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6】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252字) 【一句话评价】孤篇压全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唱诵,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并赞它“孤篇压全唐”。 【Top5】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40字) 【一句话评价】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王湾存诗不多,《全唐诗》存其诗十首,但他的《次北固山下》一诗颇受历代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更是风格壮美,实开盛唐之音,成为律诗句法技巧已趋成熟的标志。“海日生残夜”更是万古传诵之句。全诗意境雄阔,清新壮美,不仅在炼字、炼句方面,而且在炼意方面都别具匠心,堪称千古名篇。 【Top4】唐 王翰 凉州词(28字) 【一句话评价】无人不知绝妙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的千古绝唱,不少人以此诗来作为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导。 【Top3】唐 张继 枫桥夜泊(28字) 【一句话评价】诗作比诗人更著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张继(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早在唐朝的时候,张继这首《枫桥夜泊》就已经传到了日本,并且在日本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篇。近代的时候,这首诗还被纳入了日本的基础教育课程。到了清朝以后,《枫桥夜泊》在唐诗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近代的人更是多次将这首诗的诗文谱成了曲、作成了画,变相地扩大了它的传播范围。 【Top2】唐 金昌绪 春怨(20字) 【一句话评价】一篇一意,浑然天成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赏析】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唐朝余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 此诗为“一篇一意”写法,“摘一句不成诗”。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 《艺苑卮言》:不惟语意之高妙而已,其句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而中自纡缓。无余法而有余味。 【Top1】宋 苏麟 断句(14字) 【一句话评价】仅凭半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赏析】 苏麟(969~1052前后),仅有的一首传世之作。关于苏麟的这两句诗,宋俞文豹《清夜录》曾记载其写作缘由,曰:“范文正公(北宋大臣范仲淹,谥'文正’)镇钱唐(即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兵官皆被荐,独巡检(官名)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