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0年京津开通民航单飞耗时50分钟,是中国第一条民航航线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16 发布于天津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上午,在天津武备学堂的操场上,一只氢气球飞向天空。制造氢气球的人叫华衡芳(1833-1902),无锡人,是一位科学家,曾与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 1839-?)共译代数、三角、微积分等数学著作,自著《行素轩算稿》《算法须知》《西算出街》。他和徐寿将水晶印章磨成三棱镜作白光的分色实验,还测试过枪弹弹道的抛物线。

1865年,曾国藩会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调华衡芳、徐寿前往“建筑工厂,安置机器”,华衡芳与同僚试制成功了25吨重、时速20余里的蒸汽机轮船。54岁那年,华衡芳应邀到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任教习,工作了5年。

武备学堂准备仿制中法战争时所用的行军瞭望气球供学员演试。德国教习不信中国人能仿制出来,华衡芳暗下决心,没过多久便仿制出直径五尺的氢气球,试飞一举成功。这是在天津上空第一次有飞行器飞过。

(北洋武备学堂)

1918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筹办成立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航空事宜处。第二年,交通部从英国购买的六架24座大飞机和两架14座小飞机飞抵北京,准备用于筹办中的京津、京沪、京汉和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之间的民用航线。

1920年4月22日,京沪线京津段试航。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从北京首飞天津。5月7日,京津航线正式开航,上午10点,英国空军飞行员卡蒲蒂·马堪尼上尉驾驶飞机,载着英国驻京公使艾斯敦和三名中国交通部的代表,顺便携带了一批邮政信件,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飞往天津英租界的英国兵营操场。

(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

这是中国第一次民用航线飞行,敢于登机的乘客,都是勇士。当时从北京飞到天津用了50分钟,这个速度,基本上相当于现在乘动车往返京津的时间。当天下午,英国人又邀请了20名胆儿大的天津人,分两次登上飞机,在天津上空环绕飞行两次。时至黄昏,飞机又从天津飞回北京,机上携带了驻天津的英军和侨民寄往北京的信件与邮包。

首飞成功后,航空事宜处改名为航空署,署长丁锦与邮政总办铁士兰举行会谈,商议航空邮运办法,签订航空邮运合同。航空署发表声明:京沪航线开通,是中国组织的首次航空邮运。航空署发行了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共五枚,规定每封信必须贴航空票0.15元,另加贴普通邮票3分,否则作欠资论处。还发行了航空明信片,明信片上印有从空中鸟瞰北京天坛的图案和文字。遗憾的是,这条航线太短命了。十天后,由于设备故障、经费困难等原因,停飞了。

(京津首航现场)

1928年,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航空处处长张惠长效仿美国飞行家林白用36小时飞完自纽约至巴黎3600英里航程的做法,率两名中国飞行员驾驶美式飞机“广州号”环飞全中国,经汉口、南京、北平、沈阳,于12月1日飞抵天津。

飞机降落点在东局子兵营大道旁的田野上。田野上竖着一根竹竿,竹竿顶端拴着用红白两色布料缝制的口袋,被风吹得鼓鼓的,飘舞在半空中作为标识。早上8点,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师长李生达来到兵营,准备迎接张惠长。不久,一架白色的小型双翼飞机飞临天津上空,降落后,张惠长走下飞机与傅作义等人握手寒暄,随即乘车到六国饭店休息。这次长途飞行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航空救国”热潮。

(张惠长)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部分租借给泛美航空公司的位于东局子的天津机场被日本人控制,改为军用机场,停放了40多架日军飞机。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在天津海光寺,但日军主力都在北平一带,天津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只有三个大队外加五个直属小队。某日,从上海飞来的航班刚刚在天津机场降落,就被全副武装的日军包围,军官冲着不懂日语的美国驾驶员大喊大叫,对乘客推推搡搡,威胁要逮捕他们,理由是他们“正要为天皇的飞机拍照”。所幸,航班上正好有一名会讲日语的美国记者,他警告日本人不要对西方人无礼,日本人才不情愿地撤走。但是,日军最终还是控制了东局子机场。为巩固其在华统治,日军又在天津张贵庄东北、朱家庄以南的大洼扩建了军用机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张贵庄机场被国民政府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接管,改为民用机场。(文:何玉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