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源自于生活,贴近生活。我们【时修时悟】栏目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国学,重新认识脑子里已有的那些概念、名相。 “圣贤书”是什么? 圣贤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原初的文化经典,即原典。一般是指人类的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中国,主要是指儒释道医武等国学经典。其中,《易经》为群经之首。儒家的经典主要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家的经典主要是《道德经》《庄子》《列子》等,佛家的经典主要是《金刚经》《心经》等。而后世人们编写的蒙学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则不属于圣贤书的范畴。 ![]() 圣贤书立意高远,代表着宇宙间千古不变的真理和智慧。所谓的经,是恒久长在,伦常大道。圣贤书积聚了历代圣贤精神思想以及中华道统,任何时候都可以启迪我们,让我们耳聪目明,指导我们的生活。 ![]() 什么是【时修时悟】? 知行不合一。很多人认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没做到。 “行”没有达到,很可能问题并不在于“行”,而在于“知”,是“知”得不够深。 【时修时悟】,目的就是 “加深'知’的深度 ,达到'行’的层级”,一起达到“知行合一”。我们分享 “知道行到”的小故事/感想/顿悟…帮助大家来认识“知”,认识生活中的国学,看见可以实现的“行”,看见背后的道理,从不同角度、方位,一遍一遍来刷新认知,一层一层来深入认知,一点一点靠近“行”,最终到达“知行合一”。 没错,这个理论可能没有人说过,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一场试验,如果成功,我们就解决人类几千年来的难题,如果失败,不过又排除了一条路径。 如果您一直在追求“知行合一”,也曾知道想要承诺又常常“没做到”,或者你也正好在修行体悟,欢迎一起开始我们的开悟之路。 时刻修行,时刻准备悟道,时修时悟。 1 END |
|
来自: mynoteboo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