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动消费后想剁手?学会这几点,保住你的手!

 柠檬心理课堂 2023-03-16 发布于江苏

#

柠檬心理&QQ音乐/   5分钟心理学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很多人都有过冲动消费的经历:

心情高兴时:“难得今天这么高兴,买点东西庆祝一下”。

心情低落时:“我真得好惨,买点东西犒劳下自己”。

在付完款那一刹那,幸福感达到顶峰。

事后看着账单和银行卡余额,陷入悔恨,发出感叹:“完蛋,我怎么花了这么多?冲动是魔鬼啊!”

如何避免冲动消费呢?

下面我可以给你几点建议:

01
只在需要时,打开购物应用。

相信你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在无聊时,随手打开某个购物APP,本来没想着买啥,但看到系统给自己推荐的东西很好、很实惠,一冲动就下单了。

所以我们在无聊时,尽量不要打开购物类网站和APP,可以将它们隐藏起来,等到自己发现真得缺了某种商品,迫切需要时再打开。

02
把要买的商品记录下来。

当你刷购物APP或者逛超市,目的不太明确,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类型的商品时,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商品的影响,不知不觉多买。

所以我们在要购物时,不妨把自己要买的商品列成一个清单,只购买清单上的产品,买完就直接走。这样就会避免我们买很多暂时用不上的东西。

03
养成记账习惯。

不少人购物心里没个数,虽然买的东西不贵,但架不住买的多,核算的时候傻眼了。

所以我们要逐渐培养记账习惯,清楚自己的存款余额,同时为自己制定每个月的花费预算,这样每次在购物的时候可以想一下:

有没有超预算?余额还剩多少钱?

有这样的想法,相当于为购物行为建了一个警报器:

  • 如果超支了,大脑就要警惕起来,适当控制;

  • 如果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就可以适当购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冲动消费,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04
延迟下单。

有些人会在冲动之下,买了自己不太迫切需要的东西,既费钱还占用空间。

所以我们在购物前,不妨先把要买的东西放入购物车,但不要立即付款,冷静个两三天,如果两三天后自己觉得依然需要这个产品,那再付款也不迟。

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会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05
不要为商品理念买单。

现在的商家和广告越来越懂人性了,他们不仅在价格上做文章,更会向消费者灌输一种理念和价值观,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产品买单。

比如:

如果你问哈雷摩托车主,为什么会购买哈雷摩托?

他可能会说:哈雷摩托不仅仅是一种摩托车,更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是个性、是理想的化身。这就是厂商赋予商品的理念,如果我们钱包不鼓的话,还是尽量看透这种理念,从实际用途出发,再决定买不买。

06
不要在心情不好时购物。

不少女生会在自己情绪低落时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苦闷,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虽然能让你暂时感到满足和喜悦,但从长远看,你依然要为自己冲动消费买单,陷入新的苦闷中,这是很不值得的。

所以我们尽量避免在心情不好时,打开购物网站和应用,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

出门散散步、看看搞笑的综艺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