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摄影的拍摄和后期

 秋夜白露 2023-03-19 发布于河北

        最近看到,仍有人在争论摄影中拍摄占几分、后期占几分的无聊问题,我必须要为大家澄清一些观点。

        在现代数码摄影中,如果说完全不用后期的照片,那就是拍摄的Raw格式,只有这张原始照片是没有后期的,即使是相机自动生成的JPEG格式也是经过了相机内置的后期处理过程,而这个后期处理过程在相机的菜单栏中是可以调整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固定的标准流程,甚至于相机本身也给了我们若干照片风格,以供选择,而这些风格的呈现也可调整。相机内置的这些后期处理过程,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或程序算出来的,而是历代摄影家们的经验集合。所以说,强调不要后期的朋友们,如果真的不要后期,那就把Raw格式拿出来展示吧!

        而对于胶片摄影,历代的胶片大师们对待自己的作品,都是亲自做暗房显影和冲洗。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拍摄是将影像保留到胶片上,而暗房是将胶片的效果呈现出来。最终给观赏者看到的作品,是由这两个过程共同决定的,拍摄和暗房同样重要。只强调拍摄的重要性的人,大约不太懂暗房,以为暗房是个标准化流程,这是错误的。暗房中显影和冲洗照片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选择和技巧,足以令同一张底片呈现出无数不同的效果,而艺术家最终想要什么,取决于艺术家的意图和选择。

        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暗房和数码后期只是标准化的无脑流程,那么谁还会自己来做这些,拍回照片来,随便交给街边的冲洗店,不就能得到照片了?反正是标准化流程,谁来做又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即使是以往的胶片摄影师们,如果自己不会暗房,或没有时间和条件自己做暗房,他们也会仔细选择负责冲洗自己底片的图片社,甚至每次都要求同一个师傅帮他显影和冲洗,而且对于重要作品,会把自己对照片效果的要求仔细交代给师傅。

        所以,作为一个想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摄影作品的摄影人,应同样重视拍摄和成片过程,也就是拍摄和后期,因为这两个过程,同等重要!!而且在数码时代,更加不应将成片过程置于他人之手,无论是新闻纪实照片还是艺术照片,更不应将此作为自己不愿去掌握后期的借口。

        关于拍摄与后期之间的关系,另一个错误的观点是,后期是用于弥补前期拍摄的错误。这种观点,在数码摄影的最初那些年也许还算个说法,但在今天,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如果前期拍摄有错误,比如曝光失误、焦点失误、构图失误、拍摄方式选择错误,等等,这些就是废片,应当在拍摄当时就重新拍摄,根本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做后期。因为这样的照片,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效果。且不说,有些错误根本无法纠正,就算是能够纠正,对于现代数码摄影,也不值得到后期去纠正。既然在拍摄时就知道已然失去了最佳,自然就必须在拍摄时解决问题。

        且不说胶片摄影本就容不得拍摄错误,自然也就不存在暗房来弥补的说法。即使是数码摄影,对于今天的数码摄影,想要最终出作品,前期拍摄同样是不能有错误的,任何的错误都将直接导致画面信息的损失和最终画质的缺失,同样是不能容忍的。

       而不懂后期,其实也就意味着不知道前期拍摄时要得到什么,自然便不知道到底要拍成什么,或用什么方法拍,结果导致最终照片效果不如意,可悲之处是很可能还会找不到原因。

        所以,真的想摄影的朋友们,前期和后期都是不能回避的。无论对于胶片摄影还是数码摄影,我们可以不会后期技巧,可以找人帮我们做后期,但绝不能不懂后期。

        其实,大家虽然聚焦在争论几分拍摄、几分后期,但真正的疑惑应当是在于,后期到底应当做到什么程度,因为有些照片看上去似乎是完全靠后期撑起来的,这还能算是照片吗?

        如今的摄影作品通常是分为两类,编辑类照片和艺术类照片。编辑类照片,通常指新闻纪实类,但不限于新闻纪实,核心是以真实性为最终目标,对后期程度的规定亦是以真实性为原则。从后期来讲,只在Camera Raw或Lightroom中就可以完成,用不到Photoshop那些匪夷所思的技巧。这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也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即使是摄影爱好者,只要想做的是摄影,Camera Raw或Lightroom是必须掌握的。

        而我也认为,想跨入艺术这道坎,也必须先过真实性这道关。如果这道关都过不了,那就再从头系统认真学习,不要急着向艺术所要求的前期与后期技术基础迈进。顺便说一句,有些照片虽然看起来好像完全是后期撑起来的,其实这种照片的前期拍摄也已经做到了足够好。

        艺术类摄影,核心是表达艺术家的心中感受。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贴切,说的是:我认为艺术摄影并不是记录下场景本身,而是将场景演绎出来。这个演绎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场景中到底哪里或者什么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核心,这个核心究竟是什么?也许是情感,也许是思想,也许是正面的,也许是负面的,等等。一切技巧都围绕于此。我们作为观赏者,能否体悟到作者的表达?对于艺术摄影,在这个过程中,对拍摄和后期的技术全无限制。

        当然市面上还有一些极其唯美或炫酷的照片,有些有直接的商业目的和要求,摄影人也是要吃饭的,艺术并不能当饭吃,委托人的要求和目的大于一切。历史上众多的艺术家们均是如此,除非出身豪富,否则并无例外。

        还有些是某些风格的尝试,这没有对或不对,我们可以喜欢或不喜欢,其实都没有关系,不必上升到道德或什么层面上。去欣赏和喜欢自己能欣赏和喜欢的就好,不必评判对错。在尝试与创新的道路上,大可以多些宽容!

        对于我们大家,摄影到底是什么?我和朋友们讨论,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比如说,当我们出外踏青时,我们可能只是踏青,感受春天清新的气息,但如果我们手拿相机,我们会注意到花是这么美,阳光洒在上面好像天堂中的伊甸园,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看上去,会变化万千;我们会注意到人们笑起来是那么灿烂;或者那走在一起的每一家、每一群,有的团结积极,有的各怀鬼胎。观赏鸟儿时,拿着相机,我们才会那么关注鸟儿们的一举一动,它们的生活习性。为了拍摄,我们关注天空、观察云彩、分析颜色、寻找角度……

        摄影能让我们深入生活,用心体会。也许有的人不用摄影也可以,但通过摄影,更多的人能有更多的感受,摄影能打开更多人的眼睛和心灵,这本身就比出作品要重要得太多了。当然,如果能出作品,那肯定是更好的,但如果想出作品,就必须同时关注拍摄与后期!

        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想明确的告诉大家,最终的摄影作品,必然包括拍摄和后期两个方面,无论是以真实性为目的,还是以艺术表达为目的。后期不是为了去弥补拍摄,这两者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这就好像一个团队,为了完成最终的目标,每个位置上的人都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了解、相互配合,而绝不是一个人依靠着另一个人。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都是必需的,组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摄影里的拍摄和后期,希望大家有正确的认识。

        热爱摄影,热爱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