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天发神谶碑》金石存.十卷.吳玉搢編.清乾隆.李調元校刻版及其它拓本和解读

 圆视阿域 2023-03-18 发布于天津

宋拓吴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又称“天玺纪功碑”,俗称三段碑,立于天玺元年(276),旧在江苏江宁尊经阁,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故原石拓本流传极罕。清代阮元、端方曾翻刻此碑,仅得其貌似。

此碑历来颇受书家珍爱,与西岳华山碑同为稀世之珍,张廷济称其“雄奇变化,沉着劲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品”。后世篆刻家如赵之谦、齐白石等受其启发,取此碑笔意入印,开创出雄浑古穆、大刀阔斧的风格,影响至深。

《金石存》十卷.吴玉搢 (1699-1774)编,清乾隆年间李调元校刻版,《吴天发神谶碑》拓本一。

金石存十卷.吴玉搢 (1699-1774)编清乾隆年间李调元校刻版,《吴天发神谶碑》拓本耳二。

金石存十卷.吴玉搢 (1699-1774)编清乾隆年间李调元校刻版,对《吴天发神谶碑》拓本解读一。

金石存十卷.吴玉搢 (1699-1774)编清乾隆年间李调元校刻版,对《吴天发神谶碑》拓本解读二。

天發神讖碑釋文》·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國朝周在浚撰。在浚字雪客,祥符人。流寓江寧。是碑本在江甯城南之岩山,後在天禧寺門外。至宋,胡宗愈移置轉運司後圃,元楊益又移置府學中。一名三段碑,吳天璽元年刻石。黃伯思以為皇象書,或以為蘇建,其字怪偉,兼以碑斷裂,頗難辨識。在浚合其石,貫以钜鐵,重為釋文,而以諸家題跋附之。考《吳志》及許嵩《建康實錄》,皆謂天璽元年吳郡言,臨平湖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寸,廣四寸,刻上作皇帝字,於是改元天璽,立石刻於岩山紀功德,即此碑也。而趙明誠《金石錄》載《天發神讖碑》,乃謂天璽元年秋八月,鄱陽言,曆陽石理成字,凡二十,明年改元大赦,以協石文。今此碑乃在金陵,莫可考究。不知《吳志》載秋八月獲石曆陽,在獲石臨平湖之後,別自一事,明誠誤以此碑當之,宜其牴牾。又歐陽修《集古錄》載吳《國山碑》,謂孫皓天冊元年禪於國山,改元天璽。考《吳志》吳既改元天璽之後,又於吳興陽羨山獲石長十餘丈,名曰石寶,遂禪於國山,明年改元天紀。其事亦在此碑之後。故《金石錄》既載《天發神讖碑》,又載吳《國山碑》。修誤合為一,亦未考也。此書前列斷碑殘字,後列金石輿地之書有可考證者,凡數十條。而《金石》、《集古》二錄獨不見采,殆以其舛異不取歟?所列碑中殘文,較《金石錄》多一百七十七字。蓋明誠所據乃不完之拓本,而在浚則親至其地勘驗原石也。

《全三國文》卷75载文如下:

天發神讖碑

  上天帝言天□□□□□□□□□□□步虧,日月下闕帝曰大吳一□萬方甲午丙日□□□才仁中珪,予□人元示虧,山川下闕

天發神讖文

  天璽元年{木氽},月己酉朔十四日壬□□□武中郎將丹陽□□□□□□□□□□然發刻廣省□乃是天讖廣多□未解解者十二字以{木氽},月廿三日遣□□解文字令史建忠中郎將會稽陳治□□□解十三字治復有□未解以八月一日詔遣中書郎行大將軍裨將軍關內侯九江費𡧈,行視更得□二字合五十漆,字𡧈,與西部校尉姜□□絡典校皋儀備□梅允章咸李楷賀□吳寵建業丞許□尉番約等十二人吏從并共觀,視深甄歷□永歸大吳上天宣命昭太平文字炳良,天□在諸石上故就□□□□刊銘敷垂億。下闕

  蘭臺東觀令□□□□□□□吳郡□□巧工九江朱□□□□□□□江東□□功東海夏侯下缺。碑本,案:許嵩《建康實錄》注:《戚光集》、《慶績志》、《明一統志》引《吳錄》并云:「其文東觀令華覈作。」今考《吳志·華覈傳》,天冊元年以微譴免,數歲卒,此碑立于天璽元年,則東觀令非華覈也。朱彝尊亦言未可遽信,故編入闕名類。

扫码可在线阅读超清原版古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