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详细释义】 【解释】: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出自】:《孟子·万章下》:“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示例】: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冬冬的响,其势~。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危险 【出处】 《孟子·万章下》:“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例句】 1.教学楼年久失修,一场暴风雨后,它更加岌岌可危。 2.经过大地震,山上土石严重鬆动,情况岌岌可危。 【岌岌可危的近义词】 【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形容经历许多次危险而幸存下来。 【摇摇欲坠】 [ yáo yáo yù zhuì ]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就要垮台。 【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指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钧:古时三十斤为一钧。 【朝不保夕】 [ zhāo bù bǎo xī ] 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 【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也说危于累卵。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很容易倒下来打碎。比喻情况非常危险。《战国策·秦策四》:“君危于累卵。” 累(lěi)。 【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也说不绝若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宋苏轼《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气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形容气息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晋李密《陈情表》:“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奄(yǎn)。 【摇摇欲倒】 [ yáo yáo yù dǎo ] 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一发千钧】 [ yī fà qiān jūn ] 见〖千钧一发〗。 【朝不虑夕】 [ zhāo bù lǜ xī ] 也说朝不保夕。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意思是生命处于垂危之中,早上不知道晚上是否能过得去。多用以形容事物处于危急的境地。虑:考虑。 【险象迭生】 [ xiǎn xiàng dié shēng ] 接二连三地发生危险。比喻途中的危险很多。 【危于累卵】 [ wēi yú lěi luǎn ]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比喻极其危险。 【岌岌可危的反义词】 【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稳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见〖安如泰山〗。 【安然无事】 [ ān rán wú shì ] 犹言平安无事。 【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形容安稳牢固,不可动摇。也说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像磐石那样稳固。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