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议八字命学发展史

 国学杨森 2023-05-08 发布于海南

此文发表于2019-03-12,曾一直在新浪博客和微博置顶。
古代天文学家发现,人的出生时间表示人在宇宙空间中所处的一个具体位置,而宇宙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用一张五行图谱加以表示,于是他们尝试把宇宙的这张五行图谱运用到人类身上,研究结果发现,二者竟然完全一致,于是诞生了著名的“天人合一”理论,这一重大理论成了后来八字命学的基石。
最早尝试用年月日时四柱勾画五行图谱并用于计算人的命运的是李虚中。
《三命通会·论年月日时》:"唐李虚中独以日干为主,却以年月时合看生克制化,旺相休囚,取立格局。此发前贤所未发,故今术家宗之。"《渊海子平·论日为主》:"予尝观唐书所载,有李虚中者,取人所生年月日时干支生克,论命之贵贱寿夭之说,已详之矣!"这两部典籍明确的记载八字算命术是源于李虚中。可见李虚中是八字算命的首创者,是他首次把人的出生时间与人的命运相联系,让八字算命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
如果我们把八字命学喻为一条巨龙,李虚中的贡献主要是为这条巨龙的建造铺好了龙骨。
到了宋代出现了伟大的里程碑式的命学家,他就是徐子平。
徐子平在李虚中的基础上,抛弃了之前算命时使用的神煞纳音和奇异格局等论命方法,改四柱以日干为中心,旺衰平衡为根本,首创以五行生克制化为主要计算方法的体系,终于使命学彻底走出神秘并驶入科学的快车道。子平命学的核心内容重点体现在明代万民英汇编的《三命通会》的卷四这部分里。
如果我们把八字命学喻为一条巨龙,徐子平的贡献就是在李虚中铺好的龙骨上造出了这条巨龙。
为什么以子平理论为核心的《三命通会》自清代以后却与学者们渐行渐远?
人们发现子平理论虽系统完整,但总感有些中看不中用,似乎缺少了点儿什么?
缺少了点儿什么?
原来子平命学这条巨龙就差了点晴之笔!
清乾隆年出了第三个伟大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就是任铁樵。
任铁樵为《命律预言真解》(又名《滴天髓》)做注释,完成画龙点晴之作,书中目录所列的63项内容,虽文字十分简洁,却全是点晴之笔,有了它,命学这条巨龙顿时有了神韵 ---- 龙活了!
任铁樵为《滴天髓》附上五百余命例解析,首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风,使命学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历史从不乏聪明人,他们很快发现《滴天髓》是个宝,于是弃《三命通会》直取《滴天髓》。
结果怎么样?
竟无一人成功!
为什么会是这样?
失败原因很简单:龙无晴不活,可是若只有晴,还是龙吗?原来龙和晴二者缺一不可!
《三命通会》卷四的核心功能是教人学会察五行气数(注:见我写的博文《什么是察气数?》),只有先把五行的气数查准了,才能定日主衰旺,才能定命格和用神。《滴天髓》无教人察气数的详细内容,仅凭书中查五行衰旺的只言片语,完全无法定日主衰旺,不知日主衰旺,《滴天髓》的内容全都成了摆设!
历十年分别啃下《三命通会》和《滴天髓》后,我发现:
1、《滴天髓》之于《三命通会》是画龙点晴,而《三命通会》之于《滴天髓》是让灵魂附体。
2、《三命通会》说得好听点儿叫命学大百科,说得难听点儿叫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大杂烩。万民英仅仅是一个命学知识收集整理的汇编者,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命学家!难怪《三命通会》让很多人越看越糊涂!
3、《三命通会》精华部分主要在卷四,其次在卷五、十、十一和十二。八字的头道门槛就是卷四,必须先攻下卷四,拿下卷四后攻《滴天髓》,攻下《滴天髓》后再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攻数千个古今可查可验的命例,完成把书本知识变成实践经验的破茧化蝶的过程,因为命师为客户批八字使用的是经验,而不是命理。
我的研究成果是:
1、学会批八字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三命通会.卷四》+《滴天髓》+从解析数千可查验的命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 八字入门。
2、批八字使用的工具不是书本命理,而是来自实践的经验。命师的大部分经验不是来自个人的直接经验,而是间接地来自前人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总之,没有书本知识就无法去实践,没有实践就无法获得经验,没有实践经验等于什么都不会!
我的贡献是:
1、古人的贡献是创立了命学,我的贡献是发现了学会它的正确方法,运用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解析了三千余可查可验的命例,给后学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如果说前人的贡献是造好了八字这条大船并成功下水,我的贡献是发现了驾驶它的具体方法,使之出海远洋成为可能。
2、发表了百余例可查可验的名人大事预言应验文章,此举前无古人,足以使后学者坚定走正确道路的信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展望未来,只有让更多的有志之士掌握八字命学,命学这条巨龙才能腾空而起!中华文化才能在全世界大放异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