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家教成就好未来》|沙彦华:将盲儿子培养成卓越人才(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3-03-18 发布于山东

沙彦华:将盲儿子

培养成卓越人才

(二)

孙  岩

+ + + + + + + + + + + 

坚韧不拔

陶继新:由此看来,学校、家庭、社会这一大的语言环境影响了孙岩,但我感到孙岩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起着更大的作用。反过来,身体健全的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也有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但却少有孙岩那种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我总觉得,在孙岩身上,有一种拼搏奋进的执著精神,我称之为“孙岩精神”。这种精神使他在许多领域里经由奋斗后获得成功。比如说吧,他5岁的时候,一次弹琴就弹300遍,并让外婆摆上300根火柴,弹完一遍,拿走一根,直到将300根火柴拿完为止。300遍一气弹完,这可是连续几个小时的拼搏啊!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手上起了血泡,他全然不顾,一如既往。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精神,何愁胜利女神不大驾光临呢!所以说,我非常想知道这一“孙岩精神”是何以形成的,特别是家庭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

沙彦华:首先是让他知道一个严酷的现实:他双目失明,做苦工不行,当工程师、教师也不大可能。不付出巨大努力,没有一技之长,生活的前方便是一片黑暗。这样的话他的外婆讲,我和他的爸爸讲,而且是经常讲。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孙岩的心里便根植了这么一种强烈的信息。于是他便为寻找光明而奋争,他十分喜欢《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他常讲:“三分靠天,七分靠人”“有享不了的富,没有受不了的苦”。困苦与他结伴,艰难与他结伴;而同时,收获与胜利也与他结伴。

陶继新:孙岩在潍坊给我讲过莫扎特的故事。他说,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莫扎特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他有98%的时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32岁便英年早逝。但他以罕有的坚韧与拼搏,奋然挺进辉煌的艺术殿堂。而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该是多么好啊,如不奋发努力,成就不了什么事业,真是愧对家长、教师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当时听了孙岩这段充满真情的话语,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那时孙岩仅仅15岁,都在认认真真地思考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命题,而且是言出由衷,付诸行动,的确难能可贵。所以,现在的孩子,就应当读了“生于忧患”的故事而感动,有了美好的理想而刻苦努力啊!

沙彦华:其实,多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不是害了孩子,相反,是关心爱护孩子。我们可以为他学习买最优质的钢琴,但在生活上却绝对要养成勤俭的作风。到老师那里学琴,路途很远,尽管我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可以坐出租车去,但我们让他挤公共汽车去,让他尝受艰难的味道。学校外出活动,孙岩只带点开水,不吃任何零食,不要一分一文。他的盲文纸,正面写了反面写;书包旧了缝缝补补继续用。他参加不少活动所领的好书包,全部送给了同学。他说,这样可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比自己用得有意义。

陶继新:沙老师,您不仅着意培养孙岩承受艰难困苦的能力,也在着意培养孙岩勤俭善良的美好品德。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现代人亟需光大的品德。而传统美德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库,比如具备承受各种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的能力,便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彩。而孙岩由于双目失明,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一定遇到过不少难以想象的困难,精神上也一定承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请您以一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好吗?

沙彦华:这种实例当然不少。比如孙岩刚上幼儿园时,有的孩子不懂事喊他“小瞎子”。他非常痛苦,回到家委屈地哭了,说别人骂他。这时我便十分平静地问他:“你能像他们那样看到东西吗?”“不能。”孙岩小声而又肯定地说。于是我便从心理上给他解除负担:“他们说你是瞎子,这是事实,不是骂你。以后还会有人这样叫你,你不要为此难受。再说小孩子不懂事,他们并不是有意伤害你,你要谅解他们,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孙岩接受了这个事实,再也没有因此痛苦过,而且能够比较从容地对付类似的精神压力。

陶继新:我非常赞赏您的这一处理方式。如果您为此去找老师,找那些孩子或他们的家长,不仅激化了矛盾,而且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样孙岩依然更痛苦,要不断地找您去解决矛盾,并由此形成一种敌视情绪与心理压力。您如此正确的诱导,可以让孙岩形成在压力之下泰然处之的人格精神,这对孙岩以后的发展,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陶继新:听了您的这段叙说,我真有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对孙岩的认识,有了一种很大的飞跃。我敢断言,孙岩的这种勇气,这种笑傲艰难挫折的风范,定可成就出一番大的事业来。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位堪称作“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人问及他的成功秘诀时,他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说是狮子有个怪异的习性,总是将自己亲生的小狮子推进深深的山谷,让它从危险困境中求生;让它一次又一次跌落谷底之后,再一步一步地爬起来,爬上去。当它从深谷里爬上来之后,才会感悟到应该怎样靠自己的力量冲击奋进。这种近乎残忍的比喻,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雄狮的勇猛便是如此形成的,任何成大器者的成功都与此有着类似的经历。将孙岩放在这个学校里,真有点“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人生况味。孙岩能够坚强地生存下去,学习下去,便是有了雄狮的勇猛,便可以从成功走向成功。

沙彦华:孙岩坚持了下去,而且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成绩跃居全班前两名,不仅没有成为大家学习的障碍,相反,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家长们,为孩子们与孙岩同班而欣慰,在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时,也总要拿出孙岩作例子。尤其可贵的是,孙岩从不记恨那些要赶他出校门的学生与家长,他理解他们,也信任他们,而且与同学们都成了好朋友。在小学毕业时,长春市所有健全孩子上的初中学校,都为孙岩敞开了大门,他顺利地进了长春市实验中学,迎接他的,是热烈欢迎与彻底信任。

陶继新:世界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孙岩是一个能干的人,苦难的经历成了他人生又一笔巨大财富。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他都可以奋力而进,转败为胜。其实,一个人如果生活上一帆风顺,经历挫折较少,往往会滋生一种脆弱心理,一旦遇到风浪艰难,后果便不堪设想。所以,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即使失败了也在预料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