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观止 | 子学遗珍——《郁离子·自讳自矜》

 昵称503199 2023-03-17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子学遗珍

郁离子·自讳自矜

题注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这与“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直指自讳自矜之害:即自讳之人,易招欺骗;自矜之人,易得奉承。长此以往,将致“丧人心、亡人国”,故而当权者应摒去讳矜、杜绝产生欺与谄的根源,从而正人心、强国家,这便是本篇议论的主旨。

原文

郁离子曰:“讳者,欺之媒乎;矜者,谄之宅乎。媒以招之,宅以纳之,奸其不至乎?故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湿也,而后苔生焉。奸人伺隙以图进其身,奚暇为人国家计哉?故因其矜也,而施之谄;因其讳也,而投以欺。然后昭然,知其为谄与欺,而弗之拒也。由是而贯,贯而后宠生焉。宠生慕,慕生效。夫奸人之得志于人国家也,一且不能堪也,而况于慕效之相承乎?腐肉之致蝇,非特尽其肉而已也。蝇生蛆,而蛆复为蝇,蝇蛆相生而不穷,夫何以当之?是故,君子修慝辨惑,如良医之治疾也,针其膏肓,绝其根源,然后邪淫不生。苟知谄与欺之能丧人心、亡人国也,屏其媒,坏其宅,奸者熄矣。”

点评:己不正而后邪生,欲正人必先正已。毕竟船漏水入,土湿苔生,奸人善于投人所好,无孔不入,其目的却只是“图进其身”而绝不“为人国家计”。此外,奸邪蔓延犹如“蝇蛆相生而不穷”,因此若要杜绝欺骗、谄媚,就必得釜底抽釜,断绝其根源。

【注释】

①讳者:好忌讳的人。讳: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媒: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②矜者:自大的人。矜:自大、自夸。谄:巴结、奉承。宅:栖息、寄托。

③伺隙:窥测可乘之机。进其身:指做官。进:仕,做官。

④奚暇:怎么会有空闲。奚: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如何”“怎么”。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⑤贯:同“惯”字,习惯、纵容。

⑥非特:不仅;不只。

⑦修(dí)慝(tè)辨惑:清除邪恶,辨别妖惑。修:同“涤”,清除。慝:邪恶。辨:明察。惑:欺骗、迷乱。

⑧膏肓(huānɡ):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后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⑨屏:同“摒”,摒弃,除去。

思考题

本文采取了以喻说理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以“舟必漏也,而后水入”“土必湿也,而后苔生”为喻,说明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以“腐肉致蝇”“蝇生蛆,而蛆复为蝇”为喻,指出一奸不除,必生多奸,奸多难当,祸患无穷。以“良医治疾”,必须“针其膏肓,绝其根源”为喻,强调“屏其媒,坏其宅”,乃是使“奸者熄”的根本办法。

参考译文

郁离子说:“好忌讳的人,易被媒介欺骗么;自大的人,易受周围人们的谄媚么。(如果)媒介招引它,周围的环境容纳它,奸邪坏事不就到来了吗?所以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进入;土必定先湿,而后才有青苔长出。奸恶的人窥测可乘之机而企图得到高升,哪有空闲替人君、国家考虑呢?所以由于他自大,就对他加以谄媚;由于他好忌讳,就对他进行欺骗。然而后来清楚了,明知道他们是谄媚和欺骗,却又不能拒绝他们。由此而习惯,习惯了以后就对他们产生偏爱了。偏爱又产生爱慕,爱慕又产生效法。奸恶的人由于受人君和国家的器重得志,一次尚且不能禁止阻挡,又何况是从爱慕到效法争相承接呢?腐烂的肉招引来苍蝇,不仅是吃光了肉而已。苍蝇生蛆虫,而蛆虫又变成苍蝇,苍蝇和蛆虫相继滋生而没有穷尽,有什么办法能阻挡得住呢?所以,君子清除邪恶,辨别妖惑,如同好的医生治病一样,针刺它的要害,断绝它的根源,然后邪淫就不再发生。如果知道谄媚和欺骗能丧失人心、亡掉国家,(就应该)摒弃传播它的媒介,毁掉其存身之地,(这样,)奸恶的人就自灭了。”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毕光荫 / 栏目副主编:周敏璐

 审校:付婷婷、周敏璐 / 责编:杨衢

往期精选

必读

子学遗珍——《郁离子·祛蔽》

必读

子学遗珍——《郁离子·好禽谏》

必读

史海探珠——《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上

必读

史海探珠——《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下

必读

经亦求精——《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

必读

子学遗珍——《司马错论伐蜀》

必读

子学遗珍——《范雎说秦王》下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编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申请转载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想要获取更多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参与投稿/提建议/加入全国语文教师群

可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杨衢微信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