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具有很好的减轻癌痛的作用。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3-03-16 发布于江苏

我们在知网上检索了相关文献,以“针刺、癌痛”为检索词,查到146篇;以“针灸、癌症”为检索词,查到136篇;以“针灸、癌症疼痛”为检索词,查到22篇;以“针灸、癌性疼痛”为检索词,查到120篇;以“针刺、癌性疼痛”为检索词,查到153篇;以“灸法、癌痛”为检索词,查到17篇。在这些文献中,很多是综述性的文章,但也有具体的治疗类的文章,比如艾灸治疗某癌症,针灸四关穴治疗某癌症。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癌痛治疗中应该采取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以辨病论治为多,主要有根据原发病取相应穴位,如肺癌、肝癌等都有对应取穴;根据疼痛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偶有随证加减用穴者,但应用频率极低,起到的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针灸治疗癌症疼痛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有一篇文章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针刺治疗癌症疼痛的数据挖掘研究,从而分析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该研究共纳入文献87篇,针刺处方146首,涉及穴位104个。结果显示:①针刺治疗癌痛,多集中在癌痛的原发病,比较多见的集中在肝癌、胃癌、肺癌。②穴位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阿是穴等。③对各种癌痛,根据穴位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对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肝癌,依次选用足三里、三阴交、肝俞、期门、太冲等;常用的配穴是足三里与三阴交、三阴交与期门、三阴交与期门和章门。

可以发现,三阴交是在治疗肝癌时很多组合都会用到的配穴。

治疗胃癌,依次选用足三里、中脘、三阴交、内关、合谷等,常用的配穴是足三里与中脘、足三里与三阴交、足三里与内关。可以发现,足三里是在治疗胃癌时都会用到的穴位。

 治疗肺癌,依次选用内关、肺俞、孔最、阿是穴、合谷等,常见配穴是肺俞与合谷、肺俞与内关、内关与孔最。

第三个方面:针灸治疗介入时点、针灸方法。从针灸治疗的治疗时点、针灸方法来说,从初期、中期到后期各个阶段只要有不适的症状都可以使用。在针灸方法中,针刺、艾灸、耳穴、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比较多见,提倡多种针灸方法相配合,上述方法又常配合西药治疗等。在治疗时间上可以关注长留针。

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可作为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基础方,并应随症选穴;治疗方法以针刺和针药并用为主。

最后谈一点我个人的体会。我们应从对疼痛的认识来探讨针灸减轻癌性疼痛的治疗思路。近年来,疼痛研究已从伤害性感受的单一模式,向“疼痛-情绪-认知”多维度模式转变。痛的感觉、痛的情绪、痛的认知又分别是什么呢?痛的感觉就是对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的感觉;疼痛的情绪,这点要高度关注,是疼痛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身体不舒服,越不舒服越疼,越疼越不舒服;对痛的认知也要高度关注,对疼痛怎么体会、理解?有的病人,别人越关注、越安慰他越疼;有的病人,别人多关注他,则疼痛减轻,因人而异。我认为治疗疼痛考虑“疼痛-情绪-认知”的多维度模式,非常契合我们古人对疼痛的认知。《内经》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名句,王冰解释为“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强调情绪对疼痛程度的影响。因此,针灸可以参与疼痛多维度调节,可以干预痛感觉维度、干预痛情绪维度、干预痛认知维度。我对于疼痛的治疗体会和建议是,在常规辨病治疗、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注意从心脑神论治,提高针灸疗效。可选用镇静安神的一些穴位,如神门、大陵、百会、人中等。

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当日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应用两周之内消化系统的症状就特别严重,这时针灸就可以及时介入。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研究课题,是观察内关穴对于放化疗毒副作用的治疗作用。我们的结果怎样呢?与大多数其他结果一样,内关、足三里等穴对于不同时期的胃肠道症状,尤其是恶心呕吐,缓解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因此从应用放化疗药物开始,就可以用针灸进行干预治疗。

综合来看,针灸对癌症放化疗后的胃肠道症状是比较有效的,具体来说,包括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症状。从患者情况来看,更多地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以恶心、呃逆、呕吐等最为常见,严重时痛不欲生。治疗这些症状,所选的穴位不仅方便取得,而且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就已极为有效。类似的研究不只是在国内,在国外也有许多研究支持这个结果。总之,消化道的症状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

对于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如血液系统最常见的白细胞数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等,除了用中药辅助治疗之外,针灸是否能够起到改善贫血状况、增多白细胞的作用呢?实际上,有很多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报告是支持这样的结果的。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一些针灸方法治疗抗癌药物所导致的血液系统的症状。

我们来看一篇文章。美国科学家2006年在Cochrane协作网发表了一篇《穴位刺激治疗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系统评价》的文章,对穴位刺激治疗癌症患者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做了一个系统评价。结果是什么呢?有11项比较大型的临床研究,针对1247例的患者做了针灸治疗,包括毫针、电针、磁针、穴位按压等方法。结果提示无论哪种针灸方法,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所有穴位刺激均可降低急性呕吐的发生率,提示穴位刺激对化疗后恶心呕吐有一定治疗效果。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临床研究结果都证实了针灸对治疗化疗药物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效果是显著的。其中,哪些穴位用得最多?是足三里、内关。大家可能会说,足三里和内关不就是我们平常治疗胃腑疾病的穴位吗?我们可以记住这样一个规律,凡是治疗胃腑的疾病,内关、足三里就是最基本的穴位。中脘可用吗?中脘穴当然也是治疗胃肠疾病常用的穴位,但是中脘穴操作不当的话可能适得其反。中脘位于胃脘部,针刺这个穴位,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针刺深度、刺激量的问题。如果认为疼痛、呕吐、呃逆、胃气上逆是实证的表现,应按照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操作,这样很可能导致胃痉挛,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因此,如果用中脘穴,我的经验是选细针,给予轻柔刺激。如果不是针灸医生,不太仔细研究每个穴位如何针刺的话,那就记住一个总的规律:治疗这类病症,以选取远端的穴位为主。例如足三里、内关,都远离胃脘部。另外还可以选用背部的脾俞和胃俞,刺激稍强也不会引起胃部不适。

什么样的针灸方法更合适呢?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虚实寒热证,针灸方法中,总有一种是较适合的。有些方法适合于内在的脏腑疾病,有些适合治疗在表、在经者;有的适合于热证,有的则适合于寒证。对于治疗恶心呕吐效果比较好的,临床常用的针灸方法是哪些呢?当属传统的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在治疗癌症病痛时,艾灸的使用频率是极高的,艾灸治疗效果非常好。其中,温针灸属于艾灸中的一种,之所以特别提出来,是因为针加灸效果更加理想。我们在临床中,也会推荐患者在家也进行艾灸,根据病情告诉他们取哪些穴位。

耳针治疗,对于消化系统的症状、神经系统的症状、疼痛性的疾病,以及运动功能的障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脾、胃、神门、交感几个穴位针对胃肠道的症状,无论是恶心呕吐还是疼痛都是可以选用的。

针灸对于化疗引起的呃逆效果很显著。取穴仍是足三里和内关,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我还要跟大家推荐一个穴位,就是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它常用于治疗两种与气机上逆有关的疾病。一种是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呃逆;另一种是肺气上逆引起的症状,如哮喘。用什么穴位平喘呢?可用背俞穴、膻中、合谷、大椎等。对于急重症者,我的经验是用天突穴降逆平喘。这个穴位该如何去使用?对于针灸医生来说,建议先平刺,然后沿着胸骨后面向下刺入一寸,甚至一寸半,进行小幅度捻转,有即刻平喘的作用。如果不是针灸医生,为安全起见,建议直刺,或用指压的方法,这个部位很敏感,可用指腹或指甲缘点压,刺激量也会比较强,对于治疗胃气上逆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人说,用膻中穴可不可以治疗呃逆?以我的经验来说,效果不错。

我现在讲的是基本规律,因在座的大部分不是针灸医生,所以推荐给大家的是基本的常用穴位。对于针灸医生,我会从另外的角度去谈体会。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区分病因、病机,辨证取穴治疗。我有一位患者,是个70多岁的老先生,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1个多月,已在2家医院接受3周针刺治疗,效果不明显。看病历记录,医生选用的是内关、足三里等常用穴。该怎么办?我在想,既然常规对症针刺无效,那就要整体考虑了。诊脉的结果是寸脉非常弱,肺气虚弱之证明显。既然连足三里都没有效果,就必须改变办法。先扎上内关、足三里两个穴位,然后再加上太渊、百会。有人说,脑梗为什么扎百会穴呢?其实,我并没有治疗他的脑梗,治的是他一个多月不停地呃逆。呃逆为什么要针刺百会穴这样一个看起来好像跟呃逆不大相关的穴位?结果扎了一次之后,呃逆竟然停止了。

内关的一类适应证是胃痛、反酸、打嗝、呕吐等症状。现在较多的临床观察结果,例如妊娠恶阻,手术后、放化疗后的胃炎、胃痉挛、胃溃疡等疾病都可以针刺内关,并且疗效非常好。在此要提醒一下如何针刺,怎么扎有效又不出问题呢?大家了解,针刺时的感觉,比较常见的是酸麻胀痛。但对于不同的穴位、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情,选择酸麻胀痛中的哪一种针感?用轻用重?都要特别讲究。内关所在之处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神经即正中神经,如果用太粗的针、太强的刺激之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手麻无力,这就是损伤神经了。因此,针刺内关穴一般要用细针,手法得当即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万不可在内关穴采用太过强烈的刺激。

我找了一些资料,包括一些国外文献。在用内关穴止呕时,除了针刺之外,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说有一种手环,因有刺激性,可以起到止呕的作用。这些文献都谈到内关穴用于治疗手术后、妊娠、化疗后等出现的呕吐有效。

在癌症放化疗的副作用当中,较常见的是恶心呕吐等胃腑的症状。那么,是否有恶心呕吐的同时又见腹泻的情况呢?介绍一组穴位,是围绕肚脐上下左右的四个穴,临床上特别好用。这是我20多年前在杨甲三老师身边侍诊的时候学到的。老先生把位于肚脐上下左右的这四个穴称为四门穴,意指围绕神阙的上下左右四个门。这四个穴位既能治疗胃腑疾病,又能治疗下消化道如大肠的病症。所以,对于癌症放化疗之后出现的上下消化道症状,选四门穴,再加上内关和足三里,基本上可以解决胃肠同时出现的症状。

其次,来谈一下针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除了给癌症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之外,我们还希望延长患者的寿命。这就是针灸现代临床研究较有成效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证明针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这里提供给大家的穴位,可以说是近些年来的文章中比较有共识性的有效穴位。可以概括为四类:第一类,包括任脉的气海、关元、中脘、神阙等。从神阙到气海、关元,可以三个穴位同用,可以只选用一个,也可以交替使用。一般来说,因长期被刺激,穴位本身也会产生与耐药性类似的耐针性。癌症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通常一个疗程以一个穴位为主,交替使用。但是,对于重症患者,一个穴位力量不足,宜数穴合用,这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去选定。总的来说,在胃脘部的中脘穴,以及肚脐以下的气海、关元、中脘三个穴位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几个穴位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常用的很有效的。第二类,是胃经和脾经的穴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足三里和三阴交。足三里和三阴交补气养血,能够气血双补。细分来说,三阴交偏于补血,足三里偏于补气,两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既可以治疗胃肠道症状,又可以调补气血。第三类,用督脉的腧穴。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腑,所以督脉的穴位大部分都是用于治疗神志类疾病。另外,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常用它治疗外感表证。那选用督脉的大椎、百会、命门、膏肓,可起到什么作用呢?是安神还是其他的作用?结合我们对癌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来分析,在长期被病痛折磨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阳气不足之证,所以用督脉的穴位来扶助正气、温补阳气,还可以调神。第四类,是相应的背俞穴。如胃癌、肝癌、其他脏腑的癌,可以选取其相应脏腑的背俞穴。总的来说,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力的腧穴主要集中在任脉、督脉、脾胃经上,以及背俞穴。

我再特别推荐一下膏肓这个穴位。膏肓穴在普通疾病的治疗中并不多用,但是这个穴在《行针指要歌》中的记载是“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说明膏肓是一个非常好的扶助正气、起死回生的穴位,凡是虚劳一类的疾病皆可选用。那该穴位在哪里呢?它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方旁开3寸。在座各位医生所治疗的癌症患者中,有没有人说在背部有什么特别的不适?癌症患者常述说的一个症状是什么?背痛。尤其是上背部,恰恰就是3~5胸椎部位,约一个巴掌大的面积,最容易出现疼痛、拘挛、不适的感觉。很多患者的疼痛就反映在膏肓俞的位置。据此,也可以说明膏肓俞是可以治疗很多内脏癌症的常用穴位。选膏肓俞治疗,常用的是灸法,在膏肓进行艾灸。所有针灸方法中,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虚劳的方法最好的是艾灸。

再讲一个四花穴。出自唐·崔知悌《骨蒸病灸方》。选膈俞和胆俞,膈俞两个穴点、胆俞两个穴点,左右共四个点。使用灸法时,以艾炷直接灸之,四穴同时起火,宛如四朵灿烂红花,故名四花。我看过很多资料,多用四花穴来治疗虚损类的、虚损夹杂的内在脏腑的疾病。说到治疗内在脏腑的疾病,包括心气虚的、肺气虚的、脾胃病的、肝胆病的,虚实夹杂证都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两个穴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治。膈俞为血会,可以治疗一切血病,癌症的病机是什么?血虚、血瘀是其重要的病机。所以说,用这样一个穴位可以调血。那胆俞呢?胆相应的穴位。胆又是什么?胆是少阳,主枢机。在经络学上,往往把胆经和气连在一起。所以两穴合用,既能够养血补血又能够调气,可以调治一切脏腑虚实夹杂和虚证为主的病证。在治疗中强调要用艾灸,用隔物灸,比如说用隔姜灸。患者如果能接受,可以用金艾绒搓捏成米粒大小的小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每个穴位可以灸一百壮左右。对于癌症患者,需要灸上百个艾炷,得到足够的灸量才能够起到作用。总之,四花穴艾灸是很好的值得推荐的方法。

下面谈一下古代针灸治疗癌症病痛经验,谈两个内容。第一谈选穴,第二谈针灸方法。

选穴:

首先,一般规律是选择局部的穴位、邻近的穴位、循经远端的穴位,有时也会选择一些奇穴。古人治疗癌症强调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常用灸法、针刺、刺血、火针、药物敷贴等。为什么会采用火针、刺血,这种遏制的办法呢?因为癌症的病机是有痰、有瘀、有结,所以用刺血、火针可以起到很好的逐邪的作用。比如在局部肿块附近针刺,这跟我们现在的一般认识是不一样的,现在特别提醒肿瘤局部不可以针刺,那为什么古人可以针刺呢?实际上,古人只认识到某处长了肿物,并没有现在的良性恶性之分。如果是良性肿瘤,局部针刺的效果很好,比如火针治疗甲状腺结节类的疾病,效果很好。现在还没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恶性肿瘤局部针刺是有益还是有害。所以,古人虽然讲局部针刺,但是现在临床上还是要谨慎对待。

其次是选择躯干部的腧穴,一般是背俞穴和募穴。背俞穴和募穴针对相应脏腑的病症都可以选用,对于虚证来说效果较好。《千金要方》中基本上每段原文都强调“灸三角俞随年壮”“灸气海”“灸天枢”“先补后泻”等,说明古人在治疗时都喜用艾灸。

再次是选择远端腧穴,采用循经选穴、辨证选穴等方法。在治疗方法上也都是以灸为主。可以看出,古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最常用的就是灸法。这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呢?治疗癌症,多数情况下,艾灸应该是重点选取的方法。

最后,古人也会选一些经外奇穴,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关注这些穴位,比如痞根。现在教材中,痞根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古人也用痞根治疗胃腑部的肿积。另外,如《针灸大成》中提及“独阴”,独阴很特别,施灸可以治疗卒心痛、吐冷酸绿水。实际上,这在某种意义上与一般癌症放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是有相似之处的,症状表现上也有相似之处,临床上可以试用看看。这个穴位在哪呢?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如果是癌症患者,严重症状的吐冷酸绿水等,可以选这个穴位,用刺血的方法效果会更好一些。

针灸方法:

在针灸方法中,刺激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针刺的补泻方法中,以补法为多,先补后泻、先泻后补。刺络放血和火针是古代治疗癌症比较多用的方法,祛邪作用明显。药物敷贴临床效果也好。此外,针灸具有很好的减轻癌痛的作用。

我们在知网上检索了相关文献,以“针刺、癌痛”为检索词,查到146篇;以“针灸、癌症”为检索词,查到136篇;以“针灸、癌症疼痛”为检索词,查到22篇;以“针灸、癌性疼痛”为检索词,查到120篇;以“针刺、癌性疼痛”为检索词,查到153篇;以“灸法、癌痛”为检索词,查到17篇。在这些文献中,很多是综述性的文章,但也有具体的治疗类的文章,比如艾灸治疗某癌症,针灸四关穴治疗某癌症。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癌痛治疗中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