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学习后劲不足?

 古读 2023-03-16 发布于广东
在小学阶段有三四年级开始拉开差距的说法;上初中后有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的说法。对这类说法,你认同吗?
孩子的表现、家长的反馈,还有老师的观察似乎都证明所言非虚,所以家长在这两个阶段都会比较焦虑。焦虑之下,家长会盯紧一点孩子的学习,甚至想着给孩子补一补。但如果这个度不把握好,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孩子学习后劲不足的原因中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度鸡娃。
鸡娃是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破坏孩子的自主性,长期下去必然出现反噬。大多数鸡娃发生在小学阶段,孩子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时间久了就倦怠了。再大一点到了初中后家长就鸡不动了。小时候不让玩不让干的事情,现在孩子都有无比的好奇心,加上初中正值青春期,大脑风暴之下更容易冲动和反抗。
和鸡娃相反的是放养,有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健康就好,对孩子实施所谓的“快乐教育”。实际上这是对“快乐教育”的误解,快乐教育不是任由孩子随心所欲,而是引导和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不管不顾的后果是孩子学习能力和习惯没有培养起来,随着学习难度上升,孩子掉队就不奇怪了。
以上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可取,那什么样的方式才对呢?
有人称之为“高关注、低干预”,家长高度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但是又最大程度地给孩子自主和自由。我觉得也可以称之为“有界限的放养”,出界了要干涉,把孩子引导到界内,但也不是完全依照自己的设想去打造孩子,放弃养育一个自己理想的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秉性和他们自己的意愿。
具体到学习这件事情上,我赞同家长应该和孩子进行课题分离,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他应该努力去完成他的课题。但是,教育是家长的课题,家长的教育当中包括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以及帮助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所以,课题分离并不是毫不相干,而是在各自一端尽自己的责任。
既然学习课题是孩子自己的,那么学习后劲不足自然跟孩子自己也有关系。最近刚好看到一本书叫《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是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威林厄姆,他专注于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这本书2009年一出版就占据亚马逊教育心理学书单的榜首。作者用认知心理学证明,学生不喜欢上学的根源在于学习过程非常痛苦,在教学时老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大脑的好奇心,总是让大脑做它不擅长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学生才会厌学。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本书是写给教师的,不过我们家长也可以从中对学习这件事提高认知。
1. 要持续地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愉悦感,这也是说是正向反馈。
2. 让课程难度始终维持在不易不难的范围(也是刻意练习中的在学习区学习)
3. 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背景知识(这点也有点符合学习85%规则的理念:旧知识占85%,新知识占15%,这样的比例学习效果最佳)
4. 用记忆术来降低记忆成本,记忆的模式是:工作记忆——长期记忆——自动化记忆,工作记忆是短期的,其中少部分储存为长期记忆,再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自动化记忆,大大节省了脑力,提升了效率。
5. 题海战术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短期内集中刷题效果并不好,也不利于发展成长期记忆,更好的是分散在日常练习当中。
总结这5点就是: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的方式和过程尽可能充满愉悦,孩子获得愉悦感就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也让他们对练习不抵触。
你可能会说,教学是毕竟是老师的事情,家长也无论为力。但是对于怎么样让孩子获得好的学习感受,家长还是可以做很多的,比如: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个性匹配路径;关注过程,不预设目标;给予孩子正向反馈等等。——这就是培养自驱力的路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行动可以做——就是帮助孩子发展阅读能力。丹尼尔-威林厄姆认为广泛的阅读能帮助我们提升记忆力和理解力,读得越多,读得越轻松,就越想读。大量阅读就成为背景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如果你想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就需要在某个领域精读。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不仅仅是知识储备,也锻炼了我们记忆力,这些都是构成学习力的要素。
上述关于学习的理论和我下面视频中谈到的学习四大支柱也有相通之处,可谓是殊途同归。从不同书不同作者得到类似的观点,既相互佐证,又让知识连成片,也是不断提取记忆和转化自动化记忆的过程。这也证实泛读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