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本科教育教学中“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策略

 渐华 2023-03-17 发布于山东

职业本科教育教学中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不是内容的互相补充,更不是表层的、形式化的交叉融合,而是一项重大教育改革。它涉及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就业观念的彻底转变,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职业教育体系,是采取新的办学思路、新的教学方式,考虑未来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突出新体系的综合性、发展性和前瞻性。

一、发展性学术教育

发展性学术教育也是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在实际生活、工作情境中应用抽象概念或理论知识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为学生潜能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充分的就业选择创造、提供多方面的条件。

二、课程的融合

课程融合是职业本科教育教学中“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关键策略,主要包括双元制课程、项目化课程和模块化课程。

叶松令指出,职业本科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倡导整合性的课程观,基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课程观的结合、理论实践的结合、知行的结合,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特别强调技术的方向性。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可以将它们合理配置、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强化。

课程融合要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二重性,以职业人格发展为基础,契合产业专业需求,统筹考虑知识、能力、素养等多元层面,从岗位工作的需要出发,以技术活动为中心,将相关的学术知识和职业知识、学术经验和职业经验、学术活动和职业活动整合到课程框架中,形成新形式的综合课程。设定课程目标时不仅要认识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阶段性,还要充分了解应用型人才的一线工作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还要注重掌握工作过程性知识、养成实践能力。

职业本科融合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切实将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二是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三是切实以掌握工作过程性知识和养成实践能力为课程的价值取向;四是切实将工作任务和技术活动作为主线设计课程的技术路线。

为了解决“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造性”之间、“有限的学制”与“众多课程”之间的矛盾,将相关的学术类课程、职业类课程和基础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不能将课程生硬地合并,而应是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粗暴地将课程合并只会让人感到“课程变得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碎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对于学术类的专业课,应注意拓展专业知识领域,对本专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要具有系统性,理论不要求太深,但涉及面要广,并在教学内容上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将相关的工程实例融入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培养和训练其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对于职业类专业课,不仅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还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明白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理论性课程和实训课程就不至于脱节,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元制课程典型地体现了课程融合的特征,它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于一体,属于多元性融合课程。双元制的专业课设置,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工具性知识、应用性知识这三重视角下审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将其中的科学课程知识吸纳进来,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专业课,强化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养。

项目化课程是又一种类型的融合课程,它从系统化工作过程出发,根据工作需要整合包括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素养知识在内的各种学术性和职业性知识,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其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处理复杂工作世界当中的问题。

模块式课程作为目前常见的一种融合课程类型,它从不同维度融合了工作所需要的学术性知识和职业性知识,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在课程体系中,具有理论实践的统一性、职业集群的共有性以及职业方向的选择性等特点。在这一理念下设置的项目课程,也是基于工作过程本位组合不同类型的知识,形成各类课程模块,从而建构起一体化的综合课程体系,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的融合

教学内容上“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主要体现为将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相融合。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技术所包含的知识,二是关于技术本身的知识。前者包括产品的设计、制作的工艺、作业的程序、材料的加工、工具的使用、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检测等;后者包括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展规律、技术的管理以及技术的决策等。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构建的、隐含在工作情境中的知识,如在工作场所中应用的经验、体会或心得、技巧、手艺或诀窍等。

“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将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融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它是从工作内容、方法、过程、要求,到劳动组织及劳动工具等各方面对某一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找出能够满足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对这两类知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加以组织,确保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能够实现有效衔接。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有效方法,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实际或模拟的职业环境,安排相应的职业活动,组织学生在体验和参与、总结和反思中发现问题和困难,并进行探讨,加以解决,最终获得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达成积累职业知识与经验和提高职业技能的目标。

四、教师协作融合

学术课程教师与职业课程教师之间只有建立协作机制,增强“融合”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要采取教学互助、课堂互换及团队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有效融合。

职业本科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是传统意义的懂理论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本科教育的需要,职业本科教育的教师必须成为新式的有学术知识有职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因此,要加强教师在素养提升方面的培养与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