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县制的发展

 品讀历史 2023-03-18 发布于广东

周天子夺得天下后,分封诸侯,制定嫡长子继承制度,打算利用血缘关系建立纽带,稳住各地诸侯,维护自己的统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逐渐淡化,分封制的有效性也因此而逐渐递减。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再也不能起到天下共主的作用,空有形式而无实际权力,让人们发现分封制并不可靠。

文章图片1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没有继续沿用西周的分封制,而是采用了郡县制。

其实,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发展的苗头,它并不是秦始皇时期才创立的。

那么,其具体是怎样发展的呢?

秦国的起源以及郡县制的苗头

周武王时期最开始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并无秦国。

周孝王时期,有一个给周孝王养马的马夫,叫做嬴非子

由于他将马匹繁殖的又快又优良,而获得了周孝王的欢心,从而被赐五十里左右的封地,叫做秦地,这就是最初的秦国。

文章图片2

然而,这个秦国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也不能像诸侯国一样,制定相应的经济文化政策,他只能事事听从周天子吩咐,受周天子的管辖。

周宣王时期,秦国的国君为秦庄公。

由于西戎犯上作乱,秦庄公便奉周宣王之命,率兵前去征讨西戎。

此次作战结果为秦庄公大获全胜,周宣王为了奖励他,便将犬丘(如今的甘肃天水)等地赐封给了秦庄公。

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喜欢褒姒,便无情的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

文章图片3

后来宜臼逃到了申国,申侯听说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的遭遇后,勃然大怒,联合犬戎进攻镐京。

由于周幽王早年喜欢玩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国看到烽火台被点燃而没有理会,因此周幽王大败。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犬戎不仅杀掉了周幽王,还将国库中的金银珠宝都劫掠一空,带着人马整日盘踞在镐京,既不打算回去,又没有想把国家交给太子宜臼的意思。

申侯别无他法,便又传信给诸侯,希望他们能前来勤王。

文章图片4

秦襄公前去支援并打败了犬戎,和其他诸侯一起拥护宜臼继位,宜臼也就是周平王。

在周平王迁都与登基的过程中,秦襄公可居首功,因此,便封了他爵位。

可惜,周国当时土地不足,周平王只是允诺将西戎所霸占的土地封给秦襄公,至于能不能夺回来,还要看秦襄公自己的本事。

秦国能力很强,从西戎那里夺回来不少土地,终于“升级”为能和郑国、鲁国、晋国相提并论的诸侯国。

最先设置县制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对外扩张,击败了国力低弱但是物资丰富的权国,直接任命原本的权王为县尹。

文章图片5

后来,楚国兼并周围别的小国时,也采用让县尹管理新占领区的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维护楚国统治的稳定。

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统治时期,他是《史记》版本的春秋五霸之一,虽然没有在中原称霸过,但是和西戎打仗获得过地盘,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称霸过。

在秦穆公九年,晋惠公在和秦国使者谈判时,曾经提到过一句“君实有郡制”

县主要设置在偏远的边境地区,以行使军事防范功能,郡主要设置在国内陆理位置较为重要地区,以行使经济功能。

文章图片6

刚开始实行时郡的面积小于县,两者的地方官都直接向国君负责。

春秋时期虽然已有苗头,但却不是主流,毕竟郡制和县制打破了靠着血统才能当官的惯例,对于旧贵族很不友好,而当时旧贵族势力还比较强,必然会进行相应的阻挠。

商鞅变法开始实行郡县制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处境很差,国力低微,可以用“弱不禁风”来形容,几乎就要亡国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改革,主张任用贤臣,实行重农政策,导致魏国的农业生产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魏国的实力也大大提高。

文章图片7

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后,其邻国就会倒霉,因为它往往要出兵攻打邻国。

魏国强大后,便先后打败了秦国、齐国和楚国。

河西之地是魏国和秦国之间的战略要地,魏文侯派吴起侵吞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后来又趁势攻入关中,使得秦国土地面积缩小,形势非常不好。

在公元前365年,韩国、魏国和赵国又合力攻打秦国,导致秦国失去了潼关、延安等地区,幸亏赵魏反目,使得秦国可以苟延残喘。

在秦孝公继位之后,为了改变秦国衰落的局面,便下求贤令。

若是能够有出奇计让秦国强大的,就“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文章图片8

商鞅和秦孝公谈强国霸道之术,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商鞅变法后,秦国很快就变得强大了。

郡县制是商鞅变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变法之前,秦国已经有了设置“郡”和“县”的地区,但是将两者合二为一,让其形成一种制度,主要归功于商鞅。

在变法中,商鞅将秦国分为了三十一个县,各个县都由县令和县丞管理百姓,官员由中央任命,他们的俸禄由秦王发放,不享有封地。

为了防止各郡县拥兵自重,最后威胁到秦王的统治,商鞅便剥离了郡县的军事权和行政权,县只能储存粮食和武器,但是不可以自主进行造货币和武器的行为。

文章图片9

为了限制人员的流动,以方便打仗、进行安排劳工,商鞅派人对百姓进行了详细的信息统计,建立了户籍制度

由于开垦了更多耕地,铁制农具的出现及熟练运用,氏族制逐渐瓦解。

商鞅顺应形势,让农民拥有土地,将原本的氏族制统治单位变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国家的赋税也由个人承担。

后来,秦孝公又收编了小乡,将其合并组成一个大县,在秦孝公十二年,秦国设有四十一个县。

变法提倡唯才用人,使得六国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入秦国,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基础。

文章图片10

秦国郡县制的优点和缺点

原本国家层面的管理是以分封制、世袭制、贵族制等为主,贵族可以通过世袭传递政权。

但是郡县制的出现,使得秦国任人唯才,大量宗亲贵族反而失去了权力。

这样一方面使得国家治理变得更加社会化和文明化,加强了政治集权和专制,另一方面让宗法和血统不断弱化。

就连商鞅和李斯等权倾一时的人,都不能将自己的官职权力世袭给子孙。

文章图片11

原本诸侯国的自主权很大,不仅掌控着领地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还可以自主选择继承人,这便是导致周天子皇权日渐衰弱的原因之一。

在秦国强大后,每攻略一处城池,便在当地设置郡县,任命长官,这种制度的优势也随着秦朝地盘的扩大而尽显。

比如在秦昭襄王时期,杀神白起打败了楚国,秦国便将楚国的郢地设为了南郡。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便把六国的都城都分别设为了郡,郡县制度在秦国逐渐完善。

文章图片12

秦始皇之所以继续使用郡县制,一方面,是因为吸取了周天子大权旁落的教训,另一方面,他在打天下的时候没有至亲以及值得信赖的兄弟和自己一同拼搏。

更何况嫪毐曾经因为和秦始皇母亲赵姬的关系,而大权在握,最终发动了反叛。

那时候秦始皇刚刚准备行冠礼,就发现了嫪毐私通,且和太后生下了两个孩子,秦始皇自然对自己这两个便宜弟弟没什么好感,全都摔死了。

秦始皇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对于亲情和宗族血缘很是淡漠。

文章图片13

商鞅变法后,为了奖励人才,秦国通常将爵位和官位紧密联系,立下军功后,会被同时册封爵位和官职。

在行军打仗时,郡县制的征兵和户籍制度为秦始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其能迅速调动精锐士兵。

然而等统一天下后,由于官僚制度的实施,官员的权力增大,为了避免权臣只手遮天,秦朝又让爵位和官职分离,获得爵位不一定要做官,更不一定非得在军事上立功。

官员也被分为了文官和武官,让文官和武官互相制约,这有利于官员权力的分散,方便中央掌权。

随着郡县制的完善,秦国将郡设置在县级和中央之间,这样县向郡上报每年的政绩,而郡向中央上报自己的管理情况。

这样严密的上下级关系,方便了中央考核官员政绩,有功当赏,有过则罚。

在秦始皇统一后,为了监察郡县地方长官的工作,特地设置了独立运行的监察制度,监御史等官员便是掌控监察之职。

虽然郡县制使得秦朝成为了首个大一统国家,有利于维护上层统治,但是最高层次的当权者却缺少监督和制约。

文章图片15

上层管理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指鹿为马,随意压榨平民百姓,这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另外,郡县制中的大事都由中央决定,这固然可以提高效率,却打击了地方的积极性。

而且中央作出的决策是从全国的大局出发,未必能够适合地方,不能因地制宜,会严重阻碍地方的发展。

总之,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利弊,郡县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