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早疫与灰叶斑易混淆,帮你来辨别!

 深海之星ccpsl0 2023-03-19 发布于湖北


早春番茄定植时昼夜温差大、湿度高,番茄早疫病与番茄灰叶斑发病迅速,两种病害最容易混淆。如何快速、准确地辨别两种病害,从发病特征上一起区分。


一、番茄早疫病与灰叶斑褐色病斑的症状区别

番茄早疫病具褐色同心圆轮纹病斑,伴有黑色霉状物。番茄早疫病是由链格孢菌(Alatenaria solan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茎、果。叶部发病时,病斑为黑褐色同心圆轮纹斑点,潮湿时产生黑色霉状物(图1A);茎部、叶柄染病,多从分枝处侵染,病斑为深褐色轮纹椭圆形(图1B);果实发病在果蒂处出现,呈黑褐色近圆形轮纹病斑,严重时起皱开裂(图1C)。

图片

图1 A

图片

图1 B

图片

图1 C

 1 番茄早疫病发病症状图

番茄灰叶斑具褐色不规则大小病斑,周围含黄色晕圈。番茄灰叶斑病是由匍柄霉属(Stemphylium)真菌引起,主要危害番茄叶片,有大、小斑两种症状。小型斑最为常见,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图2A);大型病斑呈褐色近圆形,沿叶缘发展呈不规则形(图2B)。两种病斑周围具有黄色晕圈,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穿孔至脱落。危害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变黄脱落。受害茎秆及花萼病斑,同叶片相似。 

图片

图2 A

图片

B

图2 番茄灰叶斑发病症状图


二、高温高湿条件利于番茄早疫病与灰叶斑的快速发病

番茄早疫病病菌和灰叶斑病菌均能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种子及农具传播,从叶片、茎和果实的天然孔口或伤口侵入。两种病害在20~3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发病率高。番茄早疫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并向上蔓延番茄灰叶斑从植株老叶开始侵染,大棚内番茄多见中、下部少数叶片感病

三、药剂防治

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异菌脲悬浮剂8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12%苯甲·氟酰胺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不同类型药剂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抗药性的发生。
番茄灰叶斑的防治可选择25%吡唑醚菌酯乳油18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50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对番茄叶片进行喷雾防治。
“苗壮半收成”,所以苗床育苗过程中,要及时预防苗期常见病害,预防在先成本低、损失小。中蔬微粉201202既能预防又能治疗,喷粉180g/亩,间隔7~10天,不仅能杀死植物上的病原菌,还能杀灭空气和土壤表面的病原菌,降低棚室湿度,达到整棚无死角杀菌状态。此外,微粉用药方法简单便捷,可选择在下午关上风口后,配合使用中蔬精量弥粉机从棚室最里端开始,操作人员站在中间过道上,边退边左右摇动喷粉器的喷粉管,直至退到大棚门外,封闭棚室,次日早上开棚,这样可以在不增加田间湿度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图片

作者:覃诗扬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