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豪华书房”梦的破灭

 与春天同行 2023-03-17 发布于青海
文章图片1

小时候有个梦想,就是拥有一个牛气的书房。其实那时的小小心灵里,书房只不过是一个像样的书架罢了。这个梦想至今尚未实现,因为看上的书架非富即贵,书房就更不用说了。实在不忍花上万甚至几万块钱买各种木料的书架,总觉的要那样的话,还不如拿这笔钱来买书。

文章图片2

于是,现在一两千本书籍虽然不多,但是仍然横七竖八地躺在窗台和床边各个角落以及公司和老家房子的抽屉里,静静地等待着他的主人的“临幸”。有时候不禁想,这些书的命运多舛呀,这辈子没有跟个识货的主人。其实,我还是爱它们的,我有夏日骄阳下的曝书史,也有大学毕业花千元邮费运书的经历。凡有出差必带书,甚至到国外旅行时也都会带上那么一两本书。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几乎无书不读,而且窃以为起点颇高。小学班里传看《说岳全传》,初中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完一篇即可向低年级同学绘声绘色复述原文情节,以致让他们放弃晚自修嚷嚷着要听我“说书”,高中读《管锥编》,从一天只能读一两页到渐渐深入到枝大根深的中华古典文化和世界人文精华的漫漫林海,望洋兴叹焉。大学后读《经济解释》,读李敖,开始读国外社科名著英文原版等等,如在原始森林中伐木一二造一间藏身的小木屋,一桌一椅一炕得以容身而心满意足了。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书读得多了,思想不免拘泥,遇事难免盲目自信和乐观,于是生出不如意的种种。然而读书也是还有它的好处在的,不是吗?中外经典小说百来部,均统计在案,大学期间借书300部,大多是读完了的,管它精读还是略读。毕业后仍嗜书如命,去一次图书馆,硬要扛回几十本书,一般是没时间读完的,到期了又老老实实地背回去。想读的太多了,能够死心塌地读下来的寥寥无几。当然,值得一字一字仔细推敲的精读的书本也不多,能一口气读下来,并掩卷沉思良久的,就更少了。

文章图片9

于是眼格越来越尖,技术和专业的书之外,非旷世名著难入法眼。到书店查看新近出版物,拈上一两页即知该书几斤几两,读书“不惑”了。选书更不惑了,知道了哪些书值得读,也知道自己该读哪些书了。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爱读书进而爱书里的人,书背后的人,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毕竟还是追寻意义的动物。如同听歌学歌,那些只对旋律感兴趣而全然不顾歌词的歌者,难免俗气,会被同行瞧不起。

文章图片13

好了,晒晒我的书架吧。书架不求精致贵重,用的是宜家的BILLY书柜系列。该书柜设计诞生于1979年,由吉利斯·伦德格伦(Gillis Lundgren)设计,伦德格伦因此被称为“毕利之父”。

这种书柜外观简洁美观,有多重颜色可供选择,功能也比较实用。通过自行调解隔板高度,可自由组合多种高度、宽度。不仅能够用来摆放书籍,还可以储放其他物品,为家居节省了空间。如果需要的话,顾客还可以搭配毕利系列的相同宽度的加高柜,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垂直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

文章图片14

图为笔者购买的毕利书柜,从隔板距离设计、到组装全部自己动手。最近书架不够放了,打算加高。

文章图片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