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针疗法治疗癌痛病案一例

 郭医 2018-07-23

【概述】

癌症疼痛是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最难忍受的 病痛之一。癌症发病早期,约四分之一患者表现为疼 痛,进入中晚期后,超过一半以上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 的癌痛。癌痛一直都是癌症临床的治疗难点,针对其 疼痛给予大剂量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但其效果欠佳, 且副作用也较大,再加上常规化疗的副作用,患者耐受 性极差。

中医对于癌痛的认识主要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患者局部痰凝血淤,致使经络受阻,气血不得同行和濡养分肉,故出现疼痛。

  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来缓解疼痛,具有速效、安全、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现代研究证明,针灸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和内啡肽变化来缓解疼痛,并可提高机体疼痛阈值。进行传统针灸治疗一般需要比较长时间电针的配合,而病房的病人比较难以保持一个姿势较久,而岐黄针疗法依靠筋经辨证,具有取穴精准,操作简单,无需长时间留针等特点,能够克服这个问题,并且岐黄针疗起效较快,能给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

 

【病案分析】

患者曾XX,男,56岁。

患者既往输尿管肿瘤病史,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输尿管。术后患者腰痛入院,查CT示因肿瘤复发,多发转移,腰大肌压迫。本次入院接受化疗。患者诉腰骶部疼痛,伴左侧髋关节外侧、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疼痛,疼痛难以忍受,活动受限,需保持右侧卧位。入睡困难,每晚临睡前需要肌注两只吗啡缓解疼痛。

经上级医师同意,予以岐黄针治疗。

首次取穴:气海兪、次髎穴

操作:患者俯卧位,局部穴位安尔碘常规消毒,左手拇食指置于所取穴位的两侧,取1.5寸岐黄针运用飞针手法,垂直快速进针,针刺深度约1.2-1.5寸,得气后将针轻轻退至进针点,然后左右透刺,达到一针多穴的效果。针毕,用无菌干棉球压住针孔约30秒。

针毕,患者诉腰痛感明显减少,左下肢可进行抬举。但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侧仍有疼痛。

当晚患者于0136分出现疼痛,仅注射一只吗啡注射液即可入睡。

次日下午患者再次要求针灸治疗。

第二次取穴:居髎穴、箕门穴

两穴位操作基本同前,配合输刺及合谷刺法,以增加针刺作用效果。

针毕,患者左下肢活动自如,可行左侧卧位睡觉。

当晚患者没有要求注射止痛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患者才要求注射一只吗啡。

后患者因本次化疗疗程结束出院,未进行相关随访。

【按语】

    患者疼痛部位主要在后背、髋关节外侧和大腿内侧,根据十二经筋经辩证,为足太阳、足少阳和足太阴筋经经输不利,触诊患者背部肌肉可见其部分肌肉紧张、僵硬,而腿部肌肉则是较萎缩。考虑足太阳筋经为痰瘀所阻,而足太阴筋经因日久失濡而萎废不用。“一经上实下虚而补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虽其表现和病机不尽相同,但其病因皆是筋经横络盛加于上,故选取相应筋经的筋结点进行“解结”。

    但患者因住院原因需要出院,无法继续跟进后续情况以及维持情况,实为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