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宁:你不是不努力,而是缺少“点线面体”的加持

 a_123 2023-03-17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我们在意的经常是每一个当下的点,而其实一个点的能量有限,凭着一个点,是难以获得很多收益的。

如果要小有成就,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而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非常重要。

所有的爆发,不管是一个产品、一个事件、还是一条新闻,一定是点线面体共振的结果。如果你只在点上做努力,面和体选错了,其实都是白搭。

文章图片2

举个例子:

2000年初,小明大学毕业去了报社,而同学小李则加入了腾讯。起初小明凭借自己的能力混得风生水起,而小李则在互联网大潮下跌宕起伏。然而20年过去了,两个人却走出了和起点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报社被地方媒体集团兼并,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举步维艰。而腾讯,二十年后勇立潮头,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小李甚至成为了腾讯的高管,事业蒸蒸日上。

在这里,点线面体体现在哪里呢?

点:是个人能力。他们都很努力,也都很有才华;

线:是公司选择。一个被兼并,另一个日新月异;

面:是行业选择。一个逐步萎缩,一个高歌猛进;

体:是历史红利。互联网,就是时代最大的风口。

所以,个人再努力,也架不住时代的选择与汰换。

文章图片3

再举个例子:

我在今年七月份写了一篇名为《今天居然让一个高三毕业生给我上了一课》的文章,发布在小红书自媒体号上,直至两个月后的今天,仍然被频频点赞,点赞量已成为了个人作品中的绝对爆品。

反思原因,仍然是“点线面体”这个思维模型在起作用。

点:

是一篇应时应景的文章。我借助一个二十中学高三女孩的毕业演讲进行了学习能力的系统性归纳,值得家长与同学们借鉴;

线:

是中考刚刚结束的热点时机。在这段时间里,正处于孩子刚考完试,分还没下来,家长们焦虑万分的时候。此时此刻,所有家长们都会对类似文章持有极大的兴趣与高度的关注;

面:

是小红书的用户分布。在小红书上,年轻女性占了总数的53%,是绝对主力;紧接着,是年轻男性,他们占小红书用户总数的23%;再下来,是中年以上女性,占用户总数的17%;最后是中年以上男性,占用户总数的7%。而我这篇文章的阅读受众94%来源于女性;

体:

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自从隋文帝杨坚创立了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就是我们普通民众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通道。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关注,甚至成为了每一个家庭的第一要务。

所以,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在于其本身内容如何,更源于作者对发布时机、平台偏好与受众心理的把握与借势。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也。

文章图片4

你和我一样,我们都是一个能量有限、资源有限的点。因为今天的种种变化,我们原来规划的路线都需要去适应这种变化。怎么办呢?

就是回头看一眼,你所在的点线面体。你当下的“点”,属于一个“线”性周期的哪个位置,它又能够得到哪个“面”的赋能,以及可以借助某个“体”的红利吗?

我们要相信,在任何时候,都有红利。相信你能做出更好点线面体的选择,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