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蜀山正义 2023-03-16 发布于四川

      众所周知,在东方世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佛教对中国人的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乃至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词汇、名称概念等都源自佛教经文。比如:烦恼、利益、因缘、境界、实际、傲慢、执著、勇猛精进、极乐、慈悲、忏悔、不可思议等等词语均出自佛教经典。包括现在的日常用语,如果脱离了佛教,简直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话了。又比如,在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容源自佛教,如盂兰盆会、腊八粥等民俗活动,就直接源自佛教节日。

       可以这样说,不理解佛教,我们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也正因为佛教有机的融入了中国文化,我们都通常依靠中国的语境来理解佛教,这反而让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从而导致很多不明究竟的人对佛教产生了很多的误解。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佛教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了伦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另外还充实了思想,弥补了我国在精神世界某些方面存在的空白,并且起到了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

        佛教善于以事物喻人的精神世界。若以一条河流作为比喻,印度是佛教须弥山的左岸,中亚西域是佛教的中岸,中日韩是佛教的右岸。要知道中国佛教是什么样,就必须回到源头中国的道教中去。就像中国人千百年来锲而不舍寻找长江与黄河的源头一样。

       佛教修行者都知道,东方人对佛陀所说“此岸”和“彼岸”的理解认知,并不是完全指一个地方、一种境界,也不是完全指人生最终的归宿,而更主要的是强调破除“执著”这个“此岸”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无漏智慧”——解脱这个彼岸。

        这样讲的意思是更进一步说明此岸不一定是原地,“彼岸”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会心当处即是。所谓善恶一念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意即在此。比如在《坛经》中,六祖惠能所讲之净地,并不是具有八万四千里之遥,而是当下便是,即:“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是佛”。

        从某种意义上讲,净土也是彼岸,除去心中烦恼达到内心宁静也是彼岸,又如《心经》中所讲之“波罗蜜”,也是“彼岸”之意。 “到彼岸”,在佛家看来,便是人生的解脱,或者说是涅槃之证得——如果说生死为此岸,那么涅槃(觉醒解放)便是彼岸,而人生中的一切烦恼,则是中流。所谓“般若”,即抵达彼岸之船筏。故而佛家之证悟,其实质便是乘般若之船筏,穿越烦恼之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之思想解放彼岸也。

        由此可见,佛教中所讲之“彼岸”,大致包含有以下三个内容:一是勘破烦恼,二是超越生死,三是照见五蕴皆空。 这就好比我们所说的典雅艺术一样,典雅的艺术是来源于世俗生活的,但它又超越了世俗生活的意境,艺术超离于俗又要能风化于俗,移风易俗,也便是既要能出世,又要能入世,要以出世的精神入世。“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意即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能将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岁华”提炼表达出来。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自称“佛系”青年,可是他们对真正的佛教并不是很了解。“佛系”则被贴上了“无所谓”、“不上进”的标签。大众认为,这是佛理教导他们无欲无求的体现。其实真正的佛教不仅仅不是教人颓废,反而恰恰是希望我们积极对待自己的人生。

       人间佛教日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兴盛繁荣起来,正是因为佛教积极的入世,才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无论是茶道、花道、绘画、建筑、乃至语言文化、心灵的慰藉,等等,中国人处处都离不开佛教。然而现代佛教的入世不脱俗逐渐消磨了人的心智,才让人们对佛教产生了诸多的误解。人们常习惯以迷信、虚妄等字眼来武断地定位某种宗教思想,却未深入地分析了解这些表象下面的本质原因。正因为不了解佛教的本源和演变,才会产生了这些误解。

(未完待续 2023.03.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