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225

 毕天增 2023-03-18 发布于黑龙江

1225-1

唐开元道士索洞玄手写道经,为罗瘿公题

章列依梵夹,剽摭罕宏义1。道藏半诞陋,是品亦其类2。所贵开元时,工书索道士3。秘论又孤存,足用誇等辈4。吾乃触经旨,在普遍忏悔5。亿劫眷属缘,剋身先论罪6。上仙不自逞,鉴證皆流涕7。国人魂沈沈,骸胔待齧噬8。傥敕文始来,知君甘拥彗9

【笺注】

罗瘿公有唐开元年间道士索洞玄手写的道教的经文,请陈三立题诗。索洞玄是唐敦煌道士,他抄写的道经有《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二》、《太上道本通微妙经卷第十》、《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四》、《通门论卷下》。这四种的题记皆为:“开元二年十一月廿五日, 道士索洞玄敬写。”此外《老子化胡经卷第一》的题记为:“道士索洞玄经。”此外,还有《道德经》等。(以上参见张泽洪《唐代敦煌道教的传播》,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春之卷 。)

罗瘿公,即罗惇曧(1880-1924),字掞东,号瘿庵,又称瘿公,广东顺德人。康有为弟子。曾官邮传部郎中。民国后任总统府秘书等职,曾佐程艳秋制曲多部。有《瘿庵诗集、《庚子国变记》等行世。

此诗借唐人手写道经,既批评了其诞陋与剽窃佛经,又批评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不知反思,导致精神浑浑噩噩,力主“普遍忏悔”。陈三立此一认识,值得注意。

1)“章列”二句:章法的安排按照佛经的贝叶板夹的方式,有选择地剽窃,少有宏大的义理。

章列”,文章的章法安排。清何绍基《林颖叔招同宗涤楼、朱伯韩、叶润臣、孔绣山、王少鹤、刘炯甫,拜黄文节公生日,以'日问月学,旅人念乡’分韵得旅字 》:“虽云有章列,未免分门户。”

梵夹”,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唐李贺《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王琦汇解引唐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

剽摭”,有选择的剽窃。剽,剽窃。摭,选取。

宏义”,犹大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萧子云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宏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2)“道藏”二句:道藏的道家经典大半荒诞又疏漏,这个作品也是这个类型。

道藏”,道教书籍的总汇,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隋志》仿《汉书》,道家列于九流,而神仙符箓,列于二藏,其名悉不著录,《参同契》神仙家,盖总之道藏,故不列其名耳。”

诞陋”,荒诞疏漏。诞,荒诞不经。陋,疏漏不精。

诗的前四句,批评此手写道经的诞陋不经以及剽窃佛经。

3)“所贵”二句:所可贵的是唐代开元年间写的,索道士也是善于书法。

工书”,善于书法。宋司马光《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上人工书世所稀,于今散落无复遗。”

4)“秘论”二句:言论神秘,又是一个孤本,完全够用来向同辈们夸耀。

秘论”,神秘之论。宋敖陶孙《再次徐先辈二首》其一:“阴符空独佩,秘论未应亡。”

孤存”,孤单地存在。唐韩愈《祭十二郎文》:“维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此用为孤本流传。

等辈”,同辈。《汉书·韦玄成传》:“(韦玄成)以列侯侍祀 孝惠庙 ,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此指守藏敦煌写经的人。

从第五句“所贵开元时”到第八句“足用誇等辈”,认为其书法与孤本流传还值得夸耀。

5)“吾乃”二句:我接触的经典的基本精神,在于所有人能忏悔反思。

经旨”,经文的主旨。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看君说经旨,不异瓴水建。”“触经旨”,接近、接触经典的主旨。

忏悔”,忏悔,梵文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普遍忏悔”,意谓所有人都能全面、广泛地认识错误并改正。

6)“亿劫”二句:经历亿万劫难,结成佛法因缘,命定地遭遇厄运,先天地就有罪!

亿劫”,谓极长久的时间。佛经言天地的形成到毁灭为一劫。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何以决断天地之外,亿劫之表,冥冥之中,必谓所辨不实邪?”

眷属缘”,佛教语,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见隋代智者《妙法莲华经玄义》。)此处借指接受佛教的人。

剋身”,同“克身”,迷信说法,命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命运。剋,义如“克夫”之“克”。

7)“上仙”二句:天上的神仙不显示自我的能力,见证下界,都要流泪哭泣!

上仙”,天上的神仙。唐司空曙《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诗:“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

自逞”,自我显示(才能、力量等)。明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我住东京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完成。”

8)“国人”二句:国人的魂魄都是昏昏沉沉,等待着自己的骸骨都要被啃咬尽。

沉沉”,昏沉,神志不清。“魂沉沉”,心神昏沉,不清醒。清陶自悦《赠玉度》:“迷魂沈沈归不得,荼蘼香深月华白。”

骸胔”,骸骨;尸体。《新唐书·张仲方传》:“于时族夷将相,颅足旁午, 仲方 皆密使识其尸。俄许收葬,故胔骸不相乱。”

齧噬”,啃咬。明胡直《猛虎行》:“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

从第九句“吾乃触经旨”到第十六句“骸胔待齧噬”,认为自己理解的经典的主旨,在于忏悔反省,批判国人不能反思自身,导致精神浑浑噩噩,终至亡身待毙。

9)“傥赦”二句:倘若上仙的敕文开始要下达下来,我知道你甘心为此拿着扫帚,扫除开路!

敕文”,本指帝王诏书。明梁兰《送罗君仲矩致仕还乡》:“敕文谕恩意,仍服裳与冠。”此处用为上仙的开恩的敕文。

拥彗”,执帚。帚用以扫除清道,古人迎候宾客,常拥彗以示敬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子)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

    诗的最后二句,才归结到罗瘿公,认为上天有使国人清醒的诏书下达,罗瘿公必然为之开路。要知道,罗瘿公是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的亲传弟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