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就说出来。 我们推出“广东,凭什么说爱你”特别策划。 用全新视角发掘爱上21座“粤”城的理由。 第十二站,中山! 这里有开放包容的气度 也有从容不迫的坚持 你有什么情话要说给中山听 (评论区见) 在中国663座城市里, 有超过187条“中山”路。 但唯有她, 以中山单独命名一整座城。 她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家乡, 中国飞人苏炳添,从这里“起飞”。 ![]() 她是早在1997年就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宜居城市。 她曾经,叫香山。 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 她如今是“国家森林城市”, 是粤港澳大湾区 首个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中国气候宜居市”。 ![]() 每当人们要买家具,想起了她。 想来口香到骨子里的乳鸽,同样想起了她。 而大湾区想要慢下来生活的人们, 也在不觉中,慢慢爱上了她。 漫步最靓的街 享受如诗般的小日子 距离广州不到100公里的中山, 出了名的宜居。 ![]() 面积不大,独得一片安隅。 这里的生活,总是慢慢悠悠的。 中山人也笑称, 一辆小摩托,随时回家报到, 或去老街逛一逛,就能找回生活的光。 ![]() 在石岐老城, 关于中山的城市记忆,要浓烈许多。 孙文西路就是一个充满故事, 却又逐渐隐没于繁华的地方。 毗邻石岐河的这条街, 中山人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有曾经的繁华, 有今日的时代融合与新生。 ![]() 前不久,广东省仅有两个街区新入选了 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孙文西路便是其中之一。 漫步在这条中山最靓的街, 香山的历史,瞬间跃然眼前。 西连石岐河,南绕烟墩山,东达孙中山纪念堂, 山水城的格局, 让孙文西路居于闹市中,又安得一隅。 ![]() 路两旁,屹立着历经数十年、上百年, 甚至几百年历史的中西结合古典建筑、南洋风格骑楼, 它们无不见证了香山的辉煌岁月。 ![]()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 在一栋粉色的洋楼里。 里头是历史轨迹,外头是时代潮流。 隔壁的思豪大酒店旧址,城墙已斑驳。 满是时光的痕迹。 站在中山永安公司旧址前, 很难不让人想到,它们曾经的繁华夺目。 在老街走一走, 能知道中山人慢节奏的底气,来自哪里。 ![]() 认真搞事业,成就商业传奇的华侨们, 回到家乡后,努力建设,认真生活。 闹中取静,说的是大庙下牌坊内街的香山书房。 从书房走出来, 抬头便能遇见中山的浪漫, 骑楼前的花,开得正繁盛, 远处的幻彩摩天轮,转啊转。 ![]() 就像这座城市的悠悠岁月, 不疾不徐,娓娓而来。 02 尝遍街巷 那些吃不腻的特色味 对于中山人来说, 一砖一瓦,一街一店, 都是令人舒心又美好的记忆。 ![]() 只是真正能让人们专门跑一趟的, 还是得说说石岐乳鸽的爆发力。 最有名的,必得是红烧乳鸽。 ![]() 皮脆肉滑,甘香鲜美,幼嫩可口,油而不腻。 常言,一只鸽胜九只鸡,绝不夸张。 因为中山人做乳鸽,也讲究得很。 几乎以出生13天的“妙龄乳鸽”为原材料, 个头较小,但肉质非常嫩,一口爆汁。 且非同于一般酱汁的红烧, 中山乳鸽,先卤,后炸。 表面变脆,脂肪化油,肉还嫩。 香到没朋友。 ![]() 爱吃鸽鸽,在这从不会失望。 比起不会失望,中山还有本事让你念念不忘。 来自小榄镇东升片的“鲩鱼”,鱼肉是脆的。 嘎嘎有嚼劲,越吃越上瘾。 清水煮一煮,就能令人欲罢不能。 为了让鱼肉更脆, 他们甚至想到了用蚕豆来打辅助。 每年固定时间, 给鱼喂养蚕豆,鱼肉就“脆脆”的了。 除此之外, 在黄圃镇,吃腊味,才是日常。 ![]() 也几乎鲜有人知道, 广式腊味的发源地,便是黄圃。 100多年前, 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腊味之都”了。 所以来到这里, “腊味九大簋”千万别放过。 什么西洋菜炖陈肾、腊味蒸土鸡、腊味蒸海鳊、腊肉熘雷干…… 一次吃过瘾。 再到小榄镇, 你又会发现中山美食的新世界。 吃菊花! 小榄菊花远近闻名, 所以,小榄镇人搞出的菊花宴, 分分钟惊掉你的下巴。 三蛇菊花羹、菊花肉、菊花水榄、菊花蒸肉丸、菊花炸鲮鱼球、菊花焖猪肉、菊花炒牛肉…… 有菊,皆成美味。 中山小镇诸多。 一镇有一镇的特色味。 ![]() 哪怕是在石岐中心城区。 走进一家小吃店里, 都可能是中山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03 寻找“广东四小虎” 那些闪闪发光的荣耀 打破“宜居”的边界, 如果要用另一个词来概括中山。 应该是“先驱性”。 ![]() 不论是思想,还是行动, 都让中山曾经一度站在了“广东四小虎”的位置上。 ![]() 中山的实力,同样在时光里,闪闪发光。 当年诸多行业都在此驻地, 制造产品,流向全国, 如制锁、开关、制药、五金…… 其中,家化日用业是最强的, 直至今日, 不少人家里的清洁、家化用品,产地都写着中山。 ![]() 谁说只有大涌镇的红木家具,占据了你的卧室、客厅。 中山灯饰,又照亮了多少黑夜,温暖了多少个家呢? 在古镇镇, 中山的灯饰卖场,宛如一栋巨型光之迷宫。 ![]() 占地70亩,楼高11层…… 汇聚国内外灯饰品牌超过400家。 根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数据, 古镇灯,占据着我国灯饰产业70%份额。 并且,凭借卖灯饰, 古镇镇的人们, 还硬是整出了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 不得不服。 ![]() 前面提到过,小榄镇花式吃菊花。 其实,小榄的菊花产业,更是如火如荼。 一年一度菊花会,热闹不已。 而一看到榄菊蚊香, 那些和蚊子大作战的夏天记忆喷涌而出。 除了老牌实力, 中山镇街的新兴科技力量,也是蒸蒸日上。 南头镇,中国家电品牌基地。 东凤镇,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 黄圃镇,中国家电制造基地。 不夸张地说, 中山,承包了你的“美好生活”,方方面面。 有浪漫的氛围, 有好吃的特色美食, 还有深得人心的生活家具产品。 一个字,妙。 ![]() 再回头看, 所谓的“先驱力量”是不是有了更清晰的感触。 别看中山人慢下来了。 深入城市肌理, 她更懂生活,亦更加纯粹。 ![]() 大有先入世,后出世的格局和风范。 这,就是中山。 策划 | 赵杨 统筹 | 谢苗枫、王勇幸 编辑 | 陈夏霓、蔡泽纯 校对 | 曾慧雯 技术支持 | 那一座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