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从小是个学渣,文化课不行,剑术也学不来,他是怎么起家的?

 茂林之家 2023-03-19 发布于湖南

上一讲谈到,在沛县父老的拥戴之下,刘邦依照楚国官制,称为沛公,正式扯起了反秦的旗帜。被司马光删掉的一处细节是:刘邦被推举为沛公之后,很懂得仪式化的意义,就在沛县县衙的庭院里边大搞祭祀活动,祭祀对象有两位:一是黄帝,二是蚩尤。

蚩尤的传说

我们都知道上古时代黄帝战蚩尤的传说,黄帝和蚩尤明明是一对死对头,蚩尤就死在了黄帝手里。刘邦如果单独祭祀黄帝,或者单独祭祀蚩尤,都好理解,但怎么会同时祭祀黄帝和蚩尤这一对老冤家呢?

这是一处相当令人费解的细节,但之所以令人费解,只是因为我们所理解的蚩尤形象主要是由《史记》塑造起来的。

在《史记·五帝本纪》当中,蚩尤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遭受了黄帝的讨伐,双方大战于涿鹿之野,终于正义战胜邪恶,蚩尤惨遭黄帝擒杀。那么我们不难想见,如果刘邦和沛县的父老子弟所理解的蚩尤也是这个版本的话,那只能说明他们疯了。

而假如他们思路正常,就意味着蚩尤的传说丰富多彩,远不止于《史记》的记载。事实上,在《山海经》的记载里,蚩尤虽然败给了黄帝,也死在了黄帝的手里,但很难说蚩尤就是恶人,他只是败了而已。

《史记正义》引《龙鱼河图》给出了另一个故事版本,说蚩尤并不是被黄帝杀了,而是被黄帝降服了,从此为黄帝主管军事,威震八方。后来蚩尤死了,天下又一次陷入了动荡,黄帝想出一个办法,画蚩尤的形象到处吓唬人。办法竟然奏效了,真把人唬住了,大家都以为蚩尤没死,也就不敢搞叛乱了。

《史记·天官书》还可以给我们一种参考:有一种星象被称为“蚩尤之旗”,模样很像彗星,但尾部呈现出卷曲的形态,看起来就像一面旗帜。这种星象的出现,标志着“王者征伐四方”。

见诸文字的神话记载当然不会是神话的全部,尤其在楚国这种巫风盛行的地方。

沛县父老的心目当中,蚩尤很可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和黄帝打组合,所向披靡。等后来刘邦改朝换代之后,饮水思源,在长安给蚩尤设祠祭拜,配备了专属的祠祀官和女巫,对蚩尤的祭祀从此升格为国家级的祭祀礼仪。

刘邦在沛县起事的时候,还做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那就是打起了红旗。原因很简单:刘邦搬出了斩蛇的传奇经历,以赤帝之子自居,那么相应的,刘邦武装就以红色作为标识性的颜色,以红旗对抗秦朝的黑旗。就这样,在沛县的红旗招展之下,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帮着刘邦扩编,招收了沛县子弟两三千人,开始了攻城掠地的武装活动。

项梁叔侄

在《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叙述里,刘邦的事迹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镜头向东南一转,但仍然不出“泗水系月牙形水乡山泽地带”。这里是秦朝泗水郡的下相县,今天的江苏宿迁,住着项梁、项羽叔侄。

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子,当初秦将王翦以60万大军伐楚,对手就是项燕,结果楚国亡国,项燕被杀。对于项梁而言,对秦国的所谓统一大业实在充满着国仇家恨。

虽然楚国亡了,时代变了,但项梁作为世家子弟,眼界、胆色、知识、人脉和社交能力,使他在秦朝依然能混得开。后来项梁杀了人,没法继续住在下相了,就带着侄儿项羽一起迁到吴中,躲避仇家。

吴中,今天的江苏苏州,当时是会稽郡的郡治,并不是偏远县城。项梁竟然很不低调,以至于在吴中名人当中迅速崭露头角,出类拔萃。

前边我们才了解过吕公避仇的经历,从单父迁居沛县,也是高调得不像话,让我们很难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吕公避的是什么仇,史料没有交代,但项梁避的仇清清楚楚,属于杀人潜逃。也就是说,项梁真正要躲避的,与其说是仇家的报复,不如说是官府的通缉,但显然官府并没有任何作为。

其实项梁在杀人之前就已经逃避过一次法律制裁了,《史记》有记载说,项梁受到栎(yuè)阳某个案件的牵连,为了脱罪,拜托蕲县一位名叫曹咎的司法干部写信给栎阳的同事司马欣,司马欣还真给面子,事情就这么了结了。这里出现的曹咎和司马欣,都不算是过场人物,他们后来跟项羽很有一番香火之情,这是后话。

项梁在吴中到底有多高调,《资治通鉴》略去不谈,《史记》的记载可以参照,说当地每有大规模的徭役和丧事,项梁就去承担主办角色,暗中以兵法进行部署、调度,就这样了解到了不同人的不同能力。《楚汉春秋》还有记载,说项梁秘密招纳了90名部下,其中有一位大力士,可以拔起大树当武器挥打——这简直有《水浒传》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风采。还有人一直装病,卧床不起,其实秘密在房间里铸钱,筹备军费。

刘知幾虽然有点夸大其词,忽略了司马迁大量走访知情人,记载口述史的一面,不过倒也说明了陆贾这部《楚汉春秋》曾经有过何等的地位,只可惜到南宋年间就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各种古籍里的零散引用而已。清朝学者辑录这些零散引用,就有了各种《楚汉春秋》辑本。

少年项羽

从《楚汉春秋》的记载来看,项梁已经在秦政府的眼皮子底下搞出了一个秘密的反抗组织,随时准备发动叛乱。项梁的用心,大约是反秦复楚,报国仇家恨,但侄儿项羽别有一般心思。《史记》记载,当秦始皇东巡,途经会稽的时候,项梁带着侄儿项羽一道去看热闹,项羽在人群中看到了秦始皇,一句名言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翻译过来就是:这皇帝没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坐上他的位置。

项梁赶紧捂住侄儿的嘴,叮嘱他说:“可不能胡说八道,当心被灭族。”

但是,说归说,项梁从此觉得侄儿不是一般人,特别值得好好栽培。

这位项羽,《史记》说他名籍,字羽。“籍”是“书籍”的“籍”,“羽”是“羽毛”的“羽”。项羽作为贵族之后,有名有字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名和字之间看不出任何关联,很不符合贵族世界里的名字规范。清朝文字学大家王引之有考证说,“籍”是“鹊”的假借,“鹊”是鸟的名字,所以名籍字羽。王引之还谈到了两个同类型的例子,以证明自己的结论。但如果我们真的把“项籍”读作“项鹊”,实在显得很奇怪,所以我还是根据约定俗成的版本,叫他项羽好了。

项羽从小是个学渣,先学文化课,学不来,弃文习武去学剑术,还是学不来。项梁很生气,但项羽不以为然,说文化课学得再好,也无非会写个名字,剑术学得再好,也无非能在一对一的打斗当中取胜。这些都没意思,要学就学“万人敌”。

贵族子弟果然眼界开阔,志向远大,于是项梁改教侄儿兵法。一开始项羽还很高兴,但学到一点皮毛之后,兴趣马上就衰减了。

从这段记载来看,项羽应该成长为一个眼高手低的纨绔子弟,但并没有,等他长大成人之后,《史记》的记载是:“长八尺余,力能扛(gāng)鼎,才气过人”,意思是说,项羽身材高大,超过平均值,不仅是一名力量型选手,才干也远远超过普通人。结果就是:吴中子弟都很忌惮项羽。

这里需要讲一个读音问题:项羽“力能扛(gāng)鼎”,这个“扛”字经常被读错。用肩膀承担重量的话,读káng,而用双手承担重量,或者是两人以上一同抬起一个东西,读gāng。项羽可以双手举鼎,所以叫“力能扛(gāng)鼎”,而不是“力能扛(káng)鼎”。

转眼间就到了秦二世元年,当年七月,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史记》里记载,仅仅两个月后,会稽郡的代理郡守殷通就来找项梁商量了:“你看,天下人都开始反秦,秦朝注定要亡。我听说过先发制人,后发则为人所制的道理,所以我准备趁着这个势头赶紧来造秦朝的反了,请您和桓楚来帮我统兵。”

这位殷通大人,既有审时度势的眼力,也有见风使舵的机变,但他犯下的错误和沛县令一样。事情到底会怎样发展,我们下一讲再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