当上多大的官儿,全凭自己的造化。

据《明史》:商辂,字弘载,淳安人。举乡试第一。正统十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终明之世,三试第一者,辂一人而已。”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人商辂[lù],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唯一的一个“大三元”。

《三命通会》记载了商辂的四柱:“甲午、丁卯、己巳、辛未”,据此排出完整命盘如下:

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如果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比如清朝人钱棨(qǐ),于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中第一名会元,同年在殿试中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朝唯二连中三元者(另一个是广西临桂人陈继昌)。而商辂于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不能称之为“三元及第”。

商辂的考运不如钱棨顺畅,但商辂的官运却比钱棨亨通太多了。据《明史》:皇太子立,加太子少保,进吏部尚书。十三年进谨身殿大学士。”商辂历经三朝、曾任内阁首辅,位极人臣且能得善终,儿子也中进士,只能说他的命太好。

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壬寅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担任武将。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武举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举的进士。清朝时大力提倡武举,改称“武科”,用意在于笼络民间习武者,免得他们参加天地会,对抗朝廷。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尹凤,字德辉,别号在竹,江苏南京人。因当时武举无殿试,会试第一名即为武状元。尹凤亦可称为武举“三元”(武解元、武会元、武状元)及第。

《三命通会》记载了尹凤的四柱:“癸未、庚申、庚申、庚辰”。据此排出命盘如下:

尹凤的八字,天干透三个庚字,地支申、辰半合水局,按井栏叉格”论命。这八字和《渊海子平》所载“郭统制”之命(戊申、庚申、庚申、庚辰)相似。

尹凤官拜参将,曾辅助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

清朝的武举人多数不通文墨,社会风气歧视武举,以为他们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文举人普遍看不起武举人,比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年)高中恩科一甲第三名(亦即“探花”)的史学家、诗人、文学家赵翼,1765乙酉年出任顺天武举主考官,后来写了一篇文章,颇多嘲讽之语:

武闱但以弓马技艺为主,内场文策不论工拙也。余尝主顺天乙酉科武乡试,其策有极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亘’字,'丕’字又作'不一’字,盖缘夹带小本字画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誊讹错耳。又如'国家’字应抬高一字,则凡论古今地名处,如'国家四郊多垒’、'社稷危亡’之类,亦无不抬头。武生自称'生’,则应于行内稍偏,乃又将'生人’、'生物’、'生机杀机’之生字,一概偏在侧边。如此者不一而足。然外场已挑好'双好’字号,则不得不取中。幸武闱无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

赵翼的名作——七言绝句《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的应试水平非常了得,有人称其为“清朝科举第一高手”。可惜他的运气不好,据姚鼐《瓯北先生家传》(赵翼云崧,号瓯北):“辛巳成进士,殿试进呈一甲第一,而陕西王文端公杰居第三。纯皇帝谓自国朝以来陕西未有以第一人举者,遂易文端为第一, 而先生之才则固已心识之矣。”到手的状元居然被截胡了,赵翼为此耿耿于怀,引为终身遗憾:“余廷试卷进呈第一,后改为第三,大魁诡失,心常歉然,故以此望之。”

雍正五年丁未十月二十二日寅时,赵翼生于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命盘如下:

嘉庆十五年(1810年),赵翼赴鹿鸣宴,赏三品顶戴。这个“鹿鸣宴”又是啥噱头?

自唐代以来,科举设文、武两科,区分乡试和殿试,有科举四宴”:

1、鹿鸣宴(为新科文举人而设的宴会,以“鹿”为主菜,“鹿”谐音“禄”,有食禄之意);

2、琼林宴(为新科文进士举行的宴会,明清两代设宴于礼部,又称“闻喜宴恩荣宴”)

鹿鸣宴琼林宴皆为文科宴,

3、鹰扬宴(乡试放榜后考官及新科武举人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典故出自《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仪式与鹿鸣宴相同);

4、会武宴(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为新科武进士举行宴会,排场比鹰扬宴大)

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八十多岁的资深探花赵翼参加鹿鸣宴,显然不合身份。不过,民以食为天,反正是公款吃喝,而且是皇帝赐宴,赵翼欣然赴会,饱餐一顿。

搞不清楚“科举四宴”等典故,不但无法理解科举制度,也不可能看得懂《滴天髓》。

比如下面这个八字;

“此造年月两逢壬子,杀势猖狂。喜而日时坐戌,通根身库,更妙戊土透出,足以砥定汪洋,尤羡运走东南,扶身抑杀。至乙卯运中,水临绝,火逢生,鹿鸣宴罢琼林宴,桂花香过杏花香,仕至郡守。”

鹿鸣宴罢琼林宴”,说明命主中乙榜举人,再中甲榜进士,是最纯正的“两榜出身”。

至于“桂花香过杏花香”:乡试榜俗称“桂榜”(乡试放榜日期在农历九月上旬至中旬,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桂”是“贵”的谐音,故以桂榜称之),“杏榜题名”寓意中“贡士”(礼部于四月公布会试考中者的榜单于大堂前,因发榜时值阳春,正是杏花烂漫的时节,故称“杏榜”)。

而郡守=知府,按清代官制,是从四品,相当于地级市的市委书记。

海瑞,秀才,举人,进士,高考状元,科举制,科举,洪秀全,朱元璋海瑞,秀才,举人,进士,高考状元,科举制,科举,洪秀全,朱元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