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佩剑拔不出来 最新考古破解「王负剑」谜团

 霸兔斋 2023-03-18 发布于上海

  

  秦王嬴政继位后,面临随时被刺杀的命运,最著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受命刺杀秦王,未料图穷匕见,秦王想反击却一时拔不出剑,大臣赶紧喊「王负剑」,提醒他背负剑鞘就能拔出,但这姿势到底是怎样,近日考古学家有了新发现,解释「王负剑」的历史谜团。

  考古学家从2009年开始挖掘秦兵马俑陪葬坑,面积约430平方公尺,共清理出220件陶俑、16匹陶马、4乘战车等,还有许多车马器、兵器与生产工具,并得知陶俑的制作过程,陶俑躯干完全制作完毕,二次覆盖细泥、做细部雕饰,再黏上独立制作的双臂,另外出土的兵器也非常珍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提到,此次俑坑出土的长兵器主要是铍与戟,短兵器则是青铜剑,还发现了5把完整的剑,都是秦朝士兵使用,长约8891公分,值得注意的是,剑出土时就挂在陶俑身上,位置从未被挪动过,而且身上配件都很齐全,「我们认为剑是标配,每个士兵都会带。另外,说明这个剑佩戴方式,就是在腰间挂着。」

  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当时图穷匕见,秦王想反击却一时拔不出剑,大臣赶紧喊「王负剑」,这个姿势引起后人好奇,有人认为秦王把剑背在背上然后才拔出来,但申茂盛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从出土的陶俑证实,剑就是挂在腰间,秦王当时是把剑推到背后,再从后背拔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