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撅头和锄头

 段庆红 2023-03-16 发布于山西

撅头和锄头

撅头锄头都是农家不可或缺的家用农具,是庄稼人每天不离手的或轻或重的铁制工具。用撅头锄头完成的小苗儿,掫头竖脑,也叫挺头竖脑,在田间地头摇曳多姿,一片青绿。

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除了要爱惜粮食,说粮食来之不易,一个“锄禾”道出了这是用锄头在锄禾,这也是李绅作为南方人在当时写下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禾苗不需要动用撅头,一把锄头即可。所以也就不会有撅禾日当午。

锄头和撅头的区别一目了然,撅头长而宽,负责刨地(我们说是筑地),刨硬块土地,甚至在刨到石头时,都能应付过去。锄头形状有弯,短小,像鹅鹅鹅的曲项,用来锄地。一说锄地,就是锄头,一说筑地(方言)就用撅头。

撅头锄头都可挂起,但是锄头挂得多,锄头相对来说轻些,再说有弯的部分,挂起来方便。撅头一般都是搁在大门过道处。这样无形当中就把撅头和锄头给区分了开来。分工不同,都在为庄稼人效劳。

撅头可抡起,可使劲儿去抡,然后狠狠去刨。锄头不需要,锄头只管轻轻的与土地接触,就把草给除了,除后平整一下边缘,加固苗儿的周围环境,使苗儿再次挺头竖脑。

什么东西都有降它的办法。这叫一物降一物。硬地交给撅头,软地交给锄头。撅头锄头交给庄稼人。这是农具的特点,这更是人的智慧。

集会上,卖撅头锄头的不少。在挑选时庄稼人在行,用眼观手摸法去挑选一把自己满意的农具,对他们那是一种获得。在众多农具中脱颖而出的那个将伴随你度过每个春夏秋冬,直到不能用了为止。所以这个挑选至关重要。我经常说到缘分,我特别相信缘分。这个缘分不光指人,包括你做什么,在哪个地方做。虽说只是一把农具,但那也是缘分,不然那么多,你怎么偏偏选了那一个。

撅头匹配的撅头把儿,也必须结实耐用。如果头重脚轻,如何去抡?还没抡呢,撅头把儿折了,或者根本抡不起来。不信,你给撅头匹配一根儿柳枝试试,就算抡起,不砸着脚才怪呢。只有匹配了,抡时不吃力,还可放心去抡。锄把儿相对来说比撅头把儿轻些,如果你让一个锄把儿很重,倒成了头轻脚重,也不合适。所以合适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天,街头突然出现人潮拥挤,那些卖货的人集中于此。其中就有卖撅头锄头的。我走过看到这些,脑海中闪过过去小时候的赶会。没想到现在在这里重现。此地人不舍得把地扔掉,哪怕一小片,一小小片地都会利用起来,种菜,种麦。哪怕最后算了算,亏了多少,照样该种还种。在一边算着成本,一边亏着的情况下,一边还种着。也许他们是恋那片土地,或者是想吃点新鲜的粮食。

只见撅头锄头跟前蹲着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拿起来看看,放下。又拿起来看看,这次没有放下,直接在解说着撅头锄头的种种。看来这都是老行家,种地好多年。撅头锄头在他们手里就像一块宝,像传家宝,像和田玉,像一件稀有物品。

可以这么说,在一排货品中,唯有这个卖撅头锄头的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或许是因为撅头锄头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也或者是撅头锄头的颜色给人以沉着冷静稳重姿态。总之,与众不同。

山西人种土豆多,刨土豆离不开撅头,一撅头下去,一串儿土豆。我从一个短视频中发现她们锄禾时用的是短把儿锄,这个方便,可以蹲下,也可以坐着锄。这同样是人的智慧。

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这样或那样,根据环境,根据地理位置,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规划,去发现,去珍惜,去适应,去面对,去应对这变化多端的环境。

那些准备买撅头锄头的人,并没有即刻买下,而是在纠结和犹豫中选择,看来撅头锄头都不错,才有了选择恐惧症。或者人家根本就不买,只是在欣赏,欣赏因为上了年纪不能与土地打交道,不能再次抡起撅头锄头的那份“退下来”的闲情逸致。在遇到撅头锄头后又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反正,从围观程度,得知他们对撅头锄头情有独钟。对眼前这些摆件中很是满意。至少他们在撅头锄头前好久,都没有离开。

我只是用眼观扫了一下,熟悉的味道。虽说我那个时候不是主角,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劳动力,但我真真切切是农村人,是以一个配角的身份、一个亲历见证者在感受和体会着这一切。

如果从街头这些物品中让你选一个,你会选哪个,我会选撅头锄头这一块。别的物品易碎,一个轻拿轻放就让你小心谨慎。尤其我这个毛手毛脚的人,更不能着那些。这个撅头锄头结实,给人力量和厚实。

那几个老人最终也没有离开撅头锄头跟前,导致后来人不能靠近。想必已经迷了进去。

有人喜欢收藏,收藏的东西五花八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千世界中,各人爱好不同。你收藏你的贵重物品,他收藏他的别致新颖。比如收藏一把撅头锄头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我想应该有收藏撅头锄头的吧,既然五花八门,那就会有。

高手在民间,绝活出草莽。

民间,草莽,深藏不露之人多的是。需要去挖掘人才,也需要机会和时间。

撅头锄头,一个随手搁在了大门过道处,一个习惯挂在院墙固定的地方。这是撅头锄头的不同,在不同中共同演绎出一段佳话,共同为庄稼人卖力,收获满满。

不管是扛起锄头撅头,还是背起锄头撅头,都是一种责任,肩上都有一种使命感。

这个扛或背的画面油然而生。除了爹娘和村里的人过去经常扛、背。 

街上,包括以前经常有回收这个回收,修理这个修理那个的声音,比如补罗什么的,但从来没有修理撅头锄头的声音,这就说明假若撅头锄头坏了,就得到指定或专业的店里去修补。

我不知道那几个老人有没有确定买撅头锄头,但他们对撅头锄头的那份热爱,酷爱,执着的爱,买不买已经不重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