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改恶从善

 书鸿生 2023-03-18 发布于吉林

改恶从善,又称弃恶从善,意思是从此不再作恶犯法,学做一个好人。

三国时期,山东德州平原县有位名士叫王烈,字彦方,秉性正直无私,才华横溢。

王烈曾拜备受时人推崇的陈寔为师,陈寔何许人也?

当时颍川名士荀爽、贾彪、李膺等人皆是他的弟子,这些人在学习期间,无不佩服王烈的言行举止,以至后来,王烈是名满天下。

学业有成后,王烈返回家乡,开始兴办学校,教化周边百姓。

平原一带人因受其感染,纷纷远离恶行,学做善事。

有些人就算因为琐事而争吵,去找王烈评理,走到半路便自行和解了,因为他们害怕见到王烈,就会自惭形秽。

有个外乡人因太过贫穷,偷了主人一头牛,不料却被当场抓住,盗牛者于是向主人哭求:“愿接受一切刑罚,哪怕杀头都行,只是不要让王烈知道此事。”

主人听后心软,打了一顿,便将他放了。

后来,有人把这事说给了王烈,王烈听后,立刻派人给那个盗牛者送去一匹布,来人不解,就问王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王烈回答:“盗牛者既然怕我知道他的事,是说明他有羞耻之心,这样人日后一定会改变恶行,重新做回好人,而我送他一匹布,是为激励他的那颗向善之心。”

这事过去一年后,某天,临近有位老人挑着两筐菜进城售卖,因天降细雨,菜被浇湿后越发沉重,正当老人一步一滑地在山路上艰难行走时,路边一个中年人看到,便追上老人,对他说:“您年纪这么大了,还挑着这么重的担子,如何受得了啊,还是让我来帮您吧。”

说完,便接过老人的菜筐,一直帮他挑到十里外的县城。临别时,老人问他名姓,那中年人却只是笑了笑,便转身离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到外地朋友家喝酒,回来路上不慎将随身佩剑给弄丢了,这把剑可是老人祖上所传,一发现剑没,老人吓得立刻醒了酒,慌不迭地返身顺着来路找寻,找了大半天后,却见一路人,正双手捧着自己的剑,盘坐在道旁守候失主,全身被太阳晒得是大汗淋漓。

老人拿到自己的剑,向这位路人是连声称谢,可仔细一看,这人不正是前几天帮自己挑菜的那个中年人吗?

这下,老人一把抓住中年人的手,坚持让他说出名姓和住址,以便自己过后登门道谢,那中年人最后无奈,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居处。

老人回家后,觉得此处有这么好的一个人,可一定要告诉王烈,于是他一溜烟地跑到王烈家,将事情前后讲了一遍。

王烈听完也大受感动,他愧叹道:“世上有如此一位好人,我却不认识他,太可悲了。”当下,他准备一包礼物,让老人带路,一道前去拜访那位中年人。

到了中年人家后,宾主落座,王烈自报家名,并代表老人向他致谢。

可那中年人听了,竟显得局促不安,面红耳赤,他向王烈深施一礼,回道:“我便是您送过一匹布的那个盗牛者,经您的激励,我深受鼓舞,发誓今后一定要多做善行。今天真正应该感谢的人,其实正是您啊!”

王烈闻言大吃一惊,他回头感慨地对老人说:“您看看,一个受过感化的人,他的变化实在太惊人了,简直就是从黑到白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