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广东中山 | 伟人故乡,美食别有一番滋味

 侯师傅讲话 2019-06-17
www.

中山,一个以人名为名字的城市。

以前叫香山,现在叫中山县。

这个城市,就可以从名字谈起。

叫香山,因为它是香山文化的发源地。

改名为中山,因为1866年,这里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孙中山。

1925年,改名为中山县。

今天,初食和你走进中山市,感受文化,探寻美食。

一、人文风景

关于中山风景,网上流行有“中山十景”和“中山新十景”之说,下面列举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

1、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设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三个机构,来中山市必去景点。

2、中山詹园

目前岭南地区最大的私家古典园林,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

3、五桂山

雄峰,是老景点,又是中山新十景之一,这里有巍峨的峰峦,有奇花异卉,有建设发展新貌,有优美的民间传说,而最激动人心的,是革命战争岁月,在这里发生的可歌可泣抗敌斗争的事迹。

二、美食特产

小榄菊花宴

中山小榄镇以产菊尝菊而久负盛名。

利用菊瓣所特制的菊花宴,也是他们最驰名的菊花系列菜式。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鱼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鱼榄、菊花鱼片、菊花鸡、菊花海鲜、菊花焖猪肉、菊花炒牛肉等,都能使每种菜式都有肉的鲜味,更有浓浓的菊花清香。

中山脆肉鲩

由于独特的养殖环境和技术,脆肉鲩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屡获荣誉,并远销港澳地区和南美部分国家。中山脆肉鲩的养殖经过了特殊过程。

黄圃腊味

黄圃腊味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由黄圃民间小食作坊的主人王联盛利用当地原料,加上独特的手工技艺制作而成。

经过一路发展,黄圃腊味利用本地的原材料,经过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色、香、味俱佳,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

沙栏鸡

又名三角鸡,也称石岐鸡。主产于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为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因其做成的白切鸡皮薄、肉嫩、油少、色靓而闻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销往港澳地区。

石岐乳鸽

中山市著名特产之一,石岐乳鸽本是中山籍华侨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鸽种,经同中山石岐的优良鸽杂交后孵育出来的一种乳鸽。

沙溪扣肉

中山沙溪镇传统名莱,香肉滑虽肥而不腻,特别猪皮部份,其味更佳,以前怕吃肥肉的人,就算是试吃也会感到意外惊喜。

南朗鸭粥

中山人很喜欢吃粥,除了一般的皮蛋瘦肉粥、鱼片粥等,中山还有自己特有的粥品,如沙溪牛肉粥、咸猪骨粥等等。而南朗鸭粥也是其中很有中山特色的粥。

杏仁饼

已有70余年历史。饼身松脆,饼心香甜,肥而不腻,入口融化,风味独到。

清光绪末年间,智慧的中山隐士就以绿豆粉、肥猪肉片等原料,精心制作绿豆夹肉饼,为节日佳品,时任香山知县覃寿堃品尝,咀嚼之觉甘香松化,且有杏香,挥毫写下“齿颊留香”四字赞语。并开始批量出产,广受欢迎。

中山粉果

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为代表,它是以猪腮肉(肉质不腻)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调料。金吒的吃法可要讲究:从尖端食起,到肉馅时,先吮一口油香,然后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溅。

茂生围香焦

中山各地均盛产香蕉,而火炬开发区的张家边茂生围所产的香蕉更是品质上乘。

其特点是:蕉身特别肥大,皮包青黄而带小黑点(俗称“梅花点”熟香蕉),焦肉特别丰厚嫩白,入口鲜美香甜。因为茂生围位于咸淡水交界地区,农民根据传统经验,选择旱基而又接近水源地段种植香蕉;结果所产的焦比其他地方为优。

神湾菠萝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神湾所产的菠萝,一般每个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是芯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浓郁果香留齿颊间经久不散。

荼(tú)薇花食品

小榄镇除盛产菊花外,以荼薇花为原料所制成的食品,也是有名的传统土特产品。如荼薇蛋卷,是以鸡蛋浆烘干为皮,荼薇花瓣、砂糖为馅,食来既有蛋香,又有浓郁的荼薇花香。

来到中山,来感受革命领袖的风采,领略香山文化的魅力,也品尝中山的美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