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价一款岩茶,为什么要等到3冲之后?这些真相,你看完就明白了

 小陈茶事 2023-03-18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喝岩茶,好汉不赢前三把。

建议不要急着下结论。

如果刚泡开,浅试了两、三冲茶水。

这时,有经验的茶客,不会急于下结论。

因为,事后有反转的实际情况,太多太多。

早早下定论,为时尚早。

等喝到尾水,尘埃落定,再做评价,更为稳妥!

因为岩茶圈子里,存在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茶。

有的茶,表现慢热。

而有的茶,擅长伪装。

为了看清真假好坏,试茶多点耐心,很有必要!

《2》

一、慢热型岩茶。

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

“有的岩茶第一道茶汤喝起来不香,但二、三道香气又特别好,这是为什么呢?”

这很正常嘛。说明你遇到的岩茶,表现比较慢热。

喝起来有变化,有层次。

越喝越好喝,前两道茶汤热身过后,每一水都有茶味惊喜。

这种渐入佳境的喝茶体验,很美好。

试茶时,如果从第一回合就将这些慢热型岩茶淘汰。

一局定胜负,那么,可要白白错过太多好岩茶了。

很多老茶客都知道,岩茶风味表现会明显受到山场环境影响。

同样都是正岩茶,坑涧茶的香气就不如岩上茶直接,而是相对慢热。

泡茶时,按照同样的泡茶方法。

相同两套茶具、同样水温、同款冲泡手法。

此时,山场好工艺佳的岩上茶,香气张扬,花香抓人,魅力四射。

而坑涧茶在这里,却显得不温不火,茶香清幽,不争不抢,不紧不慢。

不过,坑涧岩茶的最大特色,在于擅长后发制人。

第一道茶,香气低调,茶味也是初步感受绵柔顺滑。

第二道汤水,幽香在茶汤里绽放,温婉可人。

三冲之后,茶香不断上升,花香果香逐渐清晰。茶汤更醇、更厚。

香气落水,水中含香,香水交融。

在回甘余味里,美好的品茶体验轮番交织重叠,越喝越舒服。

茶香、滋味、汤感、以及余韵,配合默契,喝起来特别过瘾!

《3》

二、伪装过的劣质茶。

有很多难喝的茶,第一冲表现还算美好。

但,日久见人心。

多试几道茶,真面目才会逐渐显现。

有一回在试茶样时, 遇到一款兰香高丛水仙。(泡袋上面印着这个名字)

冲着高丛水仙的面子,烧水率先试茶。

干茶闻着有焦糖香,但焦糖气息不足,初步感觉发酵不是很重。

冲入沸水后,汤面浮现大团茶沫。

讲真,这种白沫很多的茶,真心不爱。

刮沫出汤后,揭盖趁热闻,盖子上一股烟味。

估计当时是刚焙了不久,还是褪火期,将其他气味都盖过去了。

汤色偏深,是暗橙黄色。

喝入头道茶时汤水还算细滑柔美,汤中有发酵气息与焦糖香。

谈不上好喝,但也轮不着难喝。

遂,再泡了几次。

两冲过后,微弱的兰香在浓郁烟味里透了出来,但茶水却变得很难喝。

喝入口,泛着酸味与陈味,劣质表现有点图穷匕见的感觉。

尝到闷闷的酸味瞬间,果断倒了这款光听名字,还以为很高大上的岩茶。

两冲之后,原形毕现。

出现因为沤青才会生出来的酸味与陈味的岩茶,简直不要太可怕!

《4》

三、还没褪火的新茶。

平时喝岩茶,遇到头道茶与后几水存在明显差别的情况,很常见。

刚从焙笼里拿下来, 还没褪火的岩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照常用盖碗冲泡时,快出水冲泡,第一道感受不出茶叶本香。

炭火香、 焦糖香明显。

感受不到明显花香、果香。

这时,容易被人定义成,这茶喝着满口炭火味。

但先别急着下定论。

经过头道茶的浸润洗礼,岩茶的香气滋味会缓缓而出。

逐渐能让人看清这款茶的品种特征,山场气息。

挣脱掉火气的束缚后,喝入口的感受会好很多。

这与焙死、焙成炭的岩茶存在本质不同。

焙死的岩茶,没有风味反转的机会。

而没有褪去偏燥火气的新茶,泡到后面后,茶香茶味可以显现。

当然,为了免受燥热火气干扰饮茶判断。

对于没有褪火的岩茶,多放一放,等待自然褪火后,茶味才会更好喝!

《5》

四、茶味断层快的问题茶。

之前在朋友那里,见识过一款据说在闽南、潮汕一带颇受老茶客喜欢的口粮岩茶。

是一款很便宜的老丛水仙(只是叫这个名字,真实树龄并非如此)。

焙火很足,茶味浓,入口就有冲劲,喝起来味道很猛。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可惜在茶味不耐泡。

基本上就只供冲泡3次。

三冲之后,茶味淡寡,需要再换茶才行。

按麻花的个人体验,这种“三道水”岩茶,谈不上高级。

即便一开始,那股被人称赞为“有冲击力”的茶味,其实只不过浓、苦、煞。

滋味煞口,刺激性很强。

尝入口,极苦,极涩。

个别敏感的茶客,还会感到喉咙刺刺的,没有润喉滋润感。

茶汤不醇厚,茶水没有胶质感,入口不稠滑顺口。

这一切,与优质岩茶的香清甘活本色,背道而驰。

何况,这样的岩茶,茶味还不耐泡。

平均下来,三冲四冲之后淡如水,一点也不持久。

如果单凭一开场的煞口滋味,得出结论这款茶“很给力”,为时过早!

《6》

排除掉那些劣质到家的“一眼假”岩茶。

比如,干茶僵硬漆黑成炭、干茶闻着已经有明显青味酸味、沸水一冲出来就是怪味的问题劣质茶。

也排除掉审评试茶场合,为了提高试茶效率,基本上三局定胜负。

按照常见斗茶、评比、审评规矩,多数只泡三冲茶。

偶尔遇到难以拿捏的情况,才会采用加时赛。

大部分情况下,试岩茶,最好是有始有终。

对于有争议的岩茶,最好是多试几道。

前三道茶汤的表现,暂且不议。

连续多次冲泡,慢慢细品。

等到茶味彻底泡淡,才能得出靠谱的准确结论。

考虑到很多岩茶,存在慢热个性。

网上那些看一眼干茶就知道是不是正岩,看一眼茶汤就知道茶味够醇厚,闻一下盖香就知道这是XX山场岩茶的说法。

很明显,这其中吹牛大于实际,并不可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