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聿明宋希濂参观韶山,不约而同说出一句话,旁人提醒太迷信|蒋介石

 bulaolindtsg 2023-03-17 发布于北京

杜聿明和宋希濂早在功德林时就知道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相比到底输在了哪里。当他们来到韶山时,才终于知道他们真正失败的原因,也彻底心服口服。

两人从毛主席故居出来之后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惊呆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就连旁人都说他们这是迷信。那么他们说了什么话呢?到底看到了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宋希濂和杜聿明的改造

1949年1月10日,对于杜聿明来说是让他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是他结束军人生涯的最后一天。当天,他在河南省永城县陈官庄被俘,然而当他认为一切都完了的时候,却发现这天竟然是他新生活的起点。


刚刚被俘的他,担心怕自己投降的消息走漏,连累家人,所以一直用别人的身份,直到后来在军中异常的表现引起了解放军的注意,杜聿明认为自己前路灰暗也逃不出去,便有了自杀的想法。

就是因为这件事引起了解放军的怀疑,杜聿明这才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从被俘之日起,杜聿明就看到了解放军对他们的优待,尽管如此,但他还是对共产党充满了怀疑。

然而,杜聿明被俘之后,对共产党的敌意和猜疑,逐渐也开始转变为了信服和感激。

在刚刚被俘时,杜聿明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为了防止他自杀,管理单位给他戴上了镣铐,直到周恩来批准之后才在1950年11月转到北京功德林的时候才摘下。


摘下之后,单独管理,准人监视,直到1956年才与他们过上了集体生活。对此他非常兴奋,还把这一天当做他的再生之日,与反动集团断绝关系的一天。

对于杜聿明来说,他在狱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就是共产党医治好了他全身的疾病。

被俘之初,杜聿明对自己的一身病默不作声,以此来达到自杀的目的。但战犯管理所的医护人员不仅及时为他进行了细心的诊治,还每天特别给他提供一磅牛奶。

杜聿明身患脊椎结核、肾病、脊椎炎。但在战犯管理所,医护人员竟然经他所有的病都治好了,不仅给他吃进口药,还帮助他做手术换肾,就这样,杜聿明全身的病痛竟然都一一痊愈,这让他的心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为此,他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在党的教育关怀之下,治好了我的心病——思想病,又医好了我的身疾——结核病,真是再生之恩德!想到这里,我觉得蒋介石不仅是人民的公敌,也是害我的敌人,对他恨入骨髓;毛主席、共产党是救我的恩人,真是感恩不尽,感激涕零!


这些话都是杜聿明的真心话,在小组会上发言时,他还激动得热泪长流。随着身体情况的不断好转,杜聿明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本来是属于免除劳动的,但他却不肯落后,经常主动争取参加劳动的机会。当他看到战犯们的衣服破烂,也会主动用缝纫机帮助他们修补衣服和被褥。

宋希濂也是在1949年被俘的,因为他是国民党军队高级指挥官中最后一个被俘的,所以很多人都讽刺他是国民党政权的送终人。

宋希濂前半生,跟着蒋介石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甚至直到被俘的最后一刻对蒋介石都是忠贞不二的。

然而,1949年这一年却成为了他最痛苦的一年,这一年,军队被消灭,父亲和妻子去世,他也没能给父亲送终。


在被俘之初,宋希濂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一样,有着非常严重的抵触情绪,坚决不服从共产党的安排。直到被集中到战犯管理所之后,态度才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当时,解放军报和四川很多报纸都找他去拍照片,宋希濂对此非常抵触。他总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统帅十几万大军的高级将领,成为俘虏之后还被拍照是令他最丢脸的事情。

所以,好几次几个摄影师去找他拍照的时候,他都火冒三丈。所以在重庆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惹他。直到来到战犯管理所学习之后,他脾气也变了很多,各方面也表现得非常积极。在战犯管理所中,他是公认的“下棋能手”。

宋希濂和陈赓在黄埔军校时,交谊颇深。但是当他们在1950年再次相逢时,却有些难堪。其实在被俘的时候,他有好几次想给陈赓写信,但想到现在两人悬殊的差距,他也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令他没想到的时候,当陈赓得知他被俘的消息之后,专门从云南赶到了重庆,邀请西南公安部部长一起去探望宋希濂。

当时,两人进行了促膝长谈,经过一整天的交谈,也让宋希濂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这顿饭是陈赓请宋希濂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在席间,陈赓也语重心长地告诉宋希濂:“你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不要有精神负担,多看点书,多思考一些问题。”

而作为好友,宋希濂自然能听出陈赓的话外之音。心领神会后,宋希濂也逐渐对生活有了希望,原来不喜欢被拍照,现在却说你们想照多少照多少。


宋希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宽大政策的感召下,杜聿明和宋希濂终于被打动。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批特赦的战犯。

参观韶山,两人不约而同说出一句话

特赦之后的两人,加入了国家的建设中来。

本着对毛主席的尊敬和钦佩,杜聿明和宋希濂两人在耄耋之年,决定参观毛主席的老家韶山参观毛主席的故居。

这天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毛主席的故居。

而在毛主席的故居中,大多数摆放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图片,两位老人在观看抗日战争时的照片时也看得非常认真,因为这场战争中也有他们的功劳,所以他们也仔细地查看着,想要从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看完抗日战争展览,两人看起来都喜滋滋地。


然而,当他们走到解放战争的陈列室的时候,宋希濂却有些犹豫不决了。

杜聿明正准备走进去时候,宋希濂却拉住了他的袖子想要走。

杜聿明只觉得奇怪,已经走到跟前了,为什么不进去?没想到宋希濂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哭笑不得。“再往前就是解放战争了,我们这些败军之将前去瞻仰,岂不是自取其辱?”

听到这话,杜聿明安慰道:“越是这样,我们就越应该去看看,你就不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输得吗?”接着他还说道,解放战争里我们输得好,如果再拖下去的话,人民不知道还要吃多少苦呢!


宋希濂沉思片刻后,也觉得杜聿明说得很有道理,就这样两人并肩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两人一直在那里待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看着毛主席在解放战争中的决策,也似乎回到了过去。

他们仔细回想着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看着墙壁上的图片一一对应当时的情景。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工作人员来提醒他们的时候才发觉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如果时间充足,他们是绝对不会现在就走的,但工作人员前来提醒,他们也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走出展厅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说道:“毛主席是战神!”


当时身边的人还提醒他们这么说太迷信了,但两人却觉得这只是对毛主席的真实评价。

通过此次展览,他们彻底明白了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他们输的不仅仅是毛主席的远见卓识,还有他非凡的军事才能。

蒋介石和毛主席是完全不能比的,一个好的领袖决定着他们的胜负,能输给毛主席,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心服口服的。

临走之前,他们还专门找到了工作人员,笑着对他们说道毛主席确实是战神,这是没有半点夸张的,也是实话实说,以后那些研究军史的人都应该记住这句话!


如果说,这句话是毛主席的手下说出来的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但如果是这两位国民党将军说出来的话,那就有着一定的分量。

因为,能得到曾经敌人的肯定和赞美是非常不容易的,肯定是毛主席在某个方面征服了他们,那么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么厉害呢?能让这两个人瞬间对毛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

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不仅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就在世界上他的军事才能都是名列前茅的。一位美国军事家就曾感慨地说道:“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化。”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毛主席作为师范毕业的学生,既没有去过军校学习,也没有学习过军事理论。那么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毛泽东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他学习到了马列主义,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毛主席除了读马列主义的书,其他的种类也都会涉猎。他不仅会阅读文学作品,也会阅读军事方面的书籍,比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上的一些战略战术被他运用得活灵活现,甚至还有着创造性地发挥。

而在延安时期,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指挥当前与之后的战争,着重学习了哲学、历史和中外军事学。

而我们也从毛主席的著作中能够看出他是学习和研究过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战争的,比如在《论持久战》中,在论述弱小之军可以战争强大之敌的道理时,就举了古代战争中的许多例子。与此同时,毛主席还引用了《孙子兵法》,甚至从小说中学习战争。


更加重要的是,毛主席善于用学习过的知识指挥和研究中国战争,从而发展古今中外的军事思想。

毛主席曾说道,取胜的原则有三,第一就是要做好战前的政治准备工作,取信于民;第二就是要选好反攻的阵地;第三是要抓准反攻和追击的时机,对此毛主席都有充分的发挥。

他把部队的任务规定为打仗、做群众工作、建设根据地三项。

而他对于战略反攻、决战、追击的时机都是把握好的。

比如在解放战争中,敌人对我军的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军中进行了重点进攻,毛主席看出蒋介石的精力已经耗尽,于是立即发起了战略反攻。


紧接着辽沈战役的硝烟未散,就立即发起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正打得热火朝天时,就发起了平津战役,在揭破敌人和谈阴谋的情况下,乘胜发起了渡江战役。

毛主席对于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并不只是一味汲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也不会全部排斥,更不会全部硬套。他讲究从战争中分析事实,从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和办法。

正因为毛主席以坚强的毅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博览群书,才丰富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们头脑,才能在指挥中国革命战争中能够游刃有余。


而毛主席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书本上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军事指挥家。

不仅如此,毛主席始终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有着无限的创造力”。由于毛主席树立了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指挥战争中也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还会听取专家和战士的意见。

在重庆谈判后,毛主席回到延安之后就重庆的情况,特意去请教了郭化若。


两人谈得一拍即合,而这也给了毛主席很多灵感。

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蒋介石发布了求和声明。这让毛主席有些犹豫,到底应不应该打过去,摧毁蒋家王朝,对此,党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所以毛主席也有着很多的顾虑。

这天晚上,毛主席睡不着想要出去散散步,就在这时,他停下脚步询问李银桥,现在到底应不应该打过去。李银桥却给了毛主席一个肯定的态度,他说到胜利即将到手,哪能不要,对蒋介石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毛主席轻抚着李银桥的后背夸赞地说道:“还是我们的战士聪明呦!”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发挥大家的智慧和作用。在指挥作战方面,毛主席从不盲目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但是他却能尊重别人的意见,正确采纳。

对于自己从没去过军事学校接受系统的训练这一说法,毛主席就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回答过: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而在解放战争中,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根本性的胜利,也是因为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占有了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毛主席从实际出发,确定了针锋相对的方针,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

在解放战争的进程中,毛主席通过各种手段对敌我双方进行了研究。双方的军队数量、素质、武器装备、物资供应、士气高低、官兵关系以及军民关系、将领之间的关系和上下的关系、国际关系都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而且还对有关作战的地理状况,气候特点,当地的人物风情都有详细的了解。

毛主席再从这些情况中,想出了能适应这些条件的解决办法,所以解放战争能取得胜利是具有科学性的。


战争时期,毛主席总结了解放战争爆发后17个月的经验,制定了10项军事原则,而这10项军事原则就成为了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是人民解放军在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中产生的经验。

在这10项军事原则指导下,毛主席以超人的智慧和气魄,在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布下了天罗地网,亲自指挥上百万军队和群众参战,摧毁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国。

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贯通古今中外,运用到现代战争中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以此,他指挥艺术达到了精彩绝伦的地步。


时代造就伟人,为了挽救国家,挽救人民,毛主席竭尽所能不分昼夜地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理论中实践,最终造就了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政治家兼卓越的军事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