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男人去青楼玩,为何老婆不会生气?全因一原因,如今难以理解

 无风起念 2023-03-18 发布于广东

青楼,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非常常见,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定位与特色,延续至今。有别于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度,古代社会往往以男性为主体,女性只是婚姻的一种附属品,进而诞生出一些现在难以想象的保守奇闻。日前,网上便有很多人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男人结婚后上青楼,老婆却不会生气呢?

▲古代青楼女子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对于古代男人来说,上青楼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与去赌场喝酒相比,更像是一种社交娱乐活动。他们在那里寻找快乐和刺激,也会寻求一些商业机会和政治资本。同时,青楼也为那些有文艺气质的男子提供了一个发挥才华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这里吟诗作赋,或是交流文化。

那么,为什么古代男人结婚后上青楼,老婆却不会生气呢?这似乎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我们不得不回到古代封建社会,那个时代的婚姻观念和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在古代,男性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而女性则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她们的任务是嫁人生子、料理家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妻子没有权利干涉丈夫的行为,他们不会因为丈夫上青楼而生气。

古代婚俗观中,对于女性的礼制是相当多的,最重要的一点,无疑就是传宗接代、繁衍子嗣,哪怕需要通过接受丈夫纳妾,来达成这一目的,妻子也必须服从。

在这个意义上,男人的行为,是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他们没有违反任何道德和伦理规范。比如《明史》记载的世袭官员王韬,他纳了十六位妾室,并且还洋洋自得道:“此皆本人荣幸,欲以志万世之勋业。”

正因为这样的背景,使得原配除了生小孩、照顾家庭之外,似乎没有太多的功能,甚至更直白来说,有能力上青楼或是纳妾的男人,反而还比较有生活上的保障,至少不容易被饿死

还有一项有些荒唐的说法,是“丈夫能上青楼是地位的象征”。

逛青楼的开销很大,不是一般农民想去就能去,是权贵阶级甚至皇室才玩得起,衍生出有些女性安慰自己说“皇帝都去青楼,自己的丈夫去青楼,算跟皇上平起平坐吧”,这样的想法,如今看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吧。

有趣的是,每个朝代的青楼性质不同,青楼的经营不全然是男女之事,也有后人考证,它是一个结合了娱乐与社交的场所,因此男人之间“谈生意”、“把酒言欢”“创作诗词”也是常见目的。

青楼是古代男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得以释放自己心灵压力和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所,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在那里,男人们可以自由地谈天说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和压力。这种场所的存在,为男人们提供了一个与家庭、工作、政治无关的空间,使他们得以从繁忙的生活中暂时抽身,放松自己的身心

另外,青楼也成为一些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他们可以在那里交流诗词、音乐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这种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所以,古代男人结婚后上青楼,老婆一点也不会生气,因为在她们眼中,她们的丈夫去青楼只是为了纳凉、消遣,而不是寻求外遇。

当然,这并不代表,古代女性对丈夫上青楼完全没有意见或不生气。实际上,许多古代女性对丈夫上青楼,是持有压抑和不满的态度的,只是因为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等因素,往往不会公开表达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枕边人到处沾花惹草,你们说是不是呢?

参考资料:《明史》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