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82李唯佳:教师衣着是否应该统一规范

 高教课堂研讨 2023-03-18 发布于江苏

      教师衣着是否应该统一规范?这个问题不仅令人们好奇,也希望得到官方及学术界的解释与答复。下文从“提议”“意义”“功能”“问题”“后果”五个方面,具体探讨教师衣着是否应该统一规范。

问题的缘起:

人大代表的提议及后续答复

      今年二月,我在刷新闻时,看到辽宁丹东市教育局公开了一则对人大代表《关于加强教师着装仪容的建议》,其中对于代表建议统一教师着装给出的回复是:是未来趋势,将先行试点。由此引出了我对是否需要规范老师穿着打扮的思考。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教师的衣着进行统一规范(如统一穿制服等),只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了“为人师表,衣着得体,举止文明”的要求。“得体”一词规范没有那么明确,确实有小部分教师存在仪容仪表方面的问题,但我们是否该走上统一教师衣着的道路?

积极的意义:

强化角色意识形成自我约束

      就统一着装的合理性而言,它有助于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约束,有利于优化教师的职业形象,毕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师表,要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当前国家规定统一穿制服的包括十三类人员,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部队武警、各种场域的干警、法院检察院各类专职人员、海关场域专业人员、农林及卫生部门检疫等专职人员、工商税务等专职人员等。这些特殊行业要求统一着装,在强化角色意识、形成自我约束、优化职业形象等方面同样有积极意义。

有限的功能:

外在着装的自律功能很微弱

      但着装只是教师规范的一部分,它无法决定教师的好坏,专业与否。因此在着装问题上我们需要警惕本末倒置,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教书育人,评价一个“好教师”的四个原则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而不是有没有穿统一着装,如果只将重点放在统一老师着装,而不关注教师教学质量,教师对教师的耐心与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问题,不将这些作为考核占比较大的部分,而只一味关注教师着装统一,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也失去了意义。因为教育行业与上述十三类行业极为不同,其“教育性”本质并不需要通过外在着装来宣示,完全不同于其他“督查性”岗位用外在着装来“明示和震慑”。

      对于教师的外在形象,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的芬兰篇可以作为参考借鉴。在篇中,周轶君深入芬兰拍摄时发现,在当地著名的师范学校,随处可见这些未来教师们染着色彩斑斓的头发。当她询问学生当地对教师的穿着打扮,仪容仪表有没有指引时,学生的回答是没有,这意味着平等,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和展示自己。但经过了解,这所师范学校的录取及其严格,除了专业测试外,还有心理画像,看你是不是一个真正爱孩子、能够承担教育责任的人。对于芬兰师范学校的录取方式,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有所启发。对于一个教师的评判不能只局限于外表评价,通过衣着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是合格的教师。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完成教育职责才是更重要的,更值得被关注的。

经费的问题:

谁来买单以及公平效益问题

      统一着装带来的经济问题是难以忽视的。我国教师队伍庞大,且教师着装属于经常性支出,着装的支出由政府,学校还是老师自己负担都有待商榷。且在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将本该用于改进教师办公环境,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的经费用于统一教师着装,其社会效能和经济价值都还有待考量。

教育的后果:

个性化教育如何细节性落实

      统一着装还存在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问题。我们在谈论教育时总说要尊重学生个性,但作为示范的老师却被要求统一服装,在制服的包裹下看上去千篇一律,刻板且毫无生气,这显然是不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当然,学生统一校服问题涉及其他多方面考虑,与教师统一着装并不相同,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影响也不同。人们必须认识到,教书育人是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带有很强个性化色彩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不同教学场合和教学内容搭配不同服装,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体验,也有利于更好地传授知识。因此,我认为,在整洁得体的情况下,教师着装各有特色没有问题,不必强求统一着装。

      总之,人大代表关于教师统一着装的提议得到了肯定性答复,彰显其有合理的一面,即强化角色意识形成自我约束。但这种外在着装的自律功能极其有限,还涉及谁来买单以及公平效益问题,更会影响到个性化教育的细节性实施。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