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萦古镇 情洒黄姚

 pengxq书斋 2023-03-17 发布于广东

梦萦古镇   情洒黄姚

     不知你听说过“黄姚”没有?呵,可别以为我是在同你谈论《百家姓》,我所说的那是一个邮票中的黄姚”、一个“影视剧中的黄姚”、一个“大自然中的黄姚”。“黄姚”,就是黄姚古镇(Huang  Yao  Ancient  Town),这是我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一,号称中国第一风水古镇。欲想打卡黄姚,就让我们走进黄姚。

  

  

       走进黄姚,缘于我的“古镇情结”。我所居住的佛山,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镇”之一。因而,对于古镇,似乎我总有一种畅游古镇的特殊偏好。

       癸卯年春节过后不久,2月1日,中午12:36我偕老伴随孙女她爸(以下简称“她爸“)和孙女一行四人自驾游桂林,在路途中,于下午16:23,到达黄姚古镇。拟在古镇住上一宿, 同时观光旅游。


  

    

        她爸在古镇游客中心询问有关事宜,打听到古镇里没法停车、进入古镇需要购买门票,所以,我们让座驾“路虎”在古镇附近的“酒壶山宾馆”停车场休憩。接着再到售票处购买他爸和孙女的2张门票,我们老俩口是凭老年证免票。

  


    

    

        古镇入口外的广场,蕴含近代的红色基因,左边是钱兴烈士塑像、右前方是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左前方靠近入口的是古戏台,向我们展示着古代淳朴厚重的风韵。我们驻足 凝望了一会,仿佛听到古代戏台演奏的的锣鼓丝弦声音。转身向前,入口大门上的“黄姚”两个大字,好像微笑地看着我们。

       今天,我们来了,黄姚!




   

古戏台  

前柱    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瘦焉哉仍须功以心思。

后柱    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庆清平乐,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


 


        进入古镇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颗大榕树。因其根部,状如龙爪,故名“龙爪榕”。龙爪榕,盘根错节,纵横交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很像一把大伞,呵护着古镇的山山水水,村落民居;又像一双粗壮的大手,欲亲热地拥抱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据说树龄已有850多年了。这里,还曾是电影《夺宝奇兵》拍摄的外景地。


佐龙桥畔龙爪榕,撑起古镇一片天。


       我们入住的是一家砖木混建的、蕴含淳厚民风、文化情调的客栈。共有三层。我们住在顶层。是供整个家庭居住的两个套间,干净整洁,宽敞舒适,品茗休闲,开门见山。就餐酒店,美味佳肴,饮食农庄,风味小吃。米粉、豆豉总在其中。据说,黄姚豆豉,曾是皇宫贡品,还曾获得过国际大奖。


  

  




夜幕下静谧 的黄姚



傍晚时分偶尔有三两枝美丽的烟花神游天穹

 


开门见山  阳台观景



  告别客栈,再见了,黄姚!

  

       古镇众多桥中,最副盛名的当数“带龙桥”。这是黄姚古镇桥梁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因其引得真武山的龙气带入古镇鲤鱼街而获“带龙桥”美名。它是古镇祭祀神明的必经之地,是游客演绎龙桥梦的热闹地方。我们去的时候,人潮涌动,气氛热烈,还见到那里放烟花的情景。兴趣上来,她爸带着孙女也入乡随俗,买了几束烟花高高兴兴地在那里放了起来。据说,这里曾是获奖电影《面纱》的取景地。


带龙桥  左侧前方台阶门洞处是新兴街


          带龙桥  左侧龙畔街有“黄姚古镇第一楼”之称的龙楼饭庄和其旁的见龙祠、见龙亭。


走进方寸带龙桥, 拱拥黄姚半轮月。

 


       明清建筑,依山傍水,靠山就势。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庭院石阶。向游人们展示着千年古镇的风情神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司马第》莫属。这是一家在清朝官居司马的、气派非凡的莫姓大户。房屋盖在递进式的几级台阶上,寓意“步步高升”。黄姚古镇的“司马第 ”建筑,是古镇民居的缩影。身旁为著名的民宅莫家大院。


司马第

                司马第  位于带龙桥东端龙畔街,房门门额上挂有一块《司马第 》字样的牌匾。



  莫家大院  

   莫家大院  著名民宅,与司马第为邻。


     莫家大院    珠水横襟无限碧,武锋隔岸有余青。

       黄姚古镇民居各有风采。当我们转悠到一处民宅时,只见门口挂一木牌,写有“游客止步”字样,我不免好奇,遂抬头一望,砖砌门洞正上方,一块匾额上的“随园”两字,着实让我惊诧不已,这不就是清代随园主人袁枚的“随园”吗 ?随园,随缘,随遇而安。能给民居取名“随园”,足见其主人当具一定的文化底蕴啊!为此,游罢归来,有感而发,便撰写了一篇“《随园》随谈”原创游记散文,发表在《个人图书馆》文库网站,这是后话,就不在此处赘述了。

  

        古镇泉水,古井颇多,但以“仙人古井”最为著名。这里传说着“七仙女下凡,嬉戏古井”的故事。因而井水成了神仙水。人们便争相饮用。古井形状别具一格,不是人们通常司空见惯的那种园形,而是方形。泉水清澈明亮,古井的泉水常年喷涌而出,始终不涸。

  


  

 

       在古镇龙麟台酒店门口,挂着一副对联: 是风皆入座,有月即登台。就我所知,这副对联是借用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李渔题“南京芥子园月榭”的对联,或者是借用清代武将岳钟琪于扬州乐善庵“赠蜀僧大岩 ”的对联。对联全文是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据我愚见,酒店借用的对联与原对联相对应的文字 先后顺序对换了一下,将“是风皆入座“作为上联,将“有月即登台“作为下联,这是有意为之的,是很有讲究的 。因为,按对联规律,上联必须仄声字收尾,下联必须平声字收尾。所以,酒店借用的对联,让上联仄声字“座”收尾(原上联尾字是仄声字“夏”),让下联平声字“台”收尾(原下联尾字是平声字“西”),上下联对仗就十分工整,完全符合了对联规律。酒店用心之良苦,可以窥见一斑。在酒店用餐前,我随手从 酒店的书架上抽取了一本《吴承恩年谱》浏览, 在古镇文化芬芳的气息中,偷得浮生几分闲,悠闲自得地翻看了一下,从中大致获悉了《西记》写作细节的过程和有关《西记》作者究竟是谁的争论纪事。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用餐后, 登攀石阶,拾级而上,来到酒店内最高处的天台,放眼俯瞰黄姚古镇全景


龙麟台   是风皆入座,有月即登台。

  

  



  




       黄姚古镇,位于漓江下游,是粤、桂、湘三省交界之处,广西贺州昭平县的东北部。在中国的古镇当中,揽阆苑仙境,聚天下风水。既有别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共有的景观,又有其“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特有的景观;既有“群峰环抱,碧水缭绕,溶洞幽深,古树参天”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又有“寺观祠庙,亭台楼阁,楹联匾额以及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九曲十八弯的丁字街”明清建筑的人文景观。黄姚古镇的建筑群,居住、防卫两相宜。门楼、闸门比比皆是。素有诗联之乡的黄姚对联,精彩纷呈,摭拾无数。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置身古镇,白昼动人,夜晚迷人。眼睛凝望着斑驳疏影的古砖墙,步履亲吻着曲径幽深的青石板,顿生一种醇香厚重的感受,怀旧思古的情调 ,整个古镇布局别有风韵,八条街道,九个巷陌,连接贯通,交相融合,巧妙地组成九宫八卦的奇异别致的布局。

       千年以来,黄姚古镇山水竞秀争荣,商铺、客栈、民居建筑浑然一体。从来没有人为的刻意修饰,也没有仿古的矫柔造作,是中国古镇中最为完整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活古镇。这是一座天然诗画般的“小家碧玉”的“小桂林”,是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古色古香”的“梦境家园”。


   

 亦孔之固

                                           亦孔之固,位于安乐街寺观巷东端。

                   亦孔之固,寓意寨门防御,一孔之大,固若金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珠水横襟无限碧,武峰隔岸有余庆。


东门楼

 

东门楼,位于中兴街东端,雄伟壮观,浩气凌云。在四大门楼中,防御体系最强,保存亦最为完整。

      川达三江 直绕遇珠海 姚溪雄吞西域,楼成五凤 特耸出螺峰 文峡关键东门。


     明月照山间 月移山影行仍住,清风飘云际 风送云踪去复来。


永安门

                                         永安门,在龙畔街与安乐街的交界处。

                                          前联   永作中流砥柱,安康盛世机关。

                                       后联   永怀乐土人归市,安不忘危夜闭关。


佐龙祠  佐龙亭

龙祠  佐龙亭    位于安乐街宝珠巷西南,祠亭相连。

此地有碧流黄石,其间皆翠绕珠围。

牌匾   惟尔有神


  乾坤风月无双价,廊庙山林一等人。

 


佐龙桥上的佐龙祠 、佐龙亭

前联  傍水四围山蕴藉,洞天一品石玲珑。

后联  佐起文明新运会,龙扶搏厚铁山河。


见龙祠  见龙亭


见龙祠 、见龙亭    位于带龙桥左侧。

据民间传说,远古时期,神龙曾降临黄姚古镇,为纪念这一盛事,期望神龙永驻,便修建见龙祠、见龙亭,以祭祀神明,祈福古镇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右联   坐久不知红日到,闲来偏笑白云忙。

                                        左联  画影诗情山色里,天光云影水声中。


  前联  拓开四壁凭看石,闲对中流为听泉。

 横批  山水清音

     后联  见隐显微一甲咸蒙保障,龙蟠虎踞千古共仰英灵。

 横批  泽遍粉扮


兴宁庙   真武亭

兴宁庙   真武亭     位于龙畔街,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于清乾隆年间。供奉真武大帝。

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神仙。

牌匾   且坐喫茶 

(黄姚古镇牌匾“且坐喫茶 ”,系清代举人林作楫所题。 现已收入《中华名匾》)

··

                                          山峙水停鱼鼓浪,春华秋实鸟争鸣。


                                              帝阙万年垂保障,仙山千古仰声灵。  

  



新兴街  

   

  新兴街 ,位于带龙桥东端 。 


 山骨水腋有余秀,清风明月无尽藏。




  


  

  



  


  





   

       黄姚古镇,曾经是一本遗落在书架上的诗集,一个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美女。其之所以能声名鹊起,远扬国内外,还得益于近代名人和现代文人以及网络媒体。

       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何香凝、科普作家高士其以及如欧阳予倩、张锡昌、千家驹 等一批文化名人,因战乱避祸和坚持抗日活动居住在黄姚古镇。高士其还为古镇留下了珍贵的纪念品。即其所作的《别了,黄姚!》,在这首诗中。他声情并茂地把黄姚比喻为“避乱时的保姆”、“患难中的朋友”、“乱世间的爱人”。现代还有不少作家走进黄姚,采风黄姚。王剑平的《时光里黄姚》散文作品留在了古镇山墙上。黄姚古镇也是内陆和香港的一些影视作品拍摄的取景地。在这里,不得不提一笔的是,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作者覃妮娜的一篇名为《黄姚古镇:喀斯特峰林里遗落的千年诗集》文章,深情赞誉黄姚古镇,一时名震遐迩,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从此,黄姚古镇,让天下世人耳熟能详,令天下游客心驰神往。


  


  

       穿越时代的变迁,经历风雨的洗礼。古镇的山墙,记录着曾经的历史,散放着文化的气息。有民国时期的商业广告、有作家王剑平的《时光里黄姚》散文作品、有画家风土人情的壁画、还有特殊年代的语录。





  

       黄姚古镇,群山环抱,绿水绕行。开疆于秦汉,发祥于宋朝,鼎盛于清代。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获得 过多项荣誉。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入选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景区;2016年5月19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中国古镇》邮票,黄姚古镇走进《方寸天地》;2019年5月,在山西举行的全国古村镇大会上,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镇中,黄姚古镇以得票高分排行第三名。坊间以方位口碑相传有名的“四大古镇”是“南黄姚,北平遥,东周庄(或乌镇),西凤凰”;在央视推荐的32个“乡愁古村镇”中,黄姚古镇荣登榜上;在我国向外国人推荐的50个景点时,黄姚古镇位列其中。2022年7月,黄姚古镇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古人有云: 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怀古镇情结,走进黄姚;抒梦萦古镇,情洒黄姚。2月2日,中午12:05,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黄姚古镇。枣红色的“路虎”继续担负着旅游的使命,载着我们一行四人,向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方向奔驰而去。

       再见了,黄姚!


《pengxq书斋》主人     彭学强    

2023-3-10 初稿       2023-3-16  完稿  

岭南 佛山 南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