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229

 毕天增 2023-03-19 发布于黑龙江

1229-1

题马通伯碧梧翠竹山馆图

神县迄未康,寄命尾闾海1。公幸遂南归,劫罅一椽在2。两图杳人境,梧竹色不改3。夙昔短灯檠,此意了千载4。圣哲遗文章,演绎欲谁待5。况劘方姚墙,竖义扫凡猥6。所系一线延,寤寐诉真宰7。妖氛荡阊阖,人极掊且殆8。后生听披猖,吾辈与有罪9勉卧旧庐,醇气消痱癗10。故家挺二子,又足助功倍11。千仞下凤凰,眼枯不复悔12

【笺注】

马通伯(详见1050《雨夜过安庆,有怀沈子培、方伦叔、马通伯、姚叔节诸子》笺注)为避袁世凯邀入“筹安会”,南归闭门研读。陈三立为诗题其碧梧、翠竹山馆两图。

此诗借马通伯的碧梧、翠竹山馆图,表达期盼马通伯能继承和发扬先哲文脉,挽救衰颓人伦风气。于此亦可见陈三立对民国的不满之所在。

1)“神县”二句:中国迄今还未安定,我的生命寄托于海水灌注的海边。

神县”,中国的别称。犹神州。《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太微凝帝宇,瑶光正神县。”李善注:“《史记》邹衍曰:'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所叙九州是也。’”

”,安定,安乐。《汉书·宣帝纪》:“上下和洽,海内康平。”“迄未康”,终究没有安定。

寄命”,犹寄身,托身。唐张九龄《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尾闾海”,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疏:“尾闾者,泄海水之所也。”此指上海。

2)“公幸”二句:庆幸的是你如愿南归,灾祸的缝隙中有一椽房屋可以居住。

劫罅”,灾祸的缝隙。此语未见陈三立之前人用而陈三立颇喜用,除此句外,尚有五首:“雨中裹饭襟期合,劫罅传吟影事空”(《次韵答倦知同年视疾见赠》)“人日草堂今胜夕,解从劫罅撚吟髭”(《人日诗集俞琢吾宅题虞琴子大所写昼》其二)、“馀羡倦知翁,劫罅伏乡里”(《题余尧衢同年倦知山庐图》)、“孝友浃洽天所优,劫罅一句开千秋”(《庸庵尚书同年七十有一生日示以题长公所贻耕烟画为寿长句,酬和此篇》)、“劫罅依汐社,写忧破块垒”(《哭蒿叟》)。

一椽”,一条椽子。亦借指一间小屋。《魏书·任城王传》:“居无一椽之室,家阙儋石之粮。”

3)“两图”二句:两幅图卷描绘的人间居住之地,杳不可寻,碧梧翠竹从不改变本来颜色。

人境”,人所居止的地方。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杳人境”,人境渺茫,不见踪影。清孙星衍《九月十四日泊舟京江道中偕妇步月作》:“维舟八空濛,人境杳如隔。”

诗的前六句,写自己寄命海边,庆幸马通伯南归而有碧梧翠竹居住且风景如旧。“色不改”,即指梧竹之色不改,亦寓马通伯志尚不变。

4)“夙昔”二句:朝夕守着小灯,这种心境,完全体现了千载前韩愈《短灯檠歌》中描绘的境界。

夙昔”,朝夕。《后汉书·张衡传》:“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

短灯檠”,此指唐韩愈《短灯檠歌》:“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短灯檠,矮灯架,借指小灯。

5)“圣哲”二句:前圣往哲遗留下的文章,推演铺陈开,是要等待谁呢?

圣哲”,具有超凡的德智之人。《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孔颖达疏:“圣哲,是人之俊者。”

演绎”,推演铺陈。《朱子语类》卷六七:“汉儒解经,依经演绎;晋人则不然,舍经而自作文。”

6)“况劘”二句:何况你在方苞、姚鼐的师门里磨练,阐明义理,一扫平庸鄙陋!

”,磨砺。唐杜甫《壮游》:“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方姚”,此指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方苞于姚鼐。“方姚墙”,方姚的门墙,即方姚的师门。

竖义”,立义;阐明义理。《南史·袁宪传》:“会弘正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竖义。”

凡猥”,平庸鄙陋。《晋书·刘寔传》:“夫一时在官之人,虽杂有凡猥之才,其中贤明者亦多矣,岂可谓皆不知让贤为贵邪!”

7)“所系”二句:一身所系延续一线的局面,日夜都向天地的主宰倾诉。

系一线”,比喻处于极微弱联系或极危急的状态。清郑孝胥《海藏楼杂诗》其十五:“外族方侵凌,万钧系一线。”

寤寐”,醒与睡。常用以指日夜。《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毛传:“寤,觉;寐,寝也。”

真宰”,天地的主宰。唐杜甫《遣兴》诗之一:“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从第七句“夙昔短灯檠”到第十四句“寤寐诉真宰”,描写马通伯日夜发扬桐城文脉的遗绪。

8)“妖氛”二句:妖异不祥的气氛飘荡在天门,人的社会准则遭到了攻击,要破坏殆尽。

妖氛”,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晋杜预注:“祲,妖氛也。” 此指袁世凯。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借指京城。宋王安石《别谢师宰》诗:“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

人极”,纲纪,纲常,社会的准则。南朝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黑帝》:“祚我无疆,永隆人极。”

掊且殆”,要被攻击殆尽。掊,攻击,掊击。《战国策·秦策》:“勾践终掊而杀之。”

9)“后生”二句:听任下一代的猖獗行为,我们这一辈对此是有罪的!

后生”,后辈,下一代。《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披猖”,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谊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有隋受命,郁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

10)“黾勉”二句:身卧旧房子,尽心竭力,用淳朴的正气,消除人世的肿病。

黾勉”,尽力。《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毛传:“言黾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醇气”,淳朴之气。宋韩绛《答寄尧夫先生》:“我爱邵夫子,醇气充见颜。”

痱癗”,亦作“痱磊”。小肿。唐韩愈《嘲鼾睡》诗:“木枕卜字裂,镜面生痱癗。”

11)“故家”二句:还有世家大族的两个年轻人,又足以协助你做到事半功倍。

故家”,世家大族。《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焦循 正义:“故家,勋旧世家。”

二子”,陈三立自注:“谓方伦叔、姚叔节。”方伦叔,即方守彝,详见1050《雨夜过安庆,有怀沈子培、方伦叔、马通伯、姚叔节诸子》。姚叔节,即姚永概,详见0378《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笺注。

功倍”,“事半功倍”之省,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从第十五句“妖氛荡阊阖”到第二十二句“又足助功倍”,痛诉人伦的败坏,自己这辈人难以推卸罪责,所以希望马通伯与方伦叔、姚叔节能共同努力扭转这种社会病。

(1)“千仞”二句:千仞的高空飞下来凤凰,盼望得泪水流尽也不再后悔!

凤凰”,常用来象征瑞应。《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下凤凰”,指凤凰来到“碧梧”、“翠竹”山馆,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凤皇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孔颖达疏:“诸书传之论凤事,皆云食竹栖梧。”

眼枯”,谓泪水流尽。唐杜甫《新安吏》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诗的最后二句,期盼祥瑞降临,以解妖氛。末句携得悲凄至极!

【附记】

    孙雄:“马通伯主政其昶,桐城人。学行笃粹,古文宗法方姚,能传其乡前辈之嫡派,允为近世所罕。……陈伯严前辈三立为题碧梧、翠竹山馆两图五古一篇,云云。陈子言布衣诗所著《红柳盦诗话》甄录是诗,谓散原先生盖深有慨于改革以来,孔教废弃,学术沦丧,冀复彰明之,以维持世教也。”(《诗史阁诗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