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面部穴位:瘛脉穴

 山水书阁 2023-03-18 发布于四川

瘈脉(SJ18 )

拼音: Chì Mài

别名: 《针灸大成》 资脉

所属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

位置: 头颈部穴位

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瘈脉穴位位置图】

瘈脉穴位位置图

【图解瘈脉穴位的位置】

【瘈脉穴的位置】位于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侧坐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快速取穴】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静脉。

【瘈脉穴的准确位置图】

瘈脉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位解剖】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皮肝由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分布。皮下组织后,除颈丛的耳大神经的分布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穿皮下筋膜,该处无深筋膜,所以直入耳后肌,该肌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瘈脉穴的位置解剖图

瘈脉穴的位置解剖分析图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1)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2)资脉。资,供给、资助也。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资脉名意指三焦经有名无实的经气在此得到资助。本穴物质本应由翳风穴提供,而翳风穴传来的为阳热风气,气性干燥,有名而无实,但因有颅息穴下行的水气本穴的气血才得到充实,如同被资助一般,故名资脉。资生名意与资脉同。

(3)体脉。体身体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体脉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得到充实,身体的经脉气血才得以连贯畅通。理同资脉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热胀的湿热风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胀散于经穴之外的天部,小部分则循经传输于颅息穴。

【功能作用】燥湿化气。

瘈脉穴

【按摩瘈脉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呕吐泄泻、小儿惊痫、惊恐,瘈疭等。

【作用功效】瘈脉穴,熄风解痉,活络通窍。

【穴位配伍】瘈脉穴配听宫穴、耳门穴、翳风穴、听会穴、百会穴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头风、耳后痛:瘛脉、完骨。小儿惊痫瘛:瘛脉、长强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瘈脉穴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2、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艾灸方法】瘈脉穴,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或用灯草灸。

(来源:中华秘方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