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好人才培育“组合拳”,强化课程思政“主引擎” ——我院开展北京市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优秀学员分享活动

 顺其自然h 2023-03-19 发布于北京

3月14日,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在一教115教室开展北京市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优秀学员分享活动。该活动是落实“万泉人才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打造“青椒互助研习营”,为青年教师搭建互助研习交流平台。参加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修项目并获评优秀学员的舞台美术系教师谭文科、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教师张芃,以及戏曲文学系教师李勍进行分享。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党总支书记张文振、学院首届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人事处交流合作部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活动。

图片
图片

谭文科从高校三项基础性工作引入,探讨了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互动关系,认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协同规划、由面及点、依托培养,既要“入微”,又要“入味”。他结合自身海外留学经历,通过分析研修项目中经典案例,阐述了对文化自信的思考。他认为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要强化育人意识,提高育人水平。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课程好、思政巧,以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金师”,打造高阶性、创新性的“金课”,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整合。

图片
图片

张芃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要求,梳理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政策演进脉络,认为课程思政的课程要整合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教学体系,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多维渠道,按学科划分,实现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握国家意识、社会价值、职业素养三个层次。她分享了自己授课实践和项目研究中的思考和经验,认为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要在“广共享”“强培训”“重合作”“树表率”“深研究”五个方面发力。

图片

李勍以“对课程思政建设规避误区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分享。她结合自己所教授的戏曲文学专业“影视写作”课程,从“故事贵在表达”到“讲好中国故事”,提出要精准把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适配元素,避免生搬硬套,打造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光谱,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图片

图片

/////////

与会人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相互启发,获益颇多。大家表示,要不忘教育初心,坚守立德树人使命,深入研读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不断优化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不断拓展“青椒互助研习营”载体平台,加强跨系部教学研讨和交流合作。

图片

一起学习

党史上的今天

1978年3月18日-31日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大会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表彰了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号召大家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责编:早言

编审:沁妤

主编:党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