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错把癌症当鼻炎!身体若有这几大变化,当心鼻咽癌正在靠近!

 朱永林548cr9af 2023-03-17 发布于湖南

老高是一个典型的南方汉子,住在海边,他一直从事的是捕鱼、卖鱼的工作。

这几天不知道吹风太多还是怎么了,总是习惯性的流鼻涕。这天老高从海上回来,收拾完东西便想着洗澡冲冲身上的鱼腥味。哪知道热水刚流在身上,老高就开始疯狂地流鼻涕,鼻涕中还带着血丝。不过常年在风浪中穿梭的老高,并没有被吓到,他觉得就是自己鼻炎犯了。

这天晚上,老高一直睡不着,时不时的感到头疼,并且鼻子像水泥封住了一样,鼻塞得厉害。第二天早上,老高起床的时候晕晕乎乎的,一睁眼感觉视物模糊,耳朵还“嗡嗡”的响。老高感觉是昨晚没休息好,仍没放在心上。

一连几天,老高都是相似的症状,而且症状愈来愈重。这天老高在鱼摊上卖鱼的时候,一阵猛烈的头疼让他差点没站稳,手里的秤没抓住掉在了地上。

文章图片1

“哎呦!”老高一下瘫坐在椅子上,连日来夜不能寐和剧烈的头痛让这个精壮的汉子也受不住,歪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旁摊位的摊主见状便说,“老高你这是怎么了?快去医院看看吧。”

“不用,不用,我就是前几天出汗打鱼受凉了,鼻炎犯了。”老高急忙摆摆手。可邻居摊主看老高面色不对劲,直接拨打了120。

到了医院,医生一番问诊和检查,告诉老高爱人,“这可不是鼻炎,患的是鼻咽癌!”一句话直接把老高爱人吓傻了。

“很多鼻咽癌患者都会犯了同样的错,早期出现症状不在意,症状加重时病情已经中晚期了!”那么我们如何能区分鼻咽癌和鼻炎呢?

文章图片2

傻傻分不清?五大症状帮你分辨

鼻炎和鼻咽癌有许多相似症状,最典型的两个症状是鼻塞和鼻涕带血,但两个病之间又有许多细微的差别。

1.出血

鼻炎所导致的鼻涕中带血,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擤鼻涕时太过用力,导致鼻子周围的毛细血管出现破裂出血,这些血液粘到了鼻涕里。鼻炎的出血量很少,而且很快就能止住,且血涕没什么异味。

不过鼻咽癌虽然早期出血也不多,但是鼻涕中会有明显的血丝甚至脓血,并且有时会直接出现血液从鼻涕中摘出的情况,而且会有一种难闻的臭味

另外,鼻咽癌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鼻涕中带的血液会越来越多,并且气味会越来越难闻。而且鼻咽癌患者会出现回吸涕出血,就是鼻涕吸回喉咙时,会感受到十分强烈的血腥味。

文章图片3

2.鼻塞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鼻塞了。

鼻炎的鼻塞是间断性的,如果通过改变卧位方式、服药、贴鼻贴等手段强制通气,会出现改善的现象。然而鼻咽癌的鼻塞是因为癌症部位,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鼻塞,不会因为部分简单的治疗手段而得到缓解。

起初鼻咽癌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一侧机械性鼻塞,而随着癌肿不断扩大,则会慢慢的变为两侧鼻孔都无法正常通气。所以如果鼻炎患者鼻塞情况加剧,长期不通气且治疗手段无用的时候,就需要多加注意了。

此外,两者还有一个典型区别就是癌症是会扩散和侵袭别的部位。

鼻炎只是鼻腔黏膜下的一种良性炎症,单纯的鼻炎患者一般只是会出现鼻部的不适,不会涉连面部其它部位。鼻咽癌不同,随着癌细胞不断扩散,很可能会引起其它部位的病变,所以鼻咽癌也有不同于鼻炎的典型症状。

文章图片4

其一、侵袭面部其它部位

比如说:癌变会侵犯颜面部的骨、神经、血管等,这会导致患者持续性的一侧头疼

此外,鼻咽癌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耳朵上的问题,比如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这是因为病灶发生在鼻咽侧壁或者咽鼓管口时,肿瘤会压迫咽鼓管可引起单侧性耳鸣或者听力下降。

自然,肿瘤也会向颅内蔓延,压迫视神经组织,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面部麻木、看东西模糊、斜视等。当然一些鼻咽癌的患者原发病灶就是在眼部,通过癌变不断扩散到鼻腔。

文章图片5

其二、吞咽困难

由于面部神经复杂,所以癌症一旦扩散,很可能同时压迫多条神经通路,造成多根神经无法正常工作。比如:鼻咽癌在中期扩大之后,会同时压迫舌咽神经、舌下神经、迷走、副神经,这会致使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带麻木和舌头萎缩偏移,造成一系列口腔疾病。

此外,癌细胞转移首选部位多是病灶周围的淋巴结,鼻咽癌亦是,最先转移部位都是颈部的淋巴结,会造成颈部明显突出一块。

文章图片6

3.其他部位转移

当然,癌细胞的转移往往都是全身性的,鼻咽癌自然也不例外。对于中晚期的患者来说,癌细胞会侵犯肺、肝、骨等组织,导致患者骨顽固性疼痛、胸痛并伴有血痰、肝部明显肿大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警惕癌转移了。

对于老高来说,他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才造成了癌症早期没有发现。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尤其是对于常年鼻炎的患者,更是要定期做相关筛查,避免把鼻咽癌和鼻炎搞混,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鼻咽癌的发生到底和什么相关呢?得了鼻咽癌又该怎么办呢?

文章图片7

病因不明?不必惊慌,鼻咽癌预后效果较好

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我们目前对于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并不太明朗,不过临床上大致认为是由这几点原因造成的。

一是鼻咽癌会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在临床中所见到的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二是种族易感性。据不完全统计,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

和前面两种危险因素相比,有一种因素危险程度可能更高,即:一种名为EB的病毒。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唾沫等途径进入到人的口腔内,感染上皮细胞和B细胞,引发以鼻咽癌为主的多种疾病。

其中B细胞是我们体内白细胞的一种,而白细胞又是构成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EB病毒主要是通过干扰免疫细胞的凋亡来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

文章图片8

不过EB病毒并不是单一的感染因素,经不完全统计,全球95%左右的人都存在一定的无症状EB感染,但是鼻咽癌的整体发病率却很低。这也提示我们,鼻咽癌发病过程中不止是单纯因为病毒感染,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例:饮食?

据我们统计,鼻咽癌患者中非常大的一部分是在我国华南等地以及东南亚地区。这也给了科学家一些提示,这些地区饮食习惯里普遍存在着相同的地方,就是喜欢吃咸鱼等腌制食品

这些食品里存在着大量的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等物质,这些物质被认为是致癌因素的一种。此外,我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的鼻咽癌统计报告中显示,鼻咽癌患者中多数都有食用咸鱼等腌制海鲜或者鱼类的习惯。这表明了食用咸鱼等食物会导致鼻咽癌的患病几率提高。

老高作为渔民,自然经常食用这一类的食物,所以很可能这就是病因之一。另外,研究亦发现,抽烟、饮酒、经常接触木屑、棉尘等都会提高该病的发病率。

文章图片9

确定了诊断,老高自然就进入了治疗阶段。

目前对于鼻咽癌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放疗,其次是化疗,由于病灶部位相对特殊,一般不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不管是哪种治疗方式,有根据病人自身的健康情况、癌症的扩散程度等诸多因素分为很多种。

不过,鼻咽癌终归是癌症,我们对于癌症的治疗原则永远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统计显示,早期鼻咽癌预后五年以上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而晚期的存活率只有9%左右。

这也告诉我们,如果同时出现前文所说的多种明显不适,我们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当然,由于鼻咽癌位置隐蔽,不易早期发现,加之癌灶紧邻颅底,周围存在大量神经、血管, 可出现的症状很多,无特异性,所以很多鼻咽癌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因此要积极预防,以期待降低发病率!

文章图片10

如何预防?三个方面,记住了没坏处

上文所说,鼻咽癌会出现同家族垂直遗传的倾向,所以如果直系亲属内有过鼻咽癌的病史,后代应格外小心。如果这类人群出现长期鼻塞,鼻涕带血丝,头疼,耳鸣等多种异常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医。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很有必要。

大量研究表明,水果、蔬菜尤其是新鲜的对预防鼻咽癌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深绿色、红色和黄色的蔬菜和富含维C的柑橘类水果,更是能够有效降低鼻咽癌发病率。这是因为蔬果中含有比如纤维素、各类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等各种营养物质,这些成分能够有效抑制EB病毒。

此外,长期大量食用咸鱼等腌制海鲜、腌制肉类会明显增加鼻咽癌的风险。所以我们平时要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对于南方或者海边的朋友。

文章图片11

虽然目前我们并未完全搞清楚吸烟饮酒和鼻咽癌之间的联系,但是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长期抽烟和饮酒的人群患鼻咽癌的几率会更大。

这是因为香烟中本来就含有许多类似于尼古丁这样的致癌因子,长期抽烟会导致多种癌症的患病率都会显著提高。而大量饮酒会改变细胞内DNA的序列方式,长此以往也会导致细胞癌变。不管是预防哪种癌症,抽烟喝酒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部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化工产品中含有多环芳胫等很多致癌元素,所以我们要减少接触这一类的物品,包括木屑、甲醛、各种各样的燃烧物等。

此外,部分中医药膳也有预防鼻咽癌的功效,如百合西洋参茶、黄芪炖鸭子、党参炖鸡、百合莲子银耳粥等等。

文章图片12

写在最后

癌症的预防尤其重要。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环境、少抽烟、少喝酒是预防癌症的常规手段!

因为鼻咽癌在颜面部,非常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面对鼻塞和鼻涕带血等不适症状,不要直接想当然哦,尽早就医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家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癌症防治杂

2.吕昀鸿,林爱华.鼻咽癌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统计

3.易俊林,高黎,黄晓东,李素艳,罗京伟,徐国镇,肖建平,蔡伟明.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