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
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
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
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
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
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
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
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
9、骶棘肌劳损;
1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

治疗、机理
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C6-7、腰骶区,膝关节区。根据运
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
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超微针刀进行切
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