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笪贤志:一个90后践行曾老智慧的心路历程

 曾仕强 2023-03-16 发布于北京

作者/笪贤志

能在而立之年静下心来研究曾老的学问,是缘分,更是我的福分。

仔细翻看我用另一账号注册的专门用来浏览信息的微信,查找到是2022年3月18日关注【曾仕强】公众号的,也就是说关注才不到1年。

过往或多或少总能听到有人提起曾老的名字,但真正引起我好奇和关注的,是去年网上流传的曾老语录和预言的视频,于是开启了我的学习之路。

在过往的一年时间里,毫不夸张地说,我把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学习曾老的学问上了,成果汇报如下:

01

思维篇

1、很倒霉的时候,是救你的命。

某天刷到关于曾老的视频,曾老说“当你感觉到你是很倒霉的时候,你可能过段时间才知道那是救命的,那是救你的命,你如果有这种觉悟的话,你就通透了。”

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感觉内心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下,眼眶微微湿润。

回想自己前几年的不顺和心酸,以及家庭遭受的变故,总感叹上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也因此陷入长期内耗。

但随着这几年自己不断的学习积累以及修炼,发现原来过往发生的事,现在来看是来成就我的,老天爷是来保护我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原来有些道理是需要亲身经历,以及在某个时间点才会真正悟到的。

2、妥当话,因人因事因地做调整。

我发现曾老在《论三国智慧》和《胡雪岩商道》点评视频中,都提到了讲妥当话的重要性。

在过往的人际交往中,或许和我本人的个性有关,说话直接,想到啥就说啥,也不管对方什么身份,结果不仅得罪人,最后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听到并悟到“妥当话”这三个字后,在说话前,我会多一步想想对方是什么身份,现在处于什么情况,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不能老是嘴在前面跑,脑子在后面追。

3、所有的道理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所有的道理都在这句话里。

曾老在点评《三国智慧》的某段视频中,提到:“所有的道理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所有的道理都在这句话里。”

听到这句话我就明白了为啥网上某句话流传开来,大家都会有不同的观点,甚至会有批评的声音,跟打辩论赛一样。

当看到有关成功人士的语录和成功案例的经验分享时,我就明白了不能轻信,更不能轻易模仿。

02

行动篇

去年,也就是2022年的7月份~12月份,在机缘巧合下,我带领一小部分人共同学习《曾仕强论三国智慧》。

学习记录

86集的视频,每个月完成16集,前后花费5个半个月。要求每人每集都做了详细笔记,并且从职场的角度,每月一次至少2小时的线上交流和探讨。

在看曾老的视频过程中,总是感叹:我如果早点遇到曾老该多好,那会少走几年的弯路啊!

想当年自己刚出社会的时候,意气风发,有种天下都是我的错觉,不想不出三年,遭受社会毒打的我发现,原来学历和能力是基础,在中国,人情世故必须要懂。

这些职场处处碰壁的经历,我想不仅跟随我学习的这部分人有,大多数刚出社会的年轻人都会有。

因为这些课本上学不到,父母大多没法系统教,只能靠我们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而曾老,就是黑暗中闪现的那盏灯,给了我们希望和方向。

为了能够更好地吸收曾老的智慧,学习完《论三国智慧》后,我从笔记中逐一提炼出曾老的点评精华,共105条,以待日后慢慢悟和践行。

一年的学习时间让我开阔了眼界,但在曾老诸多的智慧面前,我充其量就是个幼儿园水准,因此每日精进,保持终身成长的学习力很重要。

在今后的三年内,打算接着看曾老的《论语的生活智慧》书籍,完成《道德经》系列讲座、《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财神学》《圆通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相关视频学习。

因个人经历和阅历有限,且思维高度不够,曾老最经典的代表作《易经的智慧》还处在吃力的啃视频阶段。

因此,在未来的十年内,乃至今后一生的时光里,渐悟易经的大道,并将其融入生活和工作中。

在传承方面,将易经纳入家族文化的范畴,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将曾老智慧分享给更多的人。

知识易得,智慧难遇,感恩遇见曾老!也祝公众号越办越好,我们一起共赴下一个十年。  

笪贤志,行走江湖的女子,传统文化爱好者,痴迷于曾老智慧的研究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