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结交曹锟攀附权贵无非只图安稳画画,曾断然拒绝与政要同流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16 发布于天津

齐白石(1864─1957)一生主要在两个地方生活,57岁以前在老家湘潭,57岁以后定居北京,直到暮年而终。不过他也有大部分时间游历全国,曾三次到天津,第一次是晚晴,1903年6月中旬,从北京回老家湘潭途经天津,在天津游览五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天津一带皆洋房,举目所视,轮船铁路洋房外,无不寂寞。不畏洋人者,唯白日清风。”意思是说天津是一座西洋化的城市,天津人怕洋人。第二次是民国,1917年5月20日,张勋复辟,齐白石逃难到天津,与挚友郭人漳一家在意租界住了十来天,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第三次是1926年春天,齐白石从长沙回北京路过天津,寄居十余天,与赵元礼等友人聚谈诗书画印。

今日天津博物馆的馆藏书画,在全国博物馆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齐白石的书画作品又是天津博物馆馆藏近现代书画中的重要一项,粗略统计为140余件,类别包括山水、人物、花卉、蔬菜、水果、水族、禽鸟以及书法,其中以花鸟画尤为突出(据齐白石研究(第二辑)》2014年)。在这些作品中,有两幅分别是《汉关壮缪像》和《岳武穆像》,上有“虎威上将军命齐璜恭摹”款,是齐白石专门为曹锟画的。

1924年冯玉祥把曹锟软禁在中南海延庆楼,直到1926年4月反奉战争冯玉祥失败后,曹锟才重获自由。他先到洛阳投奔老部下吴佩孚,后寓居天津。曹锟晚年心灰意冷,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练拳、打坐、写字、画画,消磨时光。曹锟爱画梅花、山石、螃蟹,爱写一笔虎。他有一枚曲形印章,上面刻的是“一点梅花天地心”,画完梅花就盖上这枚印章,然后在画的右上方也盖上一枚印章,上面的字是:“弱冠从戎服劳国家四十年归田年七十以后怡情翰墨之作”,右下方署别号“乐寿老人”或“渤叟”,说明此时曹锟开始怡情翰墨,靠画画修身养性。他有一枚黑石印章,上刻“万代一如”,还有一枚“虎威上将军”印。这些印章都是齐白石所刻,印章侧边留有“布衣齐璜”四个字,“璜”是齐白石的字。齐白石刻印,多是为自己的画上钤盖,很少应他人所求,但曹锟是例外。


(齐白石为曹锟制印)

齐白石到北京后要靠卖画谋生,他通过给曹锟做秘书长的老乡夏寿田认识了一些军政界人士,包括重量级的曹锟。1922年齐白石从北京赴保定过端午节,当时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驻扎保定,齐白石游览保定著名的莲池书院,画下了《莲池书院图》,还为曹锟画了工笔草虫册《广豳风图》,上款“仲珊使帅钧正”,仲珊是曹锟的字。齐白石还画了《十六应真图》,画中十六尊罗汉栩栩如生,画题整齐颇有意蕴。

齐白石的画作确实产量极高。他的日记中曾记载:“在省居石安一月,与人作画刊石约三百余件,自所作者二十余件也。”五月记:“初一至初五,作画廿余纸……是夜画扇六面,书三面。”创作力之强大非常人可比。

在保定画了这么多画,可以看出齐白石和曹锟的关系不错。当然,对锱铢必较的齐白石来说,曹锟给的钱,也绝不会少,齐白石自己也说“羞其年将六十,犹受人怜”,意思就是拿人赏金,觉得很惭愧。齐白石曾先后为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都画过画,其实无非是为图一份生活的安稳。但卖画归卖画,靠卖画吃饭无可厚非,后来曹锟贿选大总统后请齐白石来做国会议员,遭到齐白石的拒绝,说明齐白石在大事上不糊涂。

齐白石先生是一代巨匠,但他是木匠出身,也有普通劳动者很有意思的一面——他一辈子爱钱如命,会过日子,钥匙永远挂在腰上,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身。他宁可给人家画白菜,都不给人家白菜钱,家里无论来什么客人,他躺在藤椅上,要看客人手里拿的东西多少来决定自己是站起来迎接还是继续躺着爱答不理。有人来求画,说:“齐先生给添条虾吧!”齐先生也不说话,慢慢把笔濡墨,一笔二笔,几只虾跃然而出,但都垂头丧气。客人不解:“这虾怎么像快死了?”齐白石答:“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客人带来卤肉,外面用白菜叶子包着,齐先生把白菜叶子抖干净,吩咐家里人把菜叶子切丝用盐码上当咸菜吃。

黄永玉、李可染老问齐白石如何把画画好。这问题真没办法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怎么把画画好,但是他画不坏,他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一会儿,胡子一颤一颤,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像偈语,深不可测,其实是他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其实民国年代天津北京两地的文化界交流很频繁。除了曹锟,齐白石还结交了不少天津文化界的好友,比如赵元任和严智开。严智开(1894—1942)是南开学校创办人之一严修(严范孙)的第五子,1928年以北平美专(中央美院前身)教务长身份聘齐白石为教授,还将齐白石的书画放入美专永久陈列室,供师生欣赏学习。1930年严智开回天津创办天津美术馆,也收藏了一批齐白石的画作。

还有一个长居天津的民国名人与齐白石关系密切,那就是袁世凯身边的重要智囊杨度。杨度(1875-1931)原名杨承瓒,湖南湘潭人,与齐白石同乡。天津五大道马场道靠近浦口道西侧的青岛胡同,曾是德租界新界,有四幢二层小洋楼。1916年到1928年,杨度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

杨度与齐白石同为经学大家王闿运的学生。袁世凯当皇帝失败后,杨度退居天津潜心修佛,闭门读书,很少和外人来往,但与齐白石关系密切,常在一起研究诗词绘画。齐白石卖画的收入都交给杨度收存,杨度帮他理财。杨度在折子上记:“齐白石山人寄存款项于虎头陀室。约以周年八厘生息。随时可以取还。非濒生及其世兄子贞亲自取款,不得发与他人。他人得此折者,不足为据。虎头陀杨晢子批。”齐白石那么爱钱的人,可见他对杨度是非常信任的,他也在日记中写:“此约杨虎公处二千二百元,后去数笔无细数。”齐白石为杨度刻过几十方印章,如“湘潭杨氏”“虎禅师”“虎头陀”,留存于杨家后人手中,现在都是价值万金的珍品。(文:何玉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