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之大军压境,看弱国无外交的鲁国如何智退齐军

 梦想童年594 2023-03-19 发布于江西

在西周初年,齐国和鲁国都是一样的大国,但是随着两国推行的政策不一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到了春秋时期,齐国更是在齐桓公的统治下,第一个在春秋称霸的国家。而鲁国国内由于内乱不断,已经成了二流的诸侯国了。

到了齐桓公儿子齐孝公上位,他凭借着齐国霸主的地位,也学着齐桓公搞盟会当盟主。

文章图片1

常年跟着齐国大哥混的鲁国,虽然是一个二流的弱国,但在权臣臧文仲的唆使下,鲁僖公硬是有骨气不参加齐孝公搞的盟会。

鲁国几次都没有参加盟会,齐孝公看到有着如此深厚交情,又是弱国的鲁国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很气愤决定以此为由出兵教训一下鲁国。

公元前634年,做了鲁国国主二十六年的鲁僖公还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的。忧心忡忡地找来权臣臧文仲商量如何退敌。权臣的本事就是在君主前卖弄一下权术,说些谗言讨鲁僖公欢心外,却也拿不出主意来。

文章图片2

鲁国这里还在自乱阵脚时,齐孝公已经率着军队直逼鲁国北方的边境了。鲁僖公只好叫臧文仲去找鲁国的大脑展禽问计。

展禽又名柳下惠,是鲁国公族后人,因做人做事一直坚持正义、正道,为人正直,所以三次被辞退,“坐怀不乱”的故事说的就是他。可以说他是鲁国第一个圣人,连孔子都称赞他的德行。

此时的展禽已经是80多岁高龄,名满天下的人物了。很看不惯臧文仲为了名利,满口谎言、阿谀谄媚、卑躬屈膝的小人行为。臧文仲知道自己平时对展禽很不友好,也深知对方很看不起自己。

文章图片3

看着自己闯下这么大的祸,鲁僖公深知就靠目前鲁国这些虾兵蟹将无疑是送死,也相信展禽一定有办法退敌。已到了这危急关口,鲁僖公也顾不了面子,叫臧文仲硬着头皮去叫展禽的弟弟展喜去摆平这件事。

展喜接到命令也是心里没底、一头雾水,祸不是自己闯的,却要自己去解决,臧文仲真是太奸诈了,自己招惹的祸,却甩祸给别人。这不是就是要把这个铁锅甩给展禽?

一点头绪都没有的展喜,也不知如何去应付这事,这仗还没打,就去和人家求和。惹得人家都兵临边境了,这事可不是一言两语就搞定的了。吃君禄,忠君事,事又不得不办,展喜临时抱佛脚,也想不出万全之策,只好在出访前急忙去找自己的哥哥寻求帮助。

文章图片4

展禽虽对鲁僖公等人有不满,但是这关系到展家人的存亡,更关系到鲁国千千万万的民众生命和鲁国命运的大事,就把一套退敌之策授予展喜。临危授命又临时抱佛脚的展喜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直奔鲁国北疆去拜访大军压境的齐孝公。

展喜一见到齐孝公就有礼地说,尊贵的君王啊,我鲁国君主听说君王亲自大驾出马,将要光临敝国,特派遣下臣带上点薄礼来慰劳君王这些随从,望君王笑纳。齐孝公傲慢地说,鲁国害怕吧?展喜底气十足地说,那些小人嘛,当然非常害怕啊;而那些君子不害怕。齐孝公心里暗暗地骂道,小样的,我都大军压境了,你还在这死顶,看你还能顶多久。齐孝公不紧不慢地说,看贵国的粮仓都没有几粒米了,空的像悬挂着一口大石钟(用石头做的一种乐器),地里连青草也看不到,凭什么不害怕?这不是说大笑话吗?

文章图片5

展喜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地说,凭的就是我们先王的命令和我们深厚的友谊啊。贵国的先君是太公,敝国的先君是周公,两位先君一起出谋划策辅佐周王室,又一起作为托孤重臣拥立成王。成王为了感激他们,就慰劳他们,并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写着:世世代代子孙都不要相互侵犯。这份盟约就保存在盟府中,由太史保管着。齐桓公又联合诸侯,一起帮忙诸侯解决遇到的困难,一起讨伐外族的入侵和诸侯的过失,扶持弱小的诸侯国,这些都是为了担当起先前的职责。

展喜平和地继续说,等到君王即位后,各诸侯开始期盼着说:“他应该会继承桓公的功业的吧?”敝国因此在边境就不设访,就是相信君王能继承桓公的功业。又有人说:“现在他即位九年了,他难道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身上担负的职责了吗?这怎么对得起桓公和先君呢?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了。”凭着这些,我们不害怕。

文章图片6

齐孝公听了,默不出声,不久就带着军队退回国去了。

展喜就这样靠着自己的临危不乱,正气凛然说服齐孝公退兵。外交说辞虽说不是很华丽,一面称赞了对方给足了对方面子,另一方面也摆明了鲁国的立场,不卑不亢,不辱使命地完成了退兵。也许还有其它因素,这个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