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东坡的兄弟情(上)

 惊涛拍岸849 2023-03-17 发布于山西

原创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3-03-15 19:55 发表于云南

图片

在中国,用“家喻户晓”四个字来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知名度,恐怕不过分吧?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可能是中国人背诵率最高的一首词。即使不能全篇背诵,每年面对中秋月的老百姓往往也会脱口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子。
而这首词正是苏东坡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
也许不止一个人和我一样,第一次知道苏东坡有个弟弟是因为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序只有几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即苏辙,苏东坡的亲弟弟。

图片

密州(现诸城)是苏轼的被贬之地,中秋之夜,苏轼狂饮了一个通宵,酩酊大醉中,看到天上一轮圆月,他想到了远在济南做掌书记的弟弟。他与弟弟已经有七年未见了。所以词中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写他因思念弟弟而失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的也是他因不能见到弟弟所感到的深深遗憾与无奈,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他仰望天上明月,对弟弟的真诚祝福。
不过,我的朋友邓碧清就认为,这首词的后半阙并非是写自己思念弟弟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而是他想象弟弟因对自己的思念“无眠”。 苏轼欢饮达旦,本身就没有要睡觉的意思,“照无眠”怎么会照他?“有恨”也不可能是自己“有恨”。后面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是对弟弟的劝慰。我认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解读可以成立。苏东坡的词往往能引发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不同理解,这正是苏词的魅力所在。
写爱情、写父子(母子)情的诗文浩如烟海,但写兄弟姐妹情的不多,而像苏轼这样写兄弟情的感人辞章就更是罕见了。
苏洵26岁时曾得长子景先,但夭折于襁褓中;28岁时生了次子苏轼,31岁时幼子苏辙出生。因此苏轼只有苏辙这一个弟弟,苏辙当然也只有苏轼这一个哥哥。可见兄弟俩感情之深。
苏氏兄弟有幸生活在一个家庭教育非常好的家庭。母亲程夫人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是苏轼苏辙的启蒙教师。
司马光所撰《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中有这样的记载:“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
大意是说,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读书,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就算了。”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
苏氏两兄弟一块儿读书,一块儿玩耍,手足情深。
苏辙比苏轼小三岁,年幼时常常跟在哥哥身后,而苏轼虽然顽皮,对弟弟却十分呵护。
苏辙曾在《武昌九曲亭记》这样描绘年幼时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哥哥玩的情景:“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大意是说,我小时候,跟随哥哥子瞻到处游山玩水。遇山登山,遇水划船,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撩起衣服卷起裤腿先下水。
小时候,无论是登山还是游水,苏轼都是领先的那个。
哥哥对自己的呵护,温暖了苏辙一辈子,他也回报了一辈子。

图片

苏轼、苏辙的正式老师应该是他们的父亲苏洵。他给两个孩子取了学名,分别是“轼”和“辙”,还专门写文章给孩子们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取名,这就是《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意思是,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对车而言都各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伤害不到车辙。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洵对两个儿子不同个性的了解,并通过取名来提醒勉励他们。苏轼才华横溢,性格外向,容易吃亏,父亲希望他能够善于内敛蕴藏;苏辙敦厚朴实,父亲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却不必居于盛名。
出色的天资,过人的勤奋,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兄弟二人的科举之路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一炮打响,一鸣惊人,一举成名天下知。
不管今天我们对科举制度有怎样的抨击,但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看,科举制度毕竟打破了隋唐以前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作为一种“取士不问世家”因而相对公平的选官制度,科举让很多出身底层的人,有机会进入国家统治阶层。
科举有多难?我们在初中都学过一篇课文叫《范进中举》,仅仅考中了举人,范进就兴奋过度而精神失常;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三次落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考到71岁不过是个贡生(秀才中的优异者)。在封建社会,50岁考中进士就算是年轻的,因此才有“三十老明经(明经即贡生),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相比之下,苏氏兄弟俩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图片

嘉祐二年(1057),20岁的苏轼与17岁的苏辙在其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赴京同时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轼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顿时轰动朝野,名震京师。当时的大文学家、宰相欧阳修在读到苏轼的文章时说:“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来了,再过三十年,就没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
后来,虽然苏轼因才华和个性被人为打压而未能官居宰相,但同样才华卓越但性格相对稳健的苏辙,则官居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类似于今天的国务院副总理。
从此,苏轼与苏辙开始同朝为官,二人不仅仅是亲兄弟,也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
仁宗嘉祐六年(1061)冬,苏轼初次为官,出任凤翔府(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签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政府秘书长)。这是苏轼和苏辙从小到大第一次长时间分离,两兄弟自然难舍难分。苏辙为哥哥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150里以外的郑州西门外才不得不分手。
这是两兄弟朝夕相处、耳鬓厮磨20多年来第一次分别。临别之际,兄弟俩难舍难分,泪湿衣衫。相别之后,苏轼心情格外低落,写下了著名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表达出对弟弟的关切: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意思是,明明没有饮酒,我为什么有醉醺醺感觉?原来是我的心已经追随着子由的归鞍一起去了。归家的人还有老父亲和家可以惦念,而我这孤独的旅人又该用什么来抚慰寂寞?爬上高处寻找弟弟的身影却被山丘阻隔了视线,只看见一顶黑色的帽子时而出现时而隐没。寒风中我担心他的衣服是不是太过单薄,牵挂他独自骑着瘦马孤苦伶仃地踏上归途。行人在歌唱居人很快乐,仆人们不理解我为什么如此情绪低落。也知道人生总会有离别,但只是担心时间流逝得太快。还记得当初我们俩在寒夜孤灯下面对面的情景,什么时候又能联床共寝静听夜雨潇潇。你一定要理解为兄的一片深情,千万不要贪恋高官厚禄。
全诗以抒发特殊情绪的入声为韵,而且句句押韵,表达出了一种无以言说的落寞与牵挂,读来催人泪下。那壁厢,苏辙跟哥哥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因为他性格沉稳,没有哥哥那么表现得非常激动而已。
(未完,待续)

图片

——————

      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旧文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