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诗歌里的月色

 中原高考678 2023-03-17 发布于河南



“千秋月色好,唐代分外明。”在唐诗中,我们总能看到或开阔明朗、或淡泊宁静、或凄婉迷离的月色,也总能体味到月的绰约,月的风彩和月的神韵。唐诗中的月色,宛若神奇的美学大师,那些寻常的屋庐竹树,瓦厅僧舍,一经她的沐浴,霎时就会变得澄空碧净、幽华可爱,为我们创造了心灵虚静与空间澄净的审美意境,也为我们引发出妙悟宇宙万籁的空灵情怀。

自然界的月亮本是没有时代的,千载一月,辉映古今,文化的月亮却有时代的意味,正如佛典所谓“一月万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而映照在不同的山川河流,就反映出不同的云影波光。所以,唐诗中淡淡的月光世界,反映了唐人的审美意趣,也反映了一代唐人的心象构成。唐代诗人喜欢用冰轮、玉盘、清辉等来指称月亮,表现月的洁净品格。他们那极轻妙极高雅又极为敏感的心弦,每每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轻碰响,一切烦恼忧郁、一切欢欣愉悦、一切人世忧患、一切生离死别也都被月亮无端地招惹出来。

在唐代诗歌里,心灵的空静与月亮的澄净契合一体,创造出许多玉洁冰清的审美境界。比如,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的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漾,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音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挥洒,象征着雄浑高古之美。不尽的象征创造不尽的月亮审美世界,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寂寞无语的月亮,也就具有了母亲和女性般的阴柔的美学风范,呈现出娴静与空灵的审美特征。

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这里,月亮衬托着宁静自适的精神境界,寞寞心事中笼罩着一片飘逸超群的寂寂梵音。月亮在艺术观照中的明净,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心灵的虚静。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花源玩月》中有:“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则几乎是说破了月光澄澈的底蕴。

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卢纶的“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等,都把明月作为故国家园的象征。诗人怀念故园亲人的情思,也常寄托明月的传递。

当士大夫彷徨失意仕途坎坷之际,诗人们又总是置身月下去寻求慰藉与解脱。如李商隐《无题》诗中就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诗句。月光并不是真有冷暖之分,它只是孤独与失意的苦苦心象,因此,失意者站在月光下,就常常把月写成是寒月、冷月、孤月。

月亮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象征物,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唐代诗人中,李白笔下的月亮最为潇洒通脱。像“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李白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满怀灵机异趣地描绘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光世界,慨然邀月对饮,月亮被拟人化了,成为诗人飘逸风范、天才气度的人格化身,啸风吟月成为唐代士大夫一种普遍的理想。

一位名叫G·克兰默的美国学者曾说:“月亮悬挂在中国旧诗坛的上空……它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悬挂于唐代诗坛的月亮,映照过大漠沙场、古老边关,也映照过小桥流水、闺阁黄昏,它是美丽的却不苍白,因为它同伟大的唐代文化精神并存。它汇聚着历史云烟向我们走来,使我们感到了历时邈远、经久弥新的美感,它也将继续照耀中华诗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