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藏记(十七):拉萨,下次再来看你

 二班毛豆 2023-03-18 发布于广东

药王山公园金牦牛雕像

姐姐又点了一客酸奶蛋糕,很快又share了。不能再点了,拍完布宫要去吃饭了。三人呷着酸奶,沉浸在周遭的氛围中,酸奶坊铺天盖地的字条,仿佛红尘万丈浓缩于此,令人感慨万千。

“去对面广场吧,不早了,看完去吃饭。”三人起身往外走去。屋外阳光灼热而明亮,似乎将我们一下从树洞拉回现实。

过了马路就是药王山公园,公园广场有两只金色牦牛雕像,十分传神。一只昂首眺望布达拉宫,一只回首凝视药王山,名“高原之宝”。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半山腰有观景台,是观看布达拉宫的最好位置。药王山是西藏圣山之一,是藏医的发源地。顶上的山崖传说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山上有个查拉鲁普石窟庙,开凿于松赞干布时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石窟廊道的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其中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药王山还有一座千佛崖,崖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上千个佛像,十分壮观。

山上有一座石板垒砌的佛塔,石板上刻的是大藏经《甘珠尔》。这个石板刻有点来历,这是一个朝拜者道登达娃所刻。

道登达娃四十岁时带着全家从青海玉树磕长头去拉萨朝圣,当时女儿不到二十。途中,道登达娃的小儿子出生了,他女儿也生下了儿子。两年后,道登达娃一家人终于到达拉萨,全家人决定留下。道登达娃说:“我哪里都不去了,我要在药王山修个塔。”整整十年,道登达娃每逢吉日都风雨无阻地坐在药王山下,为修建佛塔托钵化缘。每位来此的善男信女,哪怕一分一角都恭敬地给他。十年后,恢弘的大藏经《甘珠尔》佛塔得以伫立于此。

布达拉宫 (2023.1.29.16:18分摄)

药王山与广场之间设了进广场的检查点。轮到我们时,说陈同学带的酒不能进,但可以寄存,七点半之前必须来取。一看时间16:18分,还有一个多小时,来得及。

广场上人很多,想拍布达拉宫全景,除了药王山观景台,这里就是最好的位置。远处的布达拉宫像一朵盛开在红山顶上的莲花,美丽而圣洁,真是来多少次都看不够。而宫里的珍贵史料,至今也没有全部发掘。

2019年曾看过央视报道《守护布达拉宫千年珍宝》。说国家将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工作。将对布达拉宫珍藏的4万多函古籍,包括佛教经典、医药学、史学、戏剧、各种志书目录等进行普查、整理、登记及维护,预计将花费十年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这其中包括具有极高文物和文献价值的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贝叶经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贝叶经源于古印度,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布达拉宫的珍贵史料,不久将公布于世。

一个民族的文化深层次的传承就是依靠古籍文献。《论语·八佾第三》第九章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夏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它后代的杞国就不足以证明;殷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它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是因为杞国、宋国的文献不足啊!如果文献充足,我就能作证明了。”

文献的翔实周全对后人了解历史特别重要,史料典籍对当时的文化制度、社会风貌记载得越详细,历史的真相就越清晰。其实,普通人记录的生活更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平凡之躯,书写世界的参差,就是我们普通人用文字记录的意义。

在广场逛了一会儿,陈同学说去取酒,我与姐姐沿湖往出口方向走。碰面后,沿北京中路继续去八廓街安多诺增藏餐馆。

十几个青年喇嘛从身旁走过,帅气阳光,一路说笑,见路边摊卖烤串,有几个便停下来选吃的,其余的继续往前。他们除了身上的僧袍,与学校的学生别无二致。以前见到喇嘛,像见到另一世界的人,在西藏呆得久了,觉得喇嘛与我们也没什么不同,不过是换了一身僧袍而已。

的小喇嘛

安多诺增餐馆依然人多,等我们找到最后的一席之位,餐馆也客满了。点了酥油茶、酥油烤蘑菇、手抓羊排、莲花盛开、清炒莴笋等。陈同学倒上酒,拉萨最后的晚餐,定要吃好喝好。

自来到拉萨,我的高反就消失了,这两天顿顿喝酒,也没一点问题,就是这么神奇。

酥油烤蘑菇

手抓羊排

莲花盛开

酥油烤蘑菇,这是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的菜,味道像西餐,香菇如同黄油煎出,非常香,每朵小香菇上洒了一撮青稞粉,清香软糯,风味独特。手抓羊排自然没得说高原的羊肉,鲜嫩无膻。

最特别的当属莲花盛开。一盘土豆烧牦牛肉,配以洋葱、彩椒,上面撒上白芝麻,锅底垫了切瓣的烤饼,散开一周,貌似莲花瓣。这道菜美味香浓,尤其是烤饼,上面松软,底下薄薄一层浸了菜汁油,又酥又脆,实在太香了。

广东有个特色美食,腊味煲仔饭,最好吃的部分锅底浸了腊油的巴。这道莲花盛开的烤饼,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日即离开拉萨继续前行,今夜以美酒美味就此别过。拉萨,下次再来看你。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进藏记(十六):酸奶坊留爪

视频推荐:再到拉萨

跬步之行:00:5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